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孔慧:多向技术驱动,让企业具备长久竞争力
去年4月23日, 由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博士团队、清华大学张钹院士团队和南京经开区政府三方打造的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等研究院”)正式成立,落户南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南京经开区”)。
截止现在,高等研究院已经成立近一年。在这期间,高等研究院究竟担任着什么样的职能?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二次结缘南京
可以看到,高等研究院的设立已经是地平线与南京的第二次“结缘”了,此前在2016年7月,地平线南京研发中心正式落地南京经开区,自此拉开了它与南京的“姻缘”。
依据一般情况,一家公司很少会在同一座城市进行属性近似的战略布局,而对于第二次的选择,孔慧将原因归纳为两点,分别是人才优势和政策优势。
“作为长三角地区一个比较重要的城市,南京汇聚了国内重要的高等教育资源,位居大陆第三,且院士、专家数量众多,国家级科研结构林立,创新创业风味浓厚,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孔慧表示。
另外,“自国务院于2017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为了扶持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南京也紧跟脚步出台了相关政策,在创新资源和创新投入中占有优势。”
在成立高等研究院之前,地平线已经在南京经开区设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同为战略部署的一步,落地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区的它们在职能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呢?
思考:如何让企业保持长久竞争力?
孔慧提到,余凯博士在创立地平线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他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创新性人才,另一个是不断超越当前业务发展阶段的规划、技术研发储备。这个答案,指引了高等研究院的所要承担的主要职能。
“余凯博士、张钹院士和经开区政府在成立高等研究院之初,就清楚的认识到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中间有很大的gap(缺口),致力于前沿技术研发和高端人才培养,这个将作为高等研究院长期的使命。”孔慧表示。
众所周知,“AI人才紧缺”一直是近两年的行业热门议题之一,缺口更是达到了百万级。“我们研究院培养的算法人才将不止是为地平线输送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为整个AI行业去造血。”
高等研究院在招募学员时对专业的选择面比较广,除了计算机专业外,还会招收数学、物理、天文,甚至是社会科学专业的人才,“当这些学科与计算机学科进行交叉,可能会实现更多、更大的突破。”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等研究院团队成员有AI业界大拿,还有海外归来的资深研究员,他们一起汇编了一套为期一年分三个阶段的教程,用于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学员。“时机成熟之后,高等研究院也将对外开放一些课程。”孔慧称。
而针对前沿技术研发,“地平线定位为一家向合作伙伴提供技术能力与解决方案的公司,强调赋能客户和行业,‘AI on Horizon’。”也因此,高等研究院需要在前沿技术研究上对业务进行补充和迭代,只不过,他们的技术研究方向区别于智能驾驶、智慧城市和智慧商业这些地平线已有的业务,着眼于那些还未挖掘的其他行业需求。
“技术产生商业价值才能反哺继续做研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孔慧表示。为了形成良性循环,高等研究院选择做一个技术平台,向客户提供底层技术服务。
同时,高等研究院也清醒的认识到,单方面的力量是有限的。“地平线注重边缘计算,它在未来有很多的应用场景,智慧城市、智慧商业、智能驾驶在其中具有非常大的市场,但是我们也希望在其他部分提前做一些布局,只是能投入的精力有限。”孔慧称,作为替代或补充,“一些好的年轻团队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缺少资金和面向市场的经验,在技术上也会面临一些瓶颈,而我们可以给予他们帮助,包括VC、技术指导、推向市场等等,从而搭建起一个比较好的生态。”在他看来,如果AI产业形成一个完成的生态,将会让整个产业发展的更好。
可以看出,就职能而言,高等研究院目前共设立了4个方向,分别是:前沿技术研究、高端人才培养、公共平台服务和创新产业孵化。
而在近一年时间内,高等研究院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孔慧透露,前沿技术研究方面,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他们已经发表的4篇论文中有2篇被CVPR录取。另外,他们也已经招收两批学员近30人,其中第一批学员基本上已经达到培训目标,并转入项目组实践。至于企业孵化,借由洽谈和路演,已经有12支团队流露落地意向,其中7家已经完成落地孵化。而在今年,他们还计划孵化创新企业12家以上。
“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前面也提到,高等研究院成立的背后有三股推动力,分别来自地平线、张钹院士领导的学术团队和南京经开区,这是“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也是南京经开区推动与实践“智慧新港建设”的重要一步。现如今,包括高等研究院在内,创新奇智、科沃斯、南京大学等均在经开区落地相关“政产学研”项目,一时间,经开区出现研究院林立的现象。
在推进发展AI等智能产业的过程中,“政产学研”被视为一个重要模块,且最终落实模式上大同小异。以高等研究院为例,他们已经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将通过合作互相培养、输送人才,或是在人工智能共性领域内共同研究一些领域内较为基础、重要的问题。
另外,高等研究院将能够充分发挥以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为首的全国各知名高等院校人才团队的研发与创新优势,借助地平线的产业化经验与市场化渠道,以及政府资源整合与平台服务优势,快速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目的在于“科研成果转化”。
具体来看,手抓前沿技术并着眼企业乃至社会问题的研究院将联合校企研发人员一同探讨,以求最快速度推出优质解决方案,并对该研发成果的商业潜力进行评估。若该成果具备商业潜力,研究院将为其在市场上寻找适合对接的项目或公司,联系双方或多方洽谈协商完毕后向政府部门申请许可,并进行专利保护,实现成果的商业化。
这之后,承接成果的企业将反哺高校及研究院,从而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一个产业闭环。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