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连年亏损的寒武纪,留不住创投股东的心

2023-09-26 09:39
雷达财经
关注

图片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寒武纪股东疯狂套现的手,似乎停不下来。

9月23日,该公司公告称,股东国投(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国投创业基金”)减持实施完毕,本次累计减持739.87万股,套现14.82亿元。减持后,国投创业基金持有寒武纪股份数量仅剩1176股,基本完成清仓。

今年的AI炒作浪潮中,作为“AI芯片第一股”的寒武纪进入了投资者的视野,其股价从年初的57元附近涨至4月21日的最高价271.47元/股。随后股价开始回落,截止9月25日收盘价为126.13元/股,但这期间已有股东清仓寒武纪。

根据公告,除了最新披露的国投创业基金减持情况,6月份南京招银电信新趋势凌霄成长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南京招银”)、湖北长江招银成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湖北招银”)完成清仓式减持。8月份,苏州工业园区古生代创业投资企业(下称“古生代创业”)完全清仓,最后一波减持套现超10亿元。

被股东大举减持的寒武纪,不仅连年亏损,上半年还陷入降薪裁员传闻。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亏损5.45亿元;2017年至今,累计亏损超过46.6亿元。寒武纪屡屡将亏损归结为研发投入,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为15.23亿元,是当年营业收入的两倍多;今年上半年随着收入下滑,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更是达到421.56%。

尽管在研发上的投入不遗余力,但在寒武纪一直专注的人工智能芯片领域,英伟达占有绝对优势。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差距一时难以缩小,这对寒武纪未来的产品商业化和盈利都构成了挑战。

创投股东纷纷套现离场

ChatGPT火爆后,为了满足大模型应用的巨大算力需求,AI芯片进入了投资者的视野。

有着“AI芯片第一股”之称的寒武纪,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让机器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人类。

在今年上半年A股的AI行情炒作中,寒武纪被市场选为核心概念股之一,股价迎来一波上涨。行情数据显示,年初第一个交易日寒武纪的收盘价为56.78元/股,至4月21日曾一度站上271.47元/股,区间累计涨幅超350%。

在股价上涨过程中,寒武纪的各大机构股东纷纷抛出了减持计划。其中在2月2日,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宣布清仓式减持计划,拟分别减持不超过311.46万股、153.95万股,分别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78、0.38%。3月16日,寒武纪股东古生代创投、国投创业基金宣布拟合计清仓减持不超3.34%公司股份。

随后在6月8日晚间,寒武纪公告称,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已于今年2月至今分别减持311.46万股、153.95万股股份,减持总金额分别为3.88亿元和1.91亿元。减持完成后,两家股东已不再持有寒武纪股份。

天眼查资料显示,南京招银、湖北招银的普通合伙人暨执行事务合伙人分别为深圳招银电信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湖北长江招银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穿透显示后两者均为招银国际旗下企业。

有媒体报道称,2019年9月寒武纪引进多名股东增资。其中,南京招银出资8亿元、湖北招银出资4亿元参与投资。

在寒武纪限售股解禁后,两家“招银系”股东分别于2021年11月开始减持直至完成清仓,四轮减持分别累计套现10.59亿元、5.28亿元,扣除入股成本后的最终投资收益约4亿元。

除了“招银系”股东,8月25日晚间寒武纪公告称,古生代创业于3月23日-8月24日清仓减持寒武纪597.54万股,套现10.72亿元。减持完成后,该股东已不再持有寒武纪股份。

在此之前,古生代创业曾于2022年11月15日-2023年3月14日,累计减持428.87万股,套现3.61亿元。

另外,同样在3月份披露减持计划的国投创业基金,最终也接近于完成清仓。根据寒武纪9月22晚间的公告,股东国投创业基金累计减持739.87万股,套现14.81亿元。减持完成后,国投创业基金仅持有该公司1176股。

随着原始股东纷纷套现离场,二级市场上寒武纪的股价也从高点回落,截止9月25日收盘价为126.13元/股,较年内高点累计下跌53.54%。

从半年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来看,截止6月30日,除了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6566.97万股不变之外,寒武纪第二至第十位流通股东清一色为基金和外资,可流通的原始创投股东已全部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一批限售股解禁期来临,寒武纪或还将面临更多股东退场。

