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AI换脸,究竟是黑科技还是技术滥用

2019-04-12 03:48
鲸准科技
关注

两年前的夏天,代表AI的棋手Alphago对战当时的人类最强棋手柯洁,以3:0人类落败的结果告终。

彼时人类初识人工智能,多少带着些恐慌的意味,如同面对洪水猛兽。

然而只过了短短两年,人们就已经开始习惯与AI和谐相处,人工智能技术渗透进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翻译器与翻译软件开始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其翻译结果的准确和迅速甚至能达到实时传译的地步;零售领域已实现在整个产业链上包括无人售货、智慧供应链、客流统计分析的全线AI控制;天气预测、灾情预警等行业也广泛融入人工技能技术,效果也基本上能达到迅速精准。

这项技术变得不再那么神秘,也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自发进行娱乐化的人工智能研究。近日,微博出现热搜话题“将朱茵的黄蓉替换成杨幂的脸”,便是运用AI技术捕捉表情和面部信息,使用训练后输出的脸型来替换原来的脸型。

换脸后的视频没有任何违和感,人脸的轮廓、表情都与杨幂一模一样,甚至在演技上还更多了几分生动和灵性,完全看不出是经过后期替换的。

据悉,这项AI换脸技术是用国外的一款软件Deepfake完成的,相较于我们之前使用的自拍软件上的换脸功能呢,这款软件的换脸效果更为自然,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破绽,并且在视频中也可以实现脸部的完美替换,无论表情还是脸型都没有任何不自然。

由于使用门槛较低,就算没有相关技术经验,只要输入视频信息就能完成视频替换,这项AI换脸技术一时间在互联网上大热,也有人试过把女主播的脸换成各路女明星,同样看不出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

只是,娱乐之后,关于这项技术的质疑也浮出水面,有人认为,AI换脸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网络诈骗等案件,同时侵犯他人的隐私和肖像权等。

比如说现在用面部识别来完成的身份认证和刷脸支付功能,大都需要你以点头、眨眼、张嘴的方式来确认本人操作,但有了AI换脸技术之后,心怀不轨者只要使用一些你在社交软件上发过的视频或照片对AI进行训练,就可以轻易欺骗过识别系统。

另一方面,从AI换脸在视频替换上的强大表现上来看,如果将这项技术用于娱乐、影视拍摄中,可能会助长影视界滥用替身的风气。

拍摄全由替身进行,只要在后期进行AI换脸,一些演员设置不用出演就能拿到片酬。在娱乐圈风气逐渐浮躁的情况下,如果这项技术真的在拍摄上得到应用,不仅存在欺骗观众的嫌疑,还将严重损害艺术作品的声誉。

面对这种种可能发生的问题,美国防部已经针对换脸技术研发出了“反AI变脸刑侦检测工具”,各相关企业也积极推出应对措施,用以预防可能出现的利用AI换脸犯罪的事件。

以这次AI换脸引发的舆论风波为例来看,各项新技术的产生都是一把双刃剑。有人将某些科学发现称作“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但实际上,当人工智能走下神坛,以平凡的姿态融入千家万户时,技术的滥用才是魔盒真正开启的时候。

科学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心怀不轨的人将其用到不当的用途之上。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我们更要保持理智的头脑,不被科技带来的隐藏罪恶有货,相关部门也要对新技术可能带来的种种违法现象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治,让科学能够更好地服务大众。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