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科技第二增长曲线在哪?
出品|派财经(ID:paicj314)文|罗莉 编|派公子
近日,商汤科技再次传来被减持的消息。11月8日,港交所披露阿里巴巴以平均每股1.8190港元的价格卖出8000万股商汤股票,持股比例下降至8.74%。三天后,商汤科技再次被未来资产环球投资减持7325万股。
6月末,商汤科技刚刚经历了一波至暗时刻,在基石投资者和早期股东解禁之后,引发了股价暴跌超70%的惨剧。上个月商汤科技还因大规模裁员引起市场关注。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称,此轮调整中,商汤科技核心业务——智慧城市事业群成为了重点波及领域,该事业群约500人离职,削减比例达25%以上,甚至于有业务团队被整体裁撤。
对此,商汤科技官方回应称:“目前商汤整体业务正常发展,商汤的人才战略未发生变化,社会招聘及今年的校招正常进行中。”今年以来商汤科技业绩表现不佳,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4.3%,经调整亏损净额增长了264.9%,两大核心业务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在上半年营收分别下降12%和45%,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成本居高不下,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了14.88%,销售成本也持续增长,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净亏损同比扩大2倍。
此前,商汤科技还因三名董事的“天价薪酬”引来争议,财报透露,徐立、王晓刚、徐冰三名董事上半年薪酬达到了11.92亿元,逼近公司上半年营收。
截至11月22日收盘,商汤科技股价为1.87港元/股,相较发行价跌去过半,其股价最高值曾达到9.7港元/股;总市值为626.46亿港元,较市值最高点3250亿港元蒸发了超2000亿港元。
作为AI四小龙之首,曾经风光无限的商汤科技,为何跌落至此?
商汤科技的亏损焦虑
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10月,定位于一家专注计算机视觉艺术、赋能百业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
作为AI四小龙(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之首,市场和舆论对于商汤科技秉持着两极分化的态度,一方面AI赛道是被各方面都看好的风口赛道,且是“AI上市第一股”,资本追捧也颇具意义。然而另一方面从商业来看,AI领域并不是一门好生意,不仅不赚钱,而且还很烧钱。
2018年-2021年,商汤科技的亏损三年翻了近五倍,从34亿亏到171亿元。烧钱的一大核心因素是巨额研发费用。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商汤科技的研发支出也从8.49亿元递增至36.14亿元,此外,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在逐年递增,从45.8%增至76.89%。有了资本的助力,即便是自身造血能力缺失,依旧不耽误其上市。
2021年12月30日,商汤科技完成了赴港IPO。商汤科技身后集结了一支豪华投资人队伍,不乏阿里巴巴、春华资本、IDG资本、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上海国际集团、赛领资本、鼎晖投资、StarVC、基石资本、五源资本、松禾资本、深创投等知名机构的身影。
但即便是身披众多明星投资机构的光环,依旧未能逃出“出道即巅峰”的宿命。到了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的重又增加至144.2%,达到20.4亿元,超过了上半年整体营收总额。
2022年商汤科技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14.15亿元,同比下降14.3%,毛利润为9.34亿元,同比下降22.5%。事实上,2022年来整个AI行业的现状都不容乐观。
“AI四小龙”中第二家上市的云从科技,在今年上半年亏损了3.25亿元。另外两家寒武纪、格灵深瞳等AI行业独角兽,也分别在上半年亏损了6.22亿和1256万元。
造血能力不足,连年亏损,进一步加剧了资本市场对AI领域的担忧,在上市路上的旷视科技、云天励飞等也受行业影响,处于亏损局面之下。
商汤的业务涵盖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版块,其中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是其主要营收支柱,这两部分业务做的是政府和B端大企业的的生意。
作为一家技术性AI企业,商汤科技当前的商业化落地主要依赖作为中间提供商,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安防市场。