同花顺iFinD限售股解禁明细表显示,2023年10月13日,寒武纪1380.6万股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将正式解禁;2024年1月2日,预计有1.5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其中包括寒武纪董事长、总经理陈天石的2987.44万股。

近6年累计亏损超46亿元

股东疯狂减持背后,寒武纪持续多年的亏损还在持续。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公司净利润累计亏损超过46.6亿元。

2023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14亿元,同比下降33.37%;归母净利润亏损5.4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6.41亿元。

其中关于营收下降的原因,公司解释称,受供应链影响,公司调整销售策略,优先服务毛利较高、信用较好的客户,造成了本期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公司毛利率 70.86%,较上年同期提升 15.93 个百分点。

虽然毛利率有所提升,但相比巨额的研发支出等运营费用,公司仍然大幅亏损。据财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21.56%,研发投入总额 4.8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47亿元。

中信证券近日出具的寒武纪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指出,由于公司设计的复杂计算芯片需要持续研发投入,亦需要保持骨干研发团队的稳定,研发投入和对人才的股权激励占据了运营费用中较大的比重。

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与管理费用中股份支付两项合计占整体运营费用的 79.77%。公司营收暂时无法覆盖该部分费用。因此,公司尚未盈利。

至于上半年研发投入出现下滑,寒武纪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职工薪酬减少、测试化验加工费减少、无形资产摊销减少的原因。

其中职工薪酬减少主要系公司提升研发效率及优化资源配置,职工薪酬较上年同期减少。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以来寒武纪多次爆出裁员消息。

据新浪科技,早在今年4月份,在社交平台上,多位寒武纪员工发文称,遭遇寒武纪违规解除,不给年终奖,不同意直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当时疑似寒武纪工作人员回应称,公司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绩效兑现,是通行、常规的管理手段。

而寒武纪的半年报数据,似乎坐实了公司裁员的说法。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寒武纪研发人员1205人,研发人员平均薪酬72.38万元;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研发人员减少至980人,期间减少225人,研发人员平均薪酬32.17万元。

此外,7月份寒武纪又被爆出开启第二波裁员,涉及寒武纪旗下子公司寒武纪行歌(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行歌科技)。有该公司员工向媒体透露,“裁员幅度大概一半。”

公开资料显示,行歌科技成立于2021年,主要从事智能驾驶芯片的研发。半年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行歌科技营收48.98万元,净利润亏损5067.72万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行歌科技的裁员或是受到制裁后不得不采取的下策。

尽管有裁员瘦身、调整营销策略等措施,但寒武纪距离扭亏或还有一段距离。中信证券在上述报告中指出,从短期来看,公司将存在亏损继续扩大的风险。

或难与巨头掰手腕

公开信息显示,寒武纪由同在中科院计算所工作的陈天石和陈云霁两兄弟于2016年创办,最初公司选择从位于芯片设计上游的IP授权切入市场,其中与华为的合作让公司名声大噪。

招股书显示,2017-2018年,寒武纪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IP授权,其中华为分别贡献了98%和97%的营收。

但华为在2019年开始自研芯片,寒武纪这部分业务在当年的收入占比大幅下降,智能计算集群系统接替IP授权成为了公司的最大营收来源。

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为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训练整机、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终端智能处理器 IP 以及上述产品的配套软件开发平台。

按产品线划分,包括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 授权及软件。2023年上半年,公司1.14亿元总收入中,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部分收入1.09亿元,边缘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部分收入523.82万元,其他业务收入43.9万元。

然而,在寒武纪的主营业务市场上,其竞争形势并不乐观。中信证券上述报告直言,当前,除寒武纪之外,在云端智能计算市场和边缘智能计算市场中,目前市场份额主要由英伟达等企业所占据;在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市场,基于英伟达 GPU产品的集群占据市场优势地位。与英伟达等集成电路行业巨头相比,公司存在一定竞争劣势。

报告还指出,在产业链生态架构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的生态完善程度与英伟达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产品落地能力方面,公司的销售网络尚未全面铺开,业务覆盖规模及客户覆盖领域需进一步拓展。

即便在并非寒武纪主要收入来源的AI芯片领域,英伟达也占有绝对优势。花旗研究分析师 Christopher Danely 在7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测,英伟达将占据AI芯片市场至少90%的份额,而AMD则位居第二。

面对巨头近乎垄断地位的优势,作为本土“AI芯片第一股”的寒武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文标题 : 连年亏损的寒武纪,留不住创投股东的心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