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BAT的「云上纠葛」:宿命、征伐与未了局

2022-05-30 14:50
蓝洞商业
关注

今日BAT三朵云的规模与位次,或许在十几年前已由三家公司的创始人无意中排定。云计算业务也将在未来数十年左右着互联网大厂的格局。

撰文|蓝洞商业 郭朝飞

即便加上「计算」这个后缀,云似乎还是难以摆脱其飘忽不定、变幻莫测的特性。

云计算几乎是互联网大厂的标配,但除了这个确定的大方向,各厂商的组织、人事、打法,甚至具体业务等一直都在调整与变化。

拿百度来说,最近其智能云事业群组(ACG)进行轮岗,李彦宏将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调来做云。此前,沈抖负责百度的核心业务移动生态事业群组,李彦宏曾对他评价颇高,称「沈抖具有战略视野,敢打硬仗、能打胜仗。」

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

在沈抖之前,王海峰、尹世明等都负责过百度智能云。

5月26日,百度与阿里同时发布新一季财报。百度智能云一季度营收39亿元,同比增长45%,推动百度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5%。

看起来增长势头还不错,但跟阿里云还有较大差距。

阿里方面,该季度其云业务收入189.7亿元,同比增长1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2财年,阿里云在抵销跨分部交易前全年收入为1001.8亿元,抵销后为745.68亿元,并且13年来首次实现年度盈利,经调整EBITA盈利11.46亿元,上年亏损22.51亿元。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称,「盈利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这是对阿里云长期坚持技术投资的回报。」

不过,近期阿里云出现部分人事变动。4月,阿里集团副总裁、云智能销售管理与生态发展部总经理郭继军离职。另据雷锋网消息,阿里集团副总裁、阿里云研究院院长肖利华,阿里集团副总裁、达摩院城市大脑实验室负责人华先胜亦在5月离职。

过去13年,阿里云经历了王坚、胡晓明与张建锋三个时代,不同时期任务与方向显然不同。张建锋描述,阿里云将聚焦底层技术和核心产品竞争力的打造,深入推进云钉一体和国际化策略。

2022年年初以来,腾讯则调整了其在云服务行业的方向与策略,此前腾讯总裁刘炽平解释,未来腾讯会不断提升云业务的盈利水平,也不断提高SaaS业务的变现能力。

腾讯云几乎一直都在汤道生麾下成长,目前汤是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

汤道生在接受36氪采访时说,「过去三年,腾讯CSIG的增长模式是比较多强调收入规模的,但今年我们有一个大的销售改革,是希望从过去很多低质量、转包项目的模式,转为基于腾讯自研产品为主导、健康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各家公司都在不断调整身段,意在获取更大的市场与更多的政企客户。

不过,今日BAT三朵云的规模与位次,或许在十几年前已由三家公司的创始人无意中排定。云计算业务也将在未来数十年左右着互联网大厂的格局。

42公里与2公里

2016年7月,在北京国贸的一间会议室中,李彦宏与时任百度总裁张亚勤、百度智能云总经理尹世明等高管唇枪舌剑。这场高管会交锋的核心内容是,百度如何输出AI、云等技术。

在此之前,百度智能云正式对外开放运营。百度决定,不仅要做云,而且是「ABC」三位一体,三个字母分别代表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百度智能云更偏重人工智能,其初衷也是将百度AI技术商业化。李彦宏对云抱有很大期待,希望云能成为百度第二增长曲线和新的增长引擎。

不过,云计算在中国市场刚刚露头时,也曾有过争议。

2010年3月28日,中国IT领袖峰会在深圳举办,李彦宏、马化腾与马云就云计算展开激辩。李彦宏说,「云计算没有新东西。」搜索引擎与邮箱,就是典型的云计算。

因为在李彦宏看来,百度从第一天起就是一个云上的公司,主要的技术都是云的技术,所以当时说云计算并不是「新东西」。

当时,马化腾也认为,云计算要一点一点往前走,「如果各种综合性业务软件,都不需本地局域网服务器处理,而是由公共网络设施把计算能力、处理能力甚至逻辑组件,都能够像水和电一样,则可能你过几百年、一千年后,到「阿凡达」那时确实有可能。」

反而是技术门外汉马云更积极,他一边承认自己不懂技术,一边看好云计算,拥抱云计算。

马云有着敏锐的商业直觉,他将云计算与雅虎错失的搜索引擎进行类比。2009年,在马云的支持下,王坚创办阿里云。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做这个(云计算),百度、腾讯就会把我们赶出电子商务门口。所以这是客户需要,如果我们不做,将来会死掉。」马云回应说。

