朱跃龙:一千年以后,人类如何考古现在的我们?
2017年11月19日,全球创业周中国站(简称GEW)最后一日,压阵的人工智能产业投资论坛,在上海长阳创谷1号会场举行。
当日申城遭遇大风降温天气,但会场内的关键词,是近两年来大热的“人工智能”。相比各种AI大会上常见的“勾连未来”的演讲模式,当日登台的紫金港资本创始合伙人、爱力集团创始人朱跃龙,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的AI演讲没有直击未来,而是以“千年以后未来人类如何考古我们现在时代?”为演讲主题,从人类历史的纵向,剖析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遗传学、区块链技术等人类“能力”的进程,从而昭示人工智能将对人类记忆和历史带来的遐想空间。
核心观点:对信息的脑外存储、处理和传承,是我们人类与其他动物本质差别。按照这个逻辑,现在我们在做的传感器、存储器件、隐私处理,包括量子网络和量子存储,无一不具有广阔的产业前景、研究前景。
———————————————————————————————
以下是朱跃龙演讲全文的速记稿整理,AI森林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进行精编:
首先感谢映初。之前,映初在闭关一个月以后,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我的。他说要找我聊聊一个新的想法,叫机器信仰。就是如何让机器、让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有信仰。如果没有信仰,人工智能可能会变成“人工魔”。
那天晚上,我们谈了6小时。今天,我想把那天我们谈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所以取了这个非常炫酷的演讲题目。
大家看过《三体》吗?《三体》的作者和映初也是很好的朋友,书里写到,三维跌落到二维的时候,罗辑在遥远的星球上建了一个地球博物馆,把一部分人类的文化遗产带到太空当中,跌落的时候不会一下子混在一起,往后的文明来考古地球文明的时候,可以从二维图像中复原我们生活的场景。
考古是非常有意思的事。以前考古,挖出一个石头或者一个古墓,我们用现代人的想象复原过去的生活场景。现在科技考古,包括分子人类学结合基因的追根溯源,考古就变成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千年之后,我们的子孙后代来考古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方法?现在说大数据,我们需要给未来的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信物?
能够存储信息最久的是基因。基因保留了从有生命以来的信息,有用的、能够适应现在地球环境的信息,都保存在基因里面。
今天论坛主题是人工智能,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科学思想和认识发展史。
人类的历史,就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许多先圣就像宇宙中的恒星,永恒不变照亮未来
人认识世界,最初是从人观尺度开始。观察、分析、改造世界。最早用石头,用木棍,接下来我们到了微观尺度,了解化学反应,观察分子原子运动,到宏观,观察日月星辰世界万物,从而总结自然规律。
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这样一个过程,从现象描述到本质探究,从繁复杂芜到简洁优美。比如,曾经在长达一千多年,人类智者奉"地心说”为最高学问,人类最优秀的智者皓首穷经研究托罗密的这个学说,为了解释日月星辰的运动,创建80多层三个自由度的模型,用来解释、预测五大行星及月亮的运动规律。到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只是把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个中心换到另外一个中心,模型就变得非常简洁优美,用牛顿经典力学,用开普勒行星三大定律,只要初中生都可以计算日月星辰的运动。
人类认识继续深进,在更大的宇观尺度,发展到相对论到宇宙大爆炸理论。更小渺观尺度,从量子力学到超弦理论。清华大学施一公先生有一篇讲话,讲量子纠缠和超弦理论,从分子、原子、质子、量子,量子再小是什么?是超弦,超弦是一段时空,是一个非常微小的时空。时空的尺度坍塌之后,就变成了量子,量子到了原子、分子,就是我们眼睛可以感受到的世界。
