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低效和重复工作,从如流智能工作平台开始
百度如流等玩家们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提效、创新的工作方式,还是一种适合新时代和新生代的工作文化。
撰文 / Alter
继2019年的996后,715工作制、职场PUA、“弹”性工作等入选2020百度沸点“年度知识热词”榜单。
这样的现象绝非偶然。从年初被追捧的远程办公现象,到无数上班族以“打工人”自嘲,再到最近“1000万人正在承受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的热搜,和工作相关的话题热度几乎从年初持续到了岁尾。
只是我们在哀叹社会竞争激烈、被老板压榨时间的同时,或许还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同几年前对生活方式的讨论,我们过度忙碌的诱因是否在于工作方式的失调?或者说焦虑的本源其实是低效且守旧的工作机制?
至少在刚刚结束的数字化转型世界论坛上,百度的李莹已经在演讲中谈及了相关论题,并提出了智能化的工作方式。
01
悄然转变的工作方式
年初的黑天鹅事件,造就了远程办公的高光时刻。
无数企业的员工被迫滞留在家中,原本熟稔的线下工作流程被迫转移到线上。在刚性且急切的需求刺激下,一场围绕工作入口的竞争迅速上演。
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巨头级的企业,纷纷将内部演练多年的工作协同产品对外开放,百度如流、企业微信、阿里钉钉、华为WeLink等以迅雷般的速度出现在员工们的电脑和手机上,腾讯和阿里甚至在同一时间段内打造了多款产品抢占市场,并一度霸占了各类应用商店的下载榜单。
巨头们的入口战争,不过是工作方式转变的缩影。尽管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后,远程办公的热度有所下降,大多数企业保留了相关产品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着实撕开了加速企业工作方式进化的口子。
一方面,疫情就像是一面镜子,企业可以清晰地看到自身所存在的短板。
比如不少企业还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期阶段,诸如在线协作、数据管理等方面严重落后,但在疫情期间被迫进行在线会议、远程打卡、视频培训、群组讨论等行为,新的工作习惯逐渐培养了起来。原本为了“补课”拥抱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将数字化作为工作的新常态。
另一方面,巨头在入口战告一段落后,已经开始围绕工作场景进行深挖。
比如百度如流了解到视频会议的痛点后,提出了所“聊”即所“得”的理念,通过百度的多轮会话能力,让AI会议助手自动沟通参会者的空闲时间,同时还推出了会议智能记录功能,在会议环境中的语音识别准确率超过98%。诸如此类的场景创新,预示着巨头角逐的焦点已从入口转向客户价值。
似乎可以断定,工作方式的演变已经从风口上升为不可逆的趋势,只是现阶段还远没有接近终点。
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多数企业采用了可以提高效率的协作工具,可一个项目中出现的协作工具可能多达六七种,工具的分散不统一,导致信息和知识无法被沉淀,同时还会因为工具的磨合产生额外的时间。本来因为使用协作工具节省的时间,被团队成员的重复劳动所消耗,并没有在效率上形成本质的改变。
这大概也是李莹提出智能化工作方式的诱因,毕竟在当下的工作体系中,企业的连接方式、协同方式和创新能力还存在庞大的优化空间。
02
告别低效和重复工作
如流给出的答案,正是以人工智能重塑工作方式。
最为典型的特征,不同于一些办公产品尽可能囊括各种工具的做法,如流打造了流式工作的企业服务生态:底层是基于百度大脑的AI中台和知识中台,在两大中台的基础上打造了通讯流、工作流和知识流的服务,分别针对企业的连接方式、协同方式和创新能力。
单独从字面上理解如流的理念难免有些枯燥,不妨打这样一个比方:
传统的数字化办公就像是集聚的工业园区,不同的工厂负责不同的生产,然后将所有的产品运送到一起进行组装,存在大量重复、低效的工作。如流的智能工作平台将不同工厂集中在同一条流水线上,借助人工智能协调不同环节的生产和数据交换。让工作也可以像流水线一般将企业的信息、知识高效地流动起来。
如果说传统的工作机制是零散的,如流正在将人工智能与工作流程深度融合,超越传统的办公场景限制,进行随时随地沟通协作,并尽可能减少耗费人力的机械劳动和重复劳动。以工作中的报销环节为例,员工需要将发票整整齐齐贴在纸上,然后交到财务进行汇总审核,在如流上则可以直接拍照上传,通过OCR技术核验后进行智能审批,既降低了普通员工的时间成本,也节约了财务的劳动力。
这还只是工作流的一个侧面,李莹在演讲中勾画了三条智能“流水线”互通后的智能工作场景:
用户想要进行视频会议时,可以打开AI会议助手自动沟通参会人的时间,并通过智能记录功能生成语音和文本的会议记录;用户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可以自动匹配ERP、OKR、智能审批、智能报销等不同场景;同时用户的所有沟通和协同的信息和经验都能沉淀下来,利用识图谱的方式把知识、人、岗位进行有机的连接和组织。
基于通讯流、工作流和知识流的连通,不仅可以降低知识沉淀和总结的门槛,也可以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让员工可以快速获取所需要的知识,继而适应新的有挑战性的场景,无异于对当前工作方式的变革。
如流的先见之处在于,对于任何企业或组织而言,提升效率是转变工作方式的核心目标。毕竟对于激烈厮杀的工作平台而言,最终比拼的是对新一代工作方式的理解,谁对工作方式的理解最为透彻,谁就能分享到转型的红利。
03
抓住产业转型的机会
智能工作的小切口,瞄准的却是产业转型的大机遇。
参考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观点:“人工智能哪怕只着眼于一个关键环节,解决一个痛点,都是巨大的产业机会,同时也将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更美好的生活体验。更大、更深刻的变革将在产业界发生。”
沿循这样的逻辑,人工智能对于工作方式的重塑是否迎合了时代的节拍?确切地说,天平正在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向智能工作倾斜。
一是智能经济的浪潮。
两个月前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语境下,产业升级的方向无疑正是智能经济。知名市场调研机构IDC也曾在报告中预测:2020年全球GDP的60%以上将是数字化,每个行业的增长都是由数字化增强的产品、运营和关系驱动。
与传统工业社会形成的工作方式相比,智能经济和数字化对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需求,如流为代表的智能工作平台所扮演的角色正是企业拥抱智能经济时代的接口。
就像996曾经掀起的舆论狂潮,终究源于互联网世界的激烈竞争,当一个新风口出现时,谁先把产品做出来谁就能抢占市场,而低效的工作机制迫使员工被迫加班赶进度。智能经济时代的竞争激烈度将有过之而无不及,企业管理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工作方式的创新提高效率,而非无休止地压榨员工。
二是新生代人才的暗涌。
按照第三方报告的统计,2025年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工作者将占到70%以上,其中78%的新生代认为技术将让他们的工作更有成效,希望在工作场所拥有媲美日常生活的沟通协作体验。留给企业管理者的另一个挑战在于,要学会通过工具将员工的注意力放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怎么快速提升员工的能力,进而将个体价值转化为组织的竞争力,帮助企业的效能实现螺旋式提升。
以工作中最常见的“开会”为例,大多是演讲人在台上照着PPT讲,其他人在台下被动听报告做笔记,拖沓、效率低、浪费时间渐渐成了许多人对“开会”的共识。事实上这样的局面并非无解,至少如流所提供的通讯流服务已经给出了答案。当新生代人才的占比越来越高,是否向智能办公倾斜,已经不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选题。
可以预见,百度如流等玩家们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提效、创新的工作方式,还是一种适合新时代和新生代的工作文化。一家坐视员工在陈旧工作机制中沦为社畜的企业,终将错过产业转型的机会。
04
结束语
早在1994年,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写道:在知识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或者劳动力,而是知识,将来还会是知识……
遗憾的是,在过去的二十多个的年头里,经济资源几乎和工作时间是等价的,并没有太多人去思考“知识”的题中之意。或许2020年将是一个转折点,难以计数的“打工人”正在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进行抗争,百度如流等玩家们给出了主打知识管理的工作平台,新的化学反应正在默默酝酿中。
END
主理人 | Alter
前媒体人、公关,现专职科技自媒体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