商汤科技将2022年上半年业绩下滑归因于,公司智慧城市、智慧商业两大主力板块受到疫情影响较大,业务进展及收入确认出现延迟。
分开来看,上半年商汤科技智慧城市营收同比下降45%至4.34亿元,营收占比同比去年下降了17%,覆盖城市数量增加到155个,但平均各城市收入同比下降58%至280万元。
对此,商汤科技的官方解释是,受疫情的影响,导致部分省市原定的智慧城市建设进度延后。而智慧商业收入同比下降12%至5.68亿元,客户数量也降至512家,降幅达到19%。
对此商汤科技的解释为,由于疫情的冲击,智慧商业板块的部分客户未能按原定计划完成产品的交付部署,导致部分销售收入确认延后。不过,疫情只是一部分影响因素。
随着AI领域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入局者的增多,AI相关技术壁垒正在逐渐降低,商汤科技的竞争力也在被削弱。对比另一家安防头部企业海康威视便可一目了然,在安防市场的头部老玩家,海康威视不仅具备研发能力,且在渠道、供应链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疫情之下虽然项目进度推进较慢,但其营收减速却不大。海康威视2022年半年报显示,其公共服务事业群PBG实现营收69.75亿元,同比下降1.40%,营收下降原因和商汤科技类似,由于疫情期间较多地方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在防控上,项目推进较慢。
除了海康威视之外,在政府业务方面,商汤科技面临的竞争对手还有几家互联网平台巨头百度、腾讯和京东,相比之下,作为一家纯AI技术研发公司,商汤科技缺少直接获取数据的平台端口,这意味着难以直接实现G端的工业化应用场景的获取,竞争力较弱。
行业加速内卷之下,商汤科技的安防业务板块对其总营收的贡献比例也在逐步降低,2021年二者的整体收入规模达到了总营收的87.3%,2022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下降至70.9%。
安防市场加剧内卷
拥抱“元宇宙”
面对AI行业“内卷”加剧的竞争状态,商汤科技选择了努力扩大朋友圈,通过并购入股等方式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畴。
前些日子,商汤科技又斥巨资入股了一家即将赴港上市的“元宇宙”企业,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在飞天云动的基石投资者中,商汤科技以1386万认购额成为了其第二大股东。
招股书显示飞天云动的主营业务为在中国提供AR/VR内容及服务,致力经营中国领先的元宇宙平台,通过连接中小企公司与元宇宙及建立自己的飞天元宇宙平台,为商业客户提供服务。
飞天云动在其招股书中提到了超过300次“元宇宙”,如出一辙,早在商汤科技IPO之际,其招股书中就曾提到过47次“元宇宙”,并声称其SenseMARS 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元宇宙赋能平台之一。
在元宇宙业务上,商汤科技先后推出了数字人、数字文创产品、AR导航、AR巡检等项目。在这几个项目中,值得肯定的是商汤科技的数字人业务。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中国AI数字人市场现状与机会分析2022》报告显示,商汤科技凭借出色的产品能力、商业化案例、用户体验和战略愿景,位列数字人厂商格局的第一梯队。
不过在其余三个项目上,商汤科技的竞争力就没这么足了。日前,商汤科技的“数字猫APP文创平台”将徐悲鸿创作的《宋人匹马·徐悲鸿》通过AI+AR的技术进行了三维重建和数字重塑,原创打造了相应数字文创产品。
此前,商汤还与敦煌文创联手推出了数字文创产品《千年一瞬间-敦煌九色鹿限定数字壁画》。在数字藏品领域,商汤科技面临的竞争是来自多家互联网巨头,阿里鲸探、腾讯幻核、京东灵犀等也与国内知名 IP 合作,推出了相关数字文创产品。
这些平台的AI、AR能力并不比商汤科技逊色,而且其拥有强大的用户基数,在C端消费者市场优势十分明显。AR导航和AR巡检方面,也同样存在着激烈竞争。
高德地图、百度地图都先后推出了AR导航功能,相对于单一提供技术的商汤科技,两家在该应用场景下优势尽显。总的来说,商汤科技在元宇宙领域里讲了不少故事,但每一个业务线都有竞争力更强劲的玩家。
本质上,商汤科技的“技术成就”仍旧无法为其在现实应用场景下构筑起足够高的竞争壁垒。更何况从财务数据上看,元宇宙相关的业务在整体业务占比中只能排到第三。
商汤科技的元宇宙业务属于智慧生活业务板块,根据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商汤科技在总收入中占比达到了21%,虽然实现了同比98%的增长,但距离其拉动整体营收的增长,仍然需要时间。
为了拉动市场信心,商汤科技除了在元宇宙方面煞费苦心,还在今年大张旗鼓发布了一款名为“元萝卜SenseRobot”的AI下棋机器人,这是商汤科技旗下首个消费级人工智能产品。但由于功能过于鸡肋,被业界嘲笑为伪需求,在电商平台上销量更是惨淡。
商汤科技能讲好造车故事吗?
