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科技惨遭“精准打击”,IPO被迫延迟一周
“定价日”受到精准打击,时隔一周重启上市,商汤科技能否成为“视觉 AI 第一股”?
文丨毓言?
BT财经原创文章
商汤科技12月20日公布重启招股,并将于23日截止招股。报道指,商汤计划以每股3.85港元发行15亿股股票,即招股价范围3.85元至3.99港元的下限定价,集资达58亿港元。预期将于12月30日挂牌。
无人车相继上路、写稿机器人正式入职,AI明星广受追捧……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频频亮相公众视野,这些随处可见的“小场面”无一不在证明——科技正为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其中,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推动产业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紧抓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重要机遇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人工智能领域的行业竞争日渐激烈,从近日商汤科技(SenseTime Group Limited)的“艰辛”上市之路就可见一斑。
惨遭“精准打击”,IPO被迫延迟一周
事情的原委还要从商汤的首次IPO说起。
2021年12月13日,商汤科技正式发布公告称将延迟上市计划,并将股款悉数退还所有申请人。公告中明确指出,本次延迟上市的主要原因是美国财政部于2021年12月10日,即原计划“定价日”将商汤集团列入“非SDN中国军工复合企业名单(Non-SDN Chinese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Companies List,简称NS-CMIC清单)”。
该名单一度被视为特朗普政府《第13959号行政命令》的puls版,不断增加被限制的中企数量,并大有持续扩展的趋势,一旦被列入制裁清单,美国政府将禁止投资者购买或出售这些公司的任何公开交易证券,既有投资者有一年的时间进行撤资。
这样的“禁令”在商汤科技上市只差“临门一脚”时突然爆出,对商汤的募资活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说这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未免太过牵强,毕竟美国政府这样的套路也曾“制裁”过中国不少无辜企业。产品和服务皆针对于民用和商用的中国企业小米,就曾遭到这样的围追堵截,股票交易的禁令生效不到3天,又被列入NS-CMIC清单,隔天小米集团以29港元开盘,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大跌11%。
同样的闹剧再次上演,一招“釜底抽薪”令美国成功搅乱了商汤成为“视觉 AI 第一股”的上市步伐。
其实,企业也存在强烈的不安全感。在2021年8月27日商汤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说明书风险因素部分,公司已列明了国际政策对公司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影响。商汤被列入名单后,某些企业可能会出于自我保护而更加审慎的考虑与商汤的联合业务,或在合作之初增加相关不利条款无责解除合作关系。
更何况早在2019年,商汤科技的一家北京子公司就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市场已产生警觉,再加上本次被列入“NS-CMIC清单”,政策层层叠加之下,只会让商汤的市场地位更加被动。
对此举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当天谴责美方,称其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将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刘鹏宇敦促美方尽快撤回“制裁”决定。商汤方面也发布声明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个决定与相关指控毫无根据,反映了对公司根本性的误解,并于12月20日重启公开招股。
从发行规则细则来看,商汤科技重新招股的募资金额、发行规模及价格区间均没有变化,但基石投资者发生了较大变动。
此前,9家基石投资者(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国盛海外香港、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上汽香港、广发基金、Pleiad基金、WT、FocustarCapital及Focustar Fund和HelVed等)合计认购商汤科技4.5亿美元,其中,WT、FocustarCapital及Focustar Fund和HelVed为外资。
本次重启招股,新的9名基石投资者(中国诚通发起设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国盛海外香港、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上汽香港、上海徐汇资本、国泰君安证券投资、香港科技园创投基金、希玛眼科、泰州文旅)合计认购金额为5.12亿美元,皆为中资机构,且9位投资者的认购金额上涨了13.78%。如一切进展顺利,将于2021年12月30日上午八时(香港时间)生效挂牌。
聚焦产品研发,多元市场布局
那么,商汤科技有何特别,令美股如此忌惮?这还要从全球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角逐说起。
日本、德国、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同样把人工智能看做是一个重点新兴领域不断加持,可以说人工智能已成为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球下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必争之地,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有机构测算,到2030年,人工智能技术将帮助全球GDP增长12%,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场将超过6万亿美元,2017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0%。
而商汤科技正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软件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业务范围正出“风口浪尖”涵盖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板块。创立至今,已进行了12轮融资,与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并称“AI四小龙”。
根据沙利文报告显示,从收入情况来看,商汤科技可以已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计算机视觉软件提供商,占据国内计算机视觉市场11%的份额。
而且商汤科技的人才储备也令同类公司产生“危机感”。公司2014年成立于香港,团队源于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实验室,核心成员包括汤晓鸥教授、实验室核心骨干。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共有40位教授,5000余名雇员中,有三分之二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研发力量雄厚。在12月20日上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1全球独角兽榜》中,商汤科技榜上有名,位列中国十大独角兽排行榜的第十位。
但同样的,对研发的高度重视也使商汤科技的研发费用占比居高不下,根据招股说明书列明的利润表可以看出,商汤科技研发费用总额及研发费用占比逐年升高,已从2018年的8.4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4.5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3%。
行政开支占比也逐年升高,从2018年的4.5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5.9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46.1%。两项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17.4%,已逾100%,再加上其他成本费用支出及偶然性损失,为公司盈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18-2020年三年期间连续亏损,2020年亏损金额高达121.58亿元。
因此,有很多媒体和机构认为,商汤科技上市是不得已而为之,研发周期漫长、迟迟难以落地收效的人工智能成果很难撑起百亿估值。
技术落地困难,未来将如何突围?
从现有的投资环境来看,各方机构对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投资变得越发审慎和冷静,仅凭炒概念、演讲就能获得大笔融资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而互联网、科技公司更新迭代迅速,研发周期长又是客观事实,因此在投资公司的业务开展,多以“试水观望”和“锦上添花”为惯用模式。
从过去5年多商汤科技的融资活动来看,公司融资成果可圈可点,虽然2018年正值资本寒冬,但商汤官宣了4月份完成超6亿美元的C轮、5月完成6.2亿美元的C+轮两轮融资。融资过后,商汤科技仍然秉承科研人的坚持,大部分投入研发业务,盈利不升反降,虽业绩持续上升,但大客户集中度也逐渐提高,对大客户的依赖增强,前五大客户收入占同期营收的比重分别为28.4%、26.3%、31.4%及59.3%,面临的风险也更高,让各方投资者不敢“轻举妄动”。
而研发投入居高不下,影响利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工智能正在面临的技术瓶颈。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研发出解决问题和适配多种情况的模型,需要进行海量数据标签化处理,通过大量的情景模拟、系统协同式学习、严谨的测试方能推入市场,这些过程不是一蹴而就或按部就班的。因此,商汤科技正处于嗷嗷待哺的发展时期,如不持续投入突破瓶颈,之前的投入也将付之一炬。
但就商汤资产负债表的形式来说,公司账面流动资产占比较高且余额充足,资产负债率低,短期偿债风险小,远比传言的“不得已”上市情况要好的多。尤其是经过“禁令”的干预,激发了境内投资者使命感,一些仍在观望的投资者开始采取行动,多家投资公司均表示愿与商汤科技一起渡过难关,时隔仅一周就重启上市的商汤也充分证明了投资人对企业前景的持续看好。
相信此次事件使业内形成了共识——AI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商汤不是受到无端打压的第一个企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未来,中国科技企业坚守研发阵地,延续技术领先将是保证国家和企业话语权的重中之重。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如有疑问及任何意见反馈)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多物理场仿真助跑新能源汽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