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如何打开新思路 | 大模型时代AIGC赋能文化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正如蒸汽机、电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重大转变,以AI为首的新技术正形成巨浪,掀起各行业的变革,文化产业也不例外。
9月22日下午,正值2023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举办之际,同期进行的“大模型时代AIGC赋能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完美落下帷幕!
本次论坛在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组委会指导下,由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主办,南京新十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委会战略合作。论坛邀请到文化及科技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行业从业者。多方精英齐聚南京,共同探讨AIGC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案例及发展前景。
论坛开场,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王鑫鑫上台致辞。他介绍了南京在科技文化交融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未来展望,并对到场嘉宾及观众表示欢迎。
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王鑫鑫
随后,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张淮作为主办方之一,也为本次论坛做简单致辞。他简略分析了人工智能(AI)的现状,表示文化产业是该技术最好的切入点之一,同时也对各位嘉宾的分享演讲表示了欢迎与期待。
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 张淮
AIGC与科技融合,大势所趋
毫无疑问,ChatGPT的火热,让AIGC这一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对于“圈外人”而言,文化领域如何看待AI技术发起的轰击?AI厂商又该如何踏出赋能文化产业的第一步?
在名为《智慧博物馆场景创新设计》的主题演讲中,清华大学清尚智慧场景创新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怀生介绍了博物馆如何迎接AIGC时代。作为国内多项杰出建筑项目的带头人,李怀生很早就注意到文化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首先,他从自身的观察角度,简述了AI的发展、AI两面性,以及AI与设计师之间的关联。紧接着,李怀生介绍了“礼-器-人-场”的理念,认为AI离不开人,同时表示AI要与场景结合。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博物馆在设计思路上有更多的创新与变革,呈现出更多的形态。而多模态混合现实场景的塑造,也将是建筑设计未来的重点方向之一。
清华大学清尚智慧场景创新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李怀生
科大讯飞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今年5月6号,科大讯飞推出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在业内引起了不少的震动。在名为《AIGC内容创作平台在音视频内容生产上的最新进展》的主题演讲里,科大讯飞虚拟人平台业务部总经理郜静文分享了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在今年的迭代进展,并介绍了AI虚拟数字人等产品的落地情况。郜静文表示,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作为一款行业应用,8月15日重磅升级了多模态能力,在图像描述、图像问答、识图创作、文图生成、虚拟人合成等方面全新升级。从认知智能大模型,到多模态智能大模型,其中仍以认知智能大模型为核心,将语音、图像、视频等其他模态对齐到统一语义空间中,可以结合插件、工具实现多模态的协同涌现。在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的加持下,讯飞AI虚拟人持续迭代发展,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向,AI虚拟数字人以建设IP为核心,讲好品牌故事实现内容推广,打造有人设,可传播,可交互,可带走的解决方案,其中以讯飞智作产品为典型代表,从文案生成到视频制作,打造AIGC内容生产平台。最后,郜静文分享了AIGC时代下的一些理解,她表示,每个人都可以在AIGC时代解放生产力,释放想象力,享受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快乐。
科大讯飞虚拟人平台业务部总经理 郜静文
同样是国内杰出的人工智能企业,百度近些年在文旅产业积累了非常多的行业经验。百度智能云文旅方向负责人张祐鑫在名为《百度AI对文旅行业的赋能》的主题演讲中,介绍了百度AI技术与文旅产业的结合。张祐鑫表示,百度AI与文旅在“监管、服务、场景、产业”四大维度实现了全方位结合,覆盖了“底层-应用-端”等各层次。其中,张祐鑫重点分析了沉浸式产业的背景、发展历程以及潜力。他结合了几个案例,认为沉浸式文旅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带来商业价值的提升。无论是用户需求、技术准备、还是国家政策导向,都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基于百度AI能力的产业生态链接,可以打通沉浸式文旅项目的全生态能力。
百度智能云文旅方向负责人 张祐鑫
在三位嘉宾分享结束后,本轮论坛揭晓了“2023AIGC创新应用奖”的获奖企业名单,分别是:汇智智能、元境科技、世优科技以及出门问问。这些企业代表了中国在AIGC方向的卓越技术能力、一流服务水平以及极大发展潜力。
打造行业应用,探索未来可能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成熟,与之关系紧密的AIGC应用得到了新的动力,数字人等产品纷纷落地。