元宇宙大业尚且需要时间去构筑,为了在短期内拉动市场信心,商汤科技又盯上了当下热门的造车概念。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在商汤这次波裁员风波中,核心业务部门智慧城市事业群成为重灾区,约有500人离职。而另一边,商汤正在加码智能汽车业务,一季度,智能汽车业务从移动智能事业群中独立为一个新的事业群。
与核心智慧城市事业群惨遭裁员形成鲜明对比,商汤智能汽车业务仍然在开放招聘,且在内部开放了转岗机制,具备自动驾驶等汽车相关经验的员工可以申请。
据悉,当前商汤智能汽车事业群员工已经超过1000名。商汤科技入局汽车领域,要追溯到2016年与本田汽车的合作开始。2016年初,商汤日本正式成立,主要业务是向海外销售软件产品提供相关服务。
正值自动驾驶热潮席卷全球,商汤科技开始参与本田汽车的自动驾驶项目。次年,本田与商汤日本正式宣布签订长达五年的合作协议,共研L4自动驾驶技术。由商汤科技来负责提供视觉感知技术及用于自动驾驶的芯片和嵌入式系统。
2018年,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峰会上发布了一款座舱产品,SenseDrive DMS驾驶员监控系统,同年末,商汤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国内造车新势力车企威马汽车首款纯电动车EX5上正式落地。
不过,商汤科技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并未因此高涨,甚至再度被扣上了蹭热点的帽子。直到2021年,商汤科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SenseAuto绝影的推出,才引起了业内关注。
“绝影”这一名字,灵感源于三国曹操的千里马,速度极快,蹑影追风。SenseAuto商汤绝影智能汽车平台,以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为基础,向只能汽车企业输出服务。在汽车智能化服务方面,商汤科技的智能驾驶产品覆盖了智能座舱到ADAS辅助驾驶,再到L4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环节。
截至目前,商汤绝影已拥有累计超过30家汽车行业客户,超过50家智能汽车产业的生态合作伙伴。近期,商汤科技又将野心扩展至想象空间更大的车路协同领域。
2022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商汤科技发布了SenseAuto V2X商汤绝影车路协同平台。按照商汤的官方介绍,该平台致力于打造“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一体化分析决策方案,对车端、路端信息融合处理、分析,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决策控制。
更大的野心也意味着,商汤科技在技术研发上即将面临更大的投入。
长期亏本研发,对于当下营收减少,净亏损扩大两倍的商汤科技而言,压力巨大。况且,商汤科技的智能汽车业务对其业务拉动也并不明显。2022年商汤科技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商汤智能汽车的收入占比为 9%,达到1.84亿元,2021 年这个数字也只有不到 4%。
值得注意的是,在造车领域,商汤科技要面临的劲敌要更多。
不仅有来自“每年砸200亿做研发”的百度汽车、与多家车企深度合作造车的华为的围追堵截,还有在自动驾驶产业链中发力较早的小马智行、蘑菇车联等智能汽车企业的降维打击,作为一家AI技术研发公司,“跨界造车”的故事势必不好讲。
不可否认,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商汤科技对于AI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功不可没,但资本向来是逐利的,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商汤科技的造血能力也持续令人担忧。
原文标题 : 商汤科技第二增长曲线在哪?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