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元宇宙由虚向实,百度未来的可能性有多少?

2022-09-06 14:29
连线Insight
关注

文/周逸斐

编辑/周晓奇

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曾在自己的科幻巨作《雪崩》描述过这样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三维数字空间。

在21世纪初期美国的洛杉矶,“Metaverse”(元宇宙)登场就令人眼前一亮。当主人公Hiro Protagonist的电脑把生成的虚拟世界投在他的目镜中,声音送到耳机中,Hiro Protagonist便进入了“超元域的百老汇,超元域的香榭丽舍大道”。

那是一条灯火辉煌的主干道,反射在Hiro Protagonist的目镜中,就能够被眼睛看到,也能够被缩小、被倒转,它并不真正存在,但“那里正有数百万人在街上往来穿行”。当众多化身挤在一起的时候,电脑就会把所有的化身简化得如同幽灵一般,人人都成了半透明的鬼影。

这是一本出版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出现的场景,元宇宙(Metaverse)的英文原词,最早就出现在这部作品中,亚马逊网上书店将它置于“20世纪最好的20部科幻和奇幻小说”之列。

但这些看似极其荒诞、赛博朋克风的虚幻想象,穿越近30年后,Metaverse竟已经开始从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走入了互联网世界,新的中文译名变成了“元宇宙”。

元宇宙由虚向实,百度未来的可能性有多少?

如今,元宇宙不仅存在于扎克伯格、刘慈欣等名人的嘴里,更是穿越阶层与领域,走入世界普通大众的目光中。比如在中国,百度最新研发的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希壤中,已经可以实现《雪崩》中“每个人的化身都可以做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的场景。

百度副总裁马杰,对于未来元宇宙时代的定位是,“元宇宙将成为人类未来生活工作的第二平行时空。”9月1日,他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由百度智能云主办的“以虚强实 元宇宙激发产业新动能”分论坛上如此说。换言之,元宇宙是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平行,并且始终在线的虚拟世界。

其实,现在没人能否认自己可以完全脱离数字状态生存,发微博、网络购物,都是数字画像的一部分。如此数字化趋势再继续推进,或许真的可以打造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第二空间”。

而自2021年元宇宙概念兴起,元宇宙领域部分产品的确以超乎学界预期的速度驶向落地,借用百度集团副总裁袁佛玉的原话解释便是,元宇宙不会一蹴而就,元宇宙也没有“终极版本”,但会分期兑现。

元宇宙开始由虚强实,逐步展现价值了。

以百度希壤为例,它已经吸引了诸多企业和机构入驻,在希壤的地图上,用户不仅可以看到中国传媒大学等学校,还可以看到冯唐的艺术展馆、领克等汽车厂商的身影。不只如此,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多年技术积累,百度逐步打造了国产元宇宙生态。

事实上,不论是何种元宇宙产品,产品真正落地,都要依托AI技术,袁佛玉总结:“没有AI构建的底层框架,就不可能创造出足够迷人的元宇宙上层建筑。”

元宇宙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行业共识认为,距离实现真正的平行虚拟世界依旧很遥远,足够成熟可用的元宇宙要在5-10年后才可以落地。

因此未来元宇宙时代如何,暂时无法下结论,而对于掌握AI能力等元宇宙基础设施的百度,未来可以延伸到哪些更丰富的元宇宙应用场景,也大有想象力。

1、元宇宙以虚强实,AI由实向“虚”

袁佛玉最近喜欢看一本名叫《元宇宙改变一切》的书。

这是由元宇宙商业之父、也是全球最早、最全面介绍元宇宙的趋势家马修?鲍尔写的新书,书中他在元宇宙方面提出的见解,对马克·扎克伯格、比尔·盖茨、杰夫·贝佐斯等都产生了明显影响。

作者在书中,对于元宇宙概念做出了一个较好的解释,就是将元宇宙比作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后继者,即元宇宙是下一个伟大的计算和网络平台,它带来的变革和影响,可以类比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云的巨大转变。未来,人们或许不再沿用元宇宙这一概念,但它指明了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

那么元宇宙的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今年7月上海市公布的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中预测的是,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可以达到3500亿元。

从2021年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至今,元宇宙并未如早期批评家们预期那般遭遇“雪崩”,相反,国内外科技巨头都陆续参与到元宇宙建设中。

Facebook直接更名成Meta,微软、迪士尼等公司也都在推进自己的元宇宙战略,高通成立欧洲XR实验室以扩大其对XR和元宇宙的投资。国内百度、网易等多家科技公司均在向元宇宙方向探索,在这其中,百度的动作要更为迅速,市场声量也相对较高。