到了2011年,还是在深圳,在同一个论坛上,李彦宏继续冷眼旁边,马化腾已经改变观点。

后者辩称,去年他和李彦宏过于以理工科的思路去看云计算,现在感觉通过云组织和云服务能帮助腾讯走向开放,通过云端强大的形态能让一个平台开放出来,这是很大的一个反思。

云在腾讯最早是为了支撑QQ空间及其相关业务,2010年前后业务形态并不清晰,也不被重视。汤道生执掌QQ以后,明里暗里给予了云业务一些资源和支持。当然,这得到了马化腾的默许,他既不支持也没有明确反对。

「故事硬核」记录了一个细节:马化腾有一种天然的温和,你不会害怕挑战他。在云这件事上也是。「他知道你在做,他未必完全认同然后马上给你很多资源,但他也不会按住你说你不要做。」汤道生说。

随着市场的变化,马化腾态度开始明朗,腾讯云要加入战斗。

虽然阿里云最早入局,最初的那几年也并不顺畅,王坚甚至被认为是骗子。最艰难的时候,传言阿里云将成为弃子,人员大量流失,王坚站在台上泣不成声。关键时刻,马云力挺王艰,「我每年给阿里云投10个亿,投个十年,做不出来再说。」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创业者、资本入局云计算,价格战成为惯常的竞争手段。2014年3月,阿里云的云服务器、云存储和云数据库价格大幅下调,其中云存储降幅达42%;一个多月后,腾讯云宣布云服务价格全线下调50%。

到了百度云正式入局的时候,阿里云已经成为行业的绝对领导者。据IDC数据,2016年阿里云在中国公有云市场的份额超过40%,IaaS收入约为40亿元,后边跟着的是中国电信、腾讯云与金山云,分别拿下8.51%、7.34%与6.02%的市场。

BAT三位创始人早期对云计算的不同态度,造就了三家公司在云计算市场的不同表现,马云最积极,阿里云成为中国市场的老大;马化腾转变快,腾讯云次之;李彦宏迟疑,百度云下场最迟,目前落后于阿里与腾讯。

彼时,张亚勤并不认为百度已经落后,在他看来,「中国的云市场,很像马拉松比赛,42公里领先者才跑到2公里。」

三个人的战争

2018年是一个转折点。

当年9月30日,腾讯公布进行第三次组织架构调整,将原有的七大事业群减至六个,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技术委员会,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延伸,直指to B。

腾讯to B,马化腾点将汤道生。起初汤道生还有些许迟疑,尤其是无法割舍QQ,他踟蹰好几天,跟马化腾约了顿午饭,打算再争取一下。他没有想到,坐下来马化腾就很兴奋地跟他讲云和to B,自己根本没机会表达,最后反而被对方说服。

外界对腾讯最大的怀疑在于,其没有to B基因。

「虎嗅」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马化腾给了汤道生两个「锦囊」:其一是要从C端来考虑to B业务,这是腾讯做to B最大的优势和合理性所在;其二是可以为汤道生提供各种资源,包括找张小龙争取微信入口。

紧接着阿里也有了动作,双十一之后,阿里亦进行新一轮组织体系调整,在云与to B也有不少动作。比如阿里云事业群被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阿里CTO张建锋兼任总裁,阿里云原总裁胡晓明在三天后被任命为蚂蚁金服总裁;同时,天猫一分为三,成立阿里新零售技术事业群。

阿里云原总裁胡晓明、阿里云创办人王坚和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从左到右)

作为阿里云的缔造者与首任总裁,王坚为阿里云奠定了技术基础,搭起了基本骨架。

2014年11月,马云从蚂蚁金服调来胡晓明,胡有着丰富的金融与商业经验,马云希望他能带领阿里云从技术走向商业,毕竟云不能一直浮在空中,不落地赚钱就不是合理的商业与生意。

胡晓明很清楚,阿里云之前是技术驱动,接下来必须要在技术与商业间寻找平衡。他在阿里云内部设置目标与KPI,将战略进行分解,哪怕是技术部门也要扛一定的目标。

胡晓明曾透露,他会关注很多指标,包括成本、效率与口碑,还有稳定性、连续性、市场占有率,包括大、中、小客户进来、停留、升级、出去的数据等。

阿里云进入越来越多的行业。在胡晓明离开的2018年,阿里云当年实现收入213.6亿元,4年间增长约20倍,曾连续12个季度营收翻番。

张建锋的使命是,结合阿里中台体系与阿里云的技术能力,对外赋能,帮助其他行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张建锋曾是阿里与蚂蚁金服统一中台体系的总架构师,全面负责两大集团中台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做过技术,早前也负责过淘宝、天猫、聚划算等业务部门,兼具技术与商业背景。

张建锋被阿里CEO张勇选中,需带领阿里云在to B市场与诸多对手展开竞争。

2018年年底,百度将原有的百度智能云事业部(ACU)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承载AI to B和云业务的发展。李彦宏解释说,架构调整是为了加快AI与产业结合, 推动产业智能化进程,加速推进「云上百度」。

