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必驰闯关IPO:老将求生AI红海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今天AI赛道的资本偏好形势已经大变。在AI技术喷涌的早期,视觉、语义类AI技术颇受追捧,由此也造出了像旷视、商汤这样的独角兽,但最近几年资本更喜欢专注半导体、自动驾驶、医疗等方向的AI玩家。
上海数字大脑研究院发布的《2022上半年度人工智能行业报告》显示,2022H1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方向融资中,自动驾驶和智能医疗贡献近40%融资事件,2022Q2人工智能基础支撑方向融资中,芯片半导体等硬件类贡献27%的融资事件。
AI赛道的繁荣度毋庸置疑,应用广泛度和深度均在提升,之所以资本偏好会转变,有两个关键原因:第一,过去看好的很多明星AI玩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商业产出,特别是视觉、语音方向的AI应用;第二,自动驾驶、智能医疗、半导体这些方向,要么看到更多了商业化曙光,要么处于产业升级的加速度阶段,需求端有相当潜力。
非常现实的是,资本的陪伴耐心有限,于是我们看到过去两年的AI明星玩家开始争先恐后IPO,其中多数是六七年前顺应AI政策潮和资本潮崛起的年轻玩家,比如商汤、寒武纪、云从等。
眼下正在寻求登陆科创板的思必驰,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其已在AI赛道熬了15年,可以说是商汤们的前辈,到现在才摸到IPO的门槛,很大程度上源于思必驰的商业化进度偏慢。
AI老将的求生欲
思必驰比商汤们早进入AI赛道多年,但在商业化成绩上却不太如意。以营收规模为标准,招股书显示,2021年,思必驰的营收规模只有3.1亿,而商汤、云从、第四范式、寒武纪等后辈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47亿、10.8亿、20.2亿、7.2亿,均大大超过思必驰。
虽阅历丰富,技术钻研周期更长,可思必驰在营收能力上看起来却不像AI老将。结合增速来看,2020年、2021年思必驰的年度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18.2%、29.2%,的确在变慢。
不过思必驰没有服输,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可能的商业化方向,并且有意强化技术版图布局,表现出相当的求生欲。
第一,面向拥挤的消费级赛道推出代工AI产品。
在企业级产品外,思必驰通过旗下“车萝卜”和“宾狗”两大消费级子品牌,借助代工模式多年来已经多外发布大量终端产品,比如智能HUD、智能投影仪、智能词典笔等。
从产品矩阵来看,思必驰在C端的触手已经覆盖智能家居、智能会议、智能教育、智能汽车,但这些赛道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竞争激烈,有大量强势玩家在布局。
其实思必驰在这些赛道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为思必驰作为AI技术玩家,不具备消费级市场基因,以子品牌面向市场也可以看出思必驰的顾虑。目前从招股书来看,思必驰并没有披露多少有价值的消费级产品市场数据,或许也是思必驰在消费级市场不得志的映射。
第二,成为被集成商。
对外推出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已经是AI玩家的商业变现共识。但在很多场景下,AI玩家因为产品方案不具备一站式服务能力,只能被第三方合作伙伴以集成形式提供给需求方。
在被集成的业务线上,思必驰目前已经打开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场景,比如智慧酒店、地产楼盘等,和旺小宝、快住智能等第三方智慧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达成深度合作。
招股书显示,2021年前五大客户中,旺小宝销售额达到915万,占比2.98%,排名第五。对思必驰而言,被集成带来的好处一是能够打开商业变现空间,尤其是终端产品的市场化能力,二是能够帮助思必驰进入到更多数字升级场景,比如智慧酒店、智慧会议等。
第三,布局多模态,延展技术生态。
技术布局广度和技术融合能力,是AI玩家商业化的核心前提。很多AI玩家之所以打不开市场,往往是因为没有匹配的技术。AI发展到现在,单一技术路线已经不能立足于市场,从整个赛道来看,包括科大讯飞、商汤、旷视等,早就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视觉或语义AI技术,而是在布局多模态,形成全域技术体系。
思必驰在全链路对话技术之外,也在加速布局视觉、文字等AI技术方向,向多模态前进。根据招股书,在多模态方向上,思必驰已经实现部分技术方向的突破,这意味着更多的商业化前景,比如更多的消费级终端。
商业化硬伤
无论是技术,还是业务,AI老将思必驰都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最终的营收、利润都不太好看,根源还是在于思必驰存在不少商业化短板。
客观说,AI玩家或多或少都有商业化短板,要么是学艺不精,技术和产品不能征服更多客户,要么是技术可以、产品和服务也可以,但是不能持续让客户感受到物有所值。