去年12月的百度Create大会举办地,就是在百度首款元宇宙产品“希壤”中举办,今年,包括北京国际电影节、Meta ZiWU元宇宙誌屋的顶级时尚品牌迪奥元宇宙首展“ON THE ROAD”灯陆续落地。估算下来,半年时间内,“希壤”举办、落成了70多个元宇宙活动及空间。

其实,“希壤”是百度布局元宇宙版图中的一个技术集成的成果。

元宇宙一直被外界解读为一个与现实社会交融的虚拟世界,很容易被归纳为一个宏大的应用场景。其实,元宇宙还包含了一系列前沿的底层技术,不可或缺的就是AI技术。

这也能解释得通为何百度能较快走在元宇宙行业里了。

在元宇宙概念出现前的2020年,希壤已经在百度内部开始启动立项。

为什么会提前做这件事情?按照马杰的解释,2020年疫情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开始变得非常不方便,“百度有VR技术、各种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所以我们在想怎么解决当时疫情之下各种不方便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一出发点,我们就做了希壤最早的定义”。

元宇宙由虚向实,百度未来的可能性有多少?

而元宇宙对算力的需求是近乎无穷的。百度智能云打造的AI原生云,为希壤提供了PFLOPS级别的超大异构算力、数百GB的带宽资源以及可无限扩展的存储,才支持了这一超大量级的数据传输工程。

此外,不同于日常网络游戏,元宇宙的身份系统、社交系统和随时随地需求,要求平台必须将用户尽量放在同一服务器下,并保证低延时、高沉浸的用户体验。满足这些要求,也需要各类强大基础技术能力的综合支撑,比如安全、自主、智能的云计算技术;在人工智能、ARM云、边缘计算、智能视频、VR和AR等领域的不断创新,以及内容生态的建设与庞大的市场基础。

发展多年,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始逐渐在现实生活中落地、并应用于元宇宙虚拟场景中。元宇宙以虚向实、AI从实向“虚”,相向而行下,元宇宙可感知性越来越强了。

2、元宇宙的价值正在“分期兑现”

“元宇宙不会一蹴而就,元宇宙也没有‘终极版本’,但会分期兑现。”对于元宇宙时代的判断,袁佛玉给出了这一结论。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尼尔·斯蒂芬森创作科幻小说《雪崩》元宇宙世界的概念开始形成,到后来观念传播,从技术驱动到如今资本介入,当初未来学家们脑海中的想象已经初步变成了现实。

即便这些过渡阶段来得晚了些。互联网习惯把新兴领域出圈之年称为“元年”,作为象征成熟度的锚点,一般的商业领域一旦度过了元年,便很可能在短期内集中爆发。但这并不适用于元宇宙领域。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正如元宇宙这一充满着光怪陆离感的、虚拟世界的概念,并不是突如其来,而是在数字化技术的多年演进过程中不断发展而成一样,元宇宙行业目前还处在极早期阶段,距离全面成熟仍有漫长的距离。

元宇宙由虚向实,百度未来的可能性有多少?

不过,“分期兑现”的效用已经初显,元宇宙已经开始在金融、运营商、政务、文旅、广电、互娱、航天等领域落地了。

在工业领域,现在三一重机的技术专家,可以通过百度智能云的“工业AR远程协助系统”,指导千里之外的人员戴上AR眼镜,维修设备。

或许在消费互联网的环境下,诸如远程协同的应用场景并不新鲜了。在医疗、教育等人工智能落地较早的领域,远程诊疗、在线互动之类的产品已经相当成熟,但在工程机械行业却有多重挑战。

大多数工程机械的施工地都在野外等偏远地区,发现故障主要依靠工作人员对装备声音、振动和温度的感知经验,早期故障难以发现。另外,运行在山上、井下、高温、高噪声的恶劣工作环境,也不利于人工作业。

维修技术或许并不算复杂,但从整体工作效率来看,相比传统的协助方式,工业AR远程协助系统更加灵活高效。

同样的维修问题,传统的方案是工程师不论在何种天气下,都需立即赶到工作现场进行检修。

新的方案可以让工程师摆脱异地协作的局限性,在后方通过大屏幕,结合3D数字模型,排查异常数据,对锁定疑似故障点进行标注,而在另一端的施工现场,维修人员戴上AR眼镜后,便可发现异常数据和标注的疑似故障点。既降低了故障处理中的不确定性,也能减少工程师们的工作强度。

较早兴起的数字人,在元宇宙领域活跃更为频繁。比如百度智能云曦灵数字人平台,已经能为广电、金融、政务、零售等多个行业提供从数字人形象定制、人设管理再到业务编排、内容创作,最后到多种驱动模式下与用户互动的全部需求。

元宇宙由虚向实,百度未来的可能性有多少?