人类认识论的基础是确定论和周期律,只有确定的可重复观测的结果才是科学的,才让人信服。
所有的参考系里面,自然定律都是相同的。这个相对性原理是科学信仰之基石。《三体》小说里写到,“科学边界”的组织成员一个个都自杀了。因为智子的干涉,让物体的运动违反了相对性的原理,他们的信仰崩溃了。
假如我说我昨晚见到一个鬼,这个不可信,不科学。为什么?因为它无法重复检测。确定论意味着无论在什么空间时间,无论谁都可以重复检测,结果都应该是一样的。一棵植物种子、发芽、开花结果。一年后第二颗种子种下去,依然会发芽开花结果,这是确定的周期性的,我测量也行,你测量也行。
相对论、概率论、混沌理论,大数据分析,分形几何等等,都使我们的认知边界向外拓展。因为有了相对论,我们可以利用核能,制造原子弹,核电站。原来认为赌博是个完全靠运气的东西,因为有了概率论,赌博的胜率是可以确定的。现在所有赌场都按大约6%的胜率设计,也就是赌场会比赌博的人赢6%。因为有了混沌理论,我们可以更好解释为什么蝴蝶扇一下翅膀会引起风暴。自从有了大数据分析,很多看似无关的东西变成相关了,变成确定的东西。从红红的苹果联想到美丽少女的脸庞,这种感性认识,自从有了分形几何,相似性变成了可以用数学进行计算分析,变成确定性的东西。
人类通过科学研究,应用、掌握这个各种"力”,从而改造这个世界。
比如,纳米技术,2016年化学的诺贝尔奖,颁发给了费灵格教授制造的纳米汽车。纳米汽车是划时代的技术,意味着以后的机器人会制造成纳米级的,和血红细胞差不多大的机器人。人类可以掌握到制造这么小尺度的工具。比如血管不通了,可以通过注射或者吃下药丸,把纳米机器人注入你的身体,去修复和改造身体的缺陷。
我们再从生命的进化史角度,探讨一下人工智能。物理的进化,从超弦,从微小的时空到粒子、原子、分子。化学,变成小分子的化学,到大的有机化学,产生生命,然后到生物的进化、信息的进化,每个进化过程依然在进行中,但是后面的进化速度都比前级进化快几个数量级。
人类最近大约3到5万年以后,大脑容量基本上没有改变,但是信息的脑外进化已经开始了,从结绳记事开始,文字也产生了。
我们现在测量,人的DNA只有2万多基因对,一种植物或者一种水果的基因都比这多。为什么人类有这么高的智慧?
人体中有3公斤的细菌和病毒,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和我们共生共荣。这些细菌有200多万基因对,这才是人特别的地方,蕴藏着难以想象的信息。
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信息的体外获取,存储、处理,再显示。中国有句古话叫“学富五车”,就是指一个读书人,后面拉了五车的竹简。这在古代已经是知识很渊博了,但五车竹简不过是现在数万字一本书。现在,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取成本极低,知识传播极快,真正信息爆炸。活字印刷之前,一本书的成本20万美金,知识垄断在皇家贵族手里。1978年我上大学的时候,要写毕业论文,要到上海、北京查资料,而现在上网一搜索就马上出来,我们的知识传播快很多。
回到我的演讲主题,一千年以后,假如我们未来子孙要来考古我们这个时代,那么,现在我们应该留给他们什么呢?他们怎么样才能复原我们时代的全部场景?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很全面获取和保存数据应该是最重要的。比如传感器、存储器件、隐私处理等,就有非常广阔的研究前景和产业前景、今后,量子的网络和量子的存储,加密技术,我认为也有巨大的前景。
前面几位专家讲了人工智能,我就不再多讲。写《未来简史》那个作者说,未来20年左右,很多人和工作,会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代替,地球上会产生一个无用阶层。这一点我完全赞成。
今年我去了以色列,最深的感受是,以色列有一个阶层,占20%左右的人口,一生都不工作。男的每天读《圣经》,女的在家生小孩,最少5个,多的10个。根据这个数据展望一下,未来的人类世界,也许宗教很发达,科学研究也很发达,只有衣食无忧才可以进行科学研究。
以前的人类,都是为免于饥饿而一直工作。以后,人类可能不再需要为了这个问题而工作。今后可以到世界上多走走,去旅游,未来的世界我相信还是非常美好的。谢谢大家!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