从招股书来看,思必驰的商业化硬伤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产品或方案没有达到较高的商业合作层次。以智能汽车业务为例,目前思必驰实现前装布局的主要有智能收放机、中控显示屏、后座显示屏等,其中智能收放机是最主要的前装产品。
但是智能HUD、智能车机、智能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等仍然属于后装级别,没有和主机厂或整车厂达成更加稳固的前装合作模式。前装相较后装,因为与汽车绑定出厂交付,所以有更加稳定的订单业务量,而后装基本靠市场化能力,销量并不稳定。
思必驰的HUD、智能车机之所以难以打入前装市场,大概率有两个原因,第一,主机厂已有固定的合作品牌;第二,产品可能不满足主机厂需求,比如与车型定位不匹配。
第二,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不全面。过去几年,软硬一体化AI产品业务逐渐成为思必驰的营收大头,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该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9.3%、18.3%、33%。
该业务的成长推动主要是智能汽车,但是从招股书披露的案例来看,思必驰提供的软硬一体化AI产品形式多为基于一个或几个产品的解决方案,而非涉足大量产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核心原因在于思必驰的产品矩阵,特别是硬件,还不足以支撑单一场景内的全面需求。
第三,难树立标杆效应。目前很多AI玩家都会针对单一场景或领域刻意打造标杆服务案例,以吸引更多客户,释放标杆变现效应,这一策略不但能减少销售投入,还能形成品牌力。
但思必驰显然缺乏标杆案例的打造能力,一方面,思必驰的软件类服务,相对比较碎片化和独立化,以调用数据和技术授权为主的服务,不像改革类AI产品那样,更多是辅助性服务,很难实现标杆化;另一方面,思必驰的智能硬件产品,在被集成模式下难以发挥品牌效应。
核心战略待验证
今天AI玩家的战略正在走向务实化,比如科大讯飞战略是“平台+赛道”,寒武纪更强调“云边端一体”。思必驰自2017年开始提出战略定位“云+芯”,强调集成和软硬一体化能力。
这一战略重点有两个,一是云端,也就是软件端,继续对外提供技术和数据的SaaS化,甚至未来包括PaaS化和IaaS化服务,二是芯片端,立足于各种智慧场景,对外输出各类智能终端产品。
但现在的思必驰,更像一个服务B、C和G端的智能硬件服务商,一方面在于思必驰的技术类产品和服务销售收入占比均在减少。根据招股书,思必驰的技术授权服务、定制开发服务营收占比2021年分别为24%、22%,而2019年分别为54.7%、23.1%。另一方面,思必驰C端战略升温,发布大量to C产品,并在强化C端业务布局。
可以说,思必驰的“云”和“芯”的属性还不够强。云方面,思必驰主要的服务模式还是满足企业调用云端数据和内容的需求,收费模式主要是按次计量的SaaS云模式,而芯方面,思必驰目前打开的市场相对有限,且新产品的商业化进度比较慢。
招股书显示,TH系列一代AI语音芯片主要用于空调、电视、两轮电动车等,二代系列则还处于点亮验证阶段。
在思必驰看来,“云+芯”战略最好的实现方式应当是软硬一体化AI产品,而非单纯的云计算或芯片业务,但是这也存在一些明显挑战。
第一,终端的产品力不仅仅由单一AI语音芯片所决定,采用代工模式的思必驰如何做好品控,以保证终端充分发挥芯片能力;第二,面对C端的智能硬件产品缺乏云服务相关需求场景,扩展变现空间难度比较大。
长远来看,思必驰“云+芯”的战略在理论上有不少优势,因为AI赛道未来一定是全面软硬融合生态主宰的时代,但是这一战略的商业化价值,思必驰还未充分向外界证明。
红海造血难
站在整个AI赛道来看,思必驰好像并没有什么独当一面的技术或者产品,这可能也是思必驰商业化缓慢的关键原因之一。
而且从招股书来看,思必驰的财务情况并不乐观,一是持续放大的亏损,2019至2021年,思必驰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亿、-2亿、-3.4亿;二是数额不多的现金,截止2021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亿。
考虑到放缓的营收增速,思必驰对IPO的需求可能比较紧迫。而其作为阿里系AI玩家,2019年为其贡献最大收入占比的天猫,2020年和2021年已经掉出前五大客户行列,更加考验思必驰的自然造血能力。
其实思必驰当前的商业模式,有点像科大讯飞看齐,即同时树立B和C两个战线,尽力发掘AI应用的全场景能力。
这的确是一个可行的发展逻辑,但也会让自己卷入各个赛道的红海战,非常容易疲劳,而思必驰当前的财务能力,决定其很难应付那么多的赛道强敌,在红海造血难度比想象的要高得多。
对思必驰来说,精简战线,或者说侧重几条能够站住优势的战线,是相对可靠的选择,毕竟现在大肆烧钱风险太大了。当然最重要的是,打好技术的生态底子,建设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标杆案例,如此才能立于不易败之地,具备可持续的商业化能力。
原文标题 : 思必驰闯关IPO:老将求生AI红海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