为何虚拟人成为科技巨头布局元宇宙的一环?因为数字人技术是构建元宇宙很重要的技术,并且虚拟身份是元宇宙里面非常基础的维度,它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和商业化路径。

百度智能云曦灵数字人平台生产出来的虚拟主播,可以进行全年无休的数字人直播,支持AI驱动和真人驱动。这样即便在凌晨,也可以通过AI驱动方式降低工作的负担、提升流量的转化率。而且AI驱动下,用户无需动捕服,仅仅通过一个RGB摄像头即可完成直播。

除了用来做直播、带货,虚拟人也可以实现手语服务,这背后需要强大的手语翻译引擎,把语音输入或者音频输入变成手语的动作,并且比划出来。百度智能云为央视新闻打造的AI手语主播,已经在冬奥期间为2700万听障人群,提供了手语赛事播报服务。

而在汽车领域,百度已经和多家车企合作。比如和领克汽车打造了源于线下实体建筑的数字孪生汽车展厅,可以让十万人在超级会场享受发布会沉浸体验。

虽然元宇宙整个终局的到来距离现在还有很长时间,但在这中间产业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里面的部分技术,其实已经相对成熟了。“分期兑现”既让外界对元宇宙可感知性变强了,也降低了许多合作企业进入“元宇宙”的门槛。

3、元宇宙的底层框架,离不开AI

袁佛玉对于“真正的元宇宙”的见解是“强大AI能力与虚拟空间的完美结合。没有AI构建的底层框架,就不可能创造出足够迷人的元宇宙上层建筑。”

从技术角度来看,元宇宙的产业落地,背后离不开5G、AI、区块链、数字孪生、云计算等技术。

而AI技术,不仅是让数字世界持续运行的底层基石,也贯穿了元宇宙从设计、研发、构建、运营、再到体验的各个环节。可以说,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少不了AI能力。这一判断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也得到了验证。

在这一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2元宇宙产业图谱》,清晰地将元宇宙划分为底层技术、产品服务、行业应用三大板块。

而底层技术板块包括图形图像、感知交互、数字孪生、数据可信流通四大领域,都和人工智能AI技术有关。

其中,图形图像中涉及智能图形应用、图形识别、人脸识别及表情识别等技术,这些是人工智能中计算机视觉的分支。而感知交互,包括了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以及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相关联的技术。

数字孪生同样和人工智能息息相关。简单说,数字孪生就是将现实世界的物理实体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生成的一个完全一样的数字双胞胎。

业内普遍认为,能在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实现映射的数字孪生技术,是元宇宙最核心的技术,也是最快能看到钱的赛道。比如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 (AIGC) 会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大大提升数字孪生的效率。

可以想象一个画面:如果要和朋友在一个虚拟咖啡厅里见面,需要对咖啡馆按喜好进行布置,比如咖啡桌椅、墙上的装饰画、店里的绿植等,想要什么,只需和AI说一声就有了。

也就是说,AI是元宇宙底层技术的“基础设施”,基数设施打好了,自然搭建元宇宙世界也更快。

百度便是一个现实案例,其从多年前便已开始布局AI,到了元宇宙领域,这一投入快速得到了顺势而为的体现。

比如百度发行了全球首个AIGC虚拟偶像音乐数字藏品。两位创作主角,正是手机虚拟AI助手度晓晓和龚俊数字人,两人联合打造的系列音乐数字藏品《每分 每秒 每天(AIGC典藏版)》,在百度超级链平台限量发行后,上线立即秒空。

不难看出,百度能做出全球首个由AI参与作词和编曲、AI演唱的AIGC音乐数字藏品,背后主要与其AI技术这一核心基础设施密不可分。

行业共识是,足够成熟可用的元宇宙在5-10年左右可以落地在工业、文娱、汽车等多个领域,那么作为AI技术领先的企业,百度在元宇宙还会有更多可能性。

比如在内容创作领域,未来十年后,AIGC会创造出有独特价值和独立视角的内容,且是以十分之一的成本,以百倍千倍的生产速度,颠覆现有内容生产模式;在教育领域,元宇宙可以营造“在场感”,让学生在虚拟场景里一个月就能建成一个“罗马”。

甚至有可能通过元宇宙探索新广告路径。尽管百度目前把希壤定位为元宇宙的基础设施,但从百度为其制定的VR营销、VR云展会、VR产业园等五大应用场景看,都与广告业务场景较为贴近。

可以说,元宇宙底层技术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元宇宙的底层技术就是由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构建的。

AI是元宇宙现在的基础,未来也将是元宇宙的核心。

       原文标题 : 元宇宙由虚向实,百度未来的可能性有多少?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