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教育+AI”趋势已来,未来何在?

2019-04-28 14:16
来源: 亿欧网

如果说互联网是对传统教育行业的第一次变革,人工智能的出现便可以称之为第二次变革。教育创业如何通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应用提高效率,找到新的教育形态和模式呢?

近日,在真格基金主办的创业加速器“教育+AI”沙龙活动上多位教育创业者,教育科技公司CEO、CTO,投资人就“教育+AI”未来发展趋势和现下应用场景展开讨论,探讨了教育和AI的结合、影响与未来。

此次与会嘉宾包括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联合创始人王强、董事&合伙人兼创业文化研究院院长张亚哲、合伙人郑朝予,一起教育科技CTO杨康、伯禹教育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兼博士生导师& ACM 班的创始人俞勇、考拉阅读CTO冯晋、VIPCODE创始人唐亮、叽里呱啦创始人谢尚毅等。

“教育+AI”是未来、是趋势

在教育领域里探索新的手段、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模式,是为了寻找有效的方式去大规模地满足中国学生普遍的教育需求。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谈到真格看好“教育+AI”原因:“就像电商解决了购物的问题一样,新能源汽车解决污染问题,AI之于教育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孩子获得终极的个性化教育。”

徐小平认为,目前,AI趋势已来,虽然看上去还比较早期,甚至有点幼稚,但是就在两三年之内,可能诞生出巨头。AI技术的不断成熟,给教育创业者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机会。

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在会上表示,教育是朝阳产业,用AI改变教育行业的征途,才刚刚开始。目前,“教育+AI”正处在第一个阶段,即“教育+AI”正在把现在所有的线下成熟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先数字化,从而提高管理效率。而第二阶段才是真正进入“AI+教育”的阶段,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习惯、技能和成长路径,真正有针对性地来制定他个人成长的教育方案。

王强认为,“教育在过去的十年甚至是一千年从来没有发生过特别大的变化,AI的出现则颠覆了传统教育以及各方面的形式、内容。”

AI落地实践,方式、节奏、展望

在具体的AI落地实践上,伯禹教育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特班——ACM 班(俞家班)创始人的俞勇教授从他AI培养人才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到,目前,AI几乎已经成为现在每个人必备的一个技能了,每个人都需要懂AI。

俞勇谈到自己对AI的观察,他表示,从AlphaGo到Dota2,人工智能正在引领时代的智能化变革。而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在引领教育变革。AI的理念是不断地在试错当中找到更正确的东西,而中国的教育,往往是教学生不能犯错,所以AI对于教育,是从教育理念上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变革。

俞勇认为,AI落地教育的主要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围工具类的AI,还有一类核心教学类的AI。外围工具类的方式包括拍照搜题、自动批改、口语测评、表情识别等。核心教学类的则包括可以依据学生特性做到学习路径规划、教学效果评价等。

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信息化中的迭代升级,俞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探索:

第一,数据收集模块。这其中包括题目、教学内容、掌握知识类型等等,形成一个知识图谱。不同的学生学习过程不一,其产生的数据也会存在差异,而完整的数据搜集可以分析出学生具体的学习表现。

第二,学生能力评价模块。不同于以往考试测评的评价方式,只能在期中、期末的时候统一测验。新的评价方式,可以具体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学习节奏,无论是一个题目还是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评测出学生的掌握程度。

第三,智能教学模块。该模块本质上是一个决策系统。通过前两个步骤之后,智能教学模块可以规划出一个具体的学习方案,一步一步推动学生的学习节奏,形成一个正向反馈,人机交互的高效教学方式。

在目前已经应用AI的企业中,杨康从业务角度出发,谈到“教育+AI”在K12领域落地与实践,他认为AI方面的工作分成两种,一种是AI助教,一种是AI老师。前者更多是帮助老师、帮助家长做辅助教学的工作,后者则可能是担任主讲老师的工作。目前,AI助教类的应用场景比较多,比如作业批改、口语测评等感知层面的应用。海量的数据才能产生智能。当通过感知层的智能解决了信息化的问题后,积累下来的数据加上算法,就能完成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转变。

谈到是否一定有必要将AI引入教学环节的问题,谢尚毅从教育产品特性的角度出发解释到,做低龄阶段英语启蒙教育,会面临学习者年龄迁移的问题。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和学习内容的不断吸收,会产生学习内容输出的需求,要检验学习成果,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必须要用到AI技术去完善孩子口语和文字输出的环节,这样才能完成或交付我们的产品。

挑战与机遇总是如影随形。教育市场从来不缺风口和机遇,AI与教育的结合,更是呈现出了一个大有潜力的行业未来。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