被任命为负责人的是尹世明,在2016年被张亚勤挖到百度,尹先是向张亚勤汇报,后来向百度CTO王海峰汇报。百度看中的正是其to B能力,他先后供职于苹果与SAP,有着二十多年全球领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尹世明曾在专访中向「蓝洞商业」回忆,刚进入公司,一次内部会议上,大家说尹世明要把to B经验带给百度。

「(百度)做to B市场碰到过很多困难。」尹世明说。

比如现阶段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更适合解决特定场景下的特定问题,而一些行业和客户对人工智能期待较高,此外云计算、人工智能很多技术来自实验室,B端要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前期双方往往难以沟通。事实上,一定程度上这是一个行业普遍问题,几乎所有的云都会遇到。

经过摸索,百度智能云逐渐找到了节奏,进入相关行业有三条基本标准:一是衡量价值收益。二是信息化基础好,利于AI落地,比如金融、运营商、航空公司和电力等。三是观察分析行业的成长性。基于此,百度智能云首先选择互联网、媒体、娱乐等百度的优势行业,同时在AI相关行业与场景发力,比如工业、政务和金融等领域。

经过一年多的竞争与比拼,据Canalys的数据,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33亿美元,增长率为66.9%。阿里云依然是老大,占据着46.4%的市场份额,腾讯云为18%,百度智能云为8.8%。目前,中国已经形成四朵云的行业格局。

虽然座次依旧没有改变,但显然行业比以往更残酷、更凶险。

一个商业命题

疫情加速了云与数字化的落地,在此背景下,云厂商在政企客户与基础技术方面展开较量。

要知道,虽然阿里云长期位居行业第一,但很长的时间里其80%以上都是中小客户,数字化驶向深水区,大规模的政企客户是必然选择。

2021年上半年,阿里云将更多服务团队下沉到行业和区域。阿里云进一步强化行业细分,任命18名行业总经理,同时划分16个区域,任命16名总经理。腾讯则将汤道生从事业群总裁升格为CEO,原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兼任事业群COO,同时还任命了零售、安全、智慧交通和出行等行业的总裁。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

此外,腾讯CSIG还成立区域业务部,联合第三方,在重庆、西安等10余城市落地工业云基地,并搭建一批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汤道生直言,「政务领域确实竞争非常激烈。」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阿里与腾讯在基础技术领域越做越深,比如,均延伸至芯片。

2021年11月,腾讯公布三款自研芯片进展,包括针对AI计算的紫霄、用于视频处理的沧海、面向高性能网络的玄灵。此前一年,腾讯就成立了专注芯片研发的蓬莱实验室,此前还投资了云端AI芯片企业燧原科技。

10月,阿里云发布自研云芯片倚天710,此前阿里还推出过处理器玄铁910与AI芯片含光800。

正如百度智能云方面接受「蓝洞商业」书面采访时所说,今天的云计算已经不再是简单对于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的需求,而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一起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在腾讯与阿里针锋相对之际,尹世明在2020年上半年离职。百度智能云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升级,将AIG(AI技术平台体系)和ACG(百度智能云)整合,目的是整合技术和销售。

尹世明之后,由王海峰兼任百度智能云负责人,其更加强调百度AI与云的结合,强调「云智一体」,加速AI产业化落地。比如,逐渐向工业、农业等领域延伸。如今,沈抖又从王海峰手中接过百度智能云。

百度智能云向「蓝洞商业」强调,「云智一体」是其独特优势,可以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如果客户只做数字化转型,百度有云计算产品可以支持;如果客户有了数字化基础,其智能化引擎可以助力智能化应用。

显然,政企客户并不好做。汤道生承认,比较大的挑战在于,一般政务项期投入较大,to B周期也更长。往往一年只有投入,没有收入。同时,很多项目前期需求在迭代,也会出现额外的投入。因此,如何做好管理是政务项目能否满足客户需求的关键。

腾讯云的策略也在逐渐改变。以前,腾讯会做很多大总包,事实上其并不擅长做复杂定制开发,还得继续转包。如今,面对类似项目,腾讯云会选择后退一步,不一定直接参与政务业务的运营,而是做好核心技术的提供方。

「我们更有意识地去对亏损的、高风险、不适合我们做的业说「不」。」汤道生说。

有人离开阿里云,也有人选择加入。今年3月,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原总裁蔡英华入职阿里云,担任其全球销售总裁,对于正在进攻政企市场的阿里云来说,其能力将得以加强。

数字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企市场的争夺仍将继续,云计算终局尚早。一如当年张亚勤的「马拉松论」,百度依然坚持认为,国内云厂商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数字经济赛道「长跑刚开始」。

但必须看到,收入和利润逐渐成为云计算的主题,大规模消耗与烧钱将被摒弃。云计算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商业命题。

       原文标题 : BAT的「云上纠葛」:宿命、征伐与未了局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