颁奖仪式结束后,汇智智能联合创始人&CTO刘黄骁烈在名为《智汇涌现:探索AIGC时代的文化产业》的主题演讲中,详细介绍了AIGC的能力与应用方向。刘黄骁烈认为,元宇宙作为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其核心就是AI技术。这是继UGC、PGC之后,一种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全新生产方式。在结合多种技术后,可以提供孪生能力,编辑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等三大能力,并由此衍生出各种AIGC应用场景。而汇智智能也正积极拥抱AIGC,通过“智能体”产品,助力企业先人一步实现价值。
汇智智能联合创始人&CTO 刘黄骁烈
世优科技是国内领先的虚拟技术提供商,其数字人产品广泛运用在包括文旅产业在内的各类线上线下场景。在名为《AIGC时代虚拟人在文化科技领域的落地应用与趋势》的主题演讲中,世优科技CEO纪智辉结合公司产品,以及多年来的行业积累,阐述了数字人产品如何实现赋能行业。纪智辉表示,数字人作为元宇宙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AI的UI,并无处不在。而数字人产品的升级与落地,可以帮助行业解决三大问题:品牌传播、服务升级以及营销转化。
世优科技CEO 纪智辉
元境科技是一家AI虚拟数字人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服务商,除了提供数字人产品以外,他们还推出了一套数字人生成平台。在名为《智能数字人助推产业升级》的主题演讲中,元境科技CEO王智武重点介绍了数字人背后的相关技术。关于数字人的特点,王智武提出5个关键词:有记忆、有灵魂、多情态、多感知、超现实,他们能像人一样工作或者生活。同时他表示,任何颠覆性的商业形态都是从降低使用门槛开始的。门槛降不下来,行业发展是有难度的。因此元境科技正在做的是降低制作、使用门槛,给客户提供定制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对此,元境科技通过采集高精度动作、表情数据作为支持,实现了只需一个模型即生成数字人。此外,他们也在推进垂类企业级大模型的搭建,让数字人服务金融、校园等更多应用场景。
元境科技CEO 王智武
小冰公司作为国内最早在AI、数字领域探索的企业,本次论坛也带来了他们在文旅领域的思考。在名为《未来已来:数智时代的大模型、数字人与智慧文旅》的主题演讲中,小冰公司战略合作总经理谢文砚重点介绍了AI与景区场景的结合。谢文砚指出,不少景区面临着“赔本赚吆喝”的尴尬处境,其背后是城市品宣能力的欠缺,景区的软性价值并没有被挖掘出来,更多只是停留硬件层面的升级。而在技术与场景的双向奔赴下,多模态正成为智慧文旅的新趋势。通过打造专属IP、构建数字人、使用AIGC技术等方式,可以更精细化地盘活文旅产业链资源,实现有效增值。演讲最后,谢文砚也展示了AI在智慧文旅下的多个案例。
小冰公司战略合作总经理 谢文砚
在多位嘉宾展示行业应用后,PayPal高级数据科学家王元从纯技术角度,介绍了目前AIGC的最新技术进展。在名为《AIGC的技术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演讲中,王元依次介绍了私域数据、角色框架、多模态以及语义缓存等多方面的技术原理。在演讲中,王元表示,企业在面对AI工具时,需要从技术层面出发,思考如何用好这个工具,提升AI的能力。
PayPal高级数据科学家 王元
最后,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简名伟带来了《大模型时代下,如何让非遗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的主题演讲。三年前,简名伟正式担任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一职,在长期亏损的背景下,简名伟在三年时间里成功完成了“由亏转盈”,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将博物院特色云锦与现代科技结合,实现了自我造血。简名伟表示,文化从业者需要拥抱科技,包括AI技术,这不只是合作双赢。因为文化属于人性,可以传播、传承,当技术应用在消费者上时,消费者便能成为第三方赢家。
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 简名伟
嘉宾演讲结束后,是南京云锦博物馆与科技企业的战略签约仪式。科大讯飞、世优科技、元境科技、汇智智能以及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五家企业上台与南京云锦博物馆完成战略签约,与在座观众一起见证了传统文化牵手前沿科技的重要时刻。
大模型时代,AIGC如何赋能文化产业
本次圆桌论坛环节,由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奚雪峰(左1)主持,主题为“大模型时代,AIGC如何赋能文化产业”。汇智智能联合创始人&CTO刘黄骁烈(左2)、思必驰loT产品副总马斌斌(左3)、出门问问首席架构师孙鹏飞(右3)、算能副总裁何旅洋(右2)、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视频分析应用中心主任李志军(右1)等5位嘉宾参与。就公司在AIGC领域布局,以及AI与文化产业如何更好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汇智智能联合创始人&CTO刘黄骁烈表示,AIGC产品区别于传统互联网工具,很难量化评估效率的提升。因此他们需要教会客户如何高效使用AIGC产品。而文化产业由于其特有的主观性、开放性,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非常适合与AIGC产品结合。
思必驰loT产品副总马斌斌表示,大模型产品会产生错误答案,因此不能指望AI解决所有问题,需要有其他辅助工具。而他非常赞同文化产业的创意性,这可以让大模型发挥,创造出更多有意思的产品。
出门问问首席架构师孙鹏飞表示,他们将AIGC产品划分3块,分别面向“创作者”、“文案创作”以及“图片”,同时还推出满足不同人需求的AI产品。对于ToB类AI产品的幻觉问题,他认为这是目前遇到的一个艰巨挑战。想要减少幻觉问题,要么调整模型本身,要么外挂知识领域库,但这些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而对于AIGC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他认为AI可以让文化形象复活,让思想延续。
算能副总裁何旅洋表示,目前AIGC产品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大模型怎么落地。当前算力成本高,早期部分创业企业已经倒闭。对比他们正在推进低成本、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帮助客户实现产品落地。在他看来,AIGC是面向C端的产品,而文化产业正是以应用为驱动,因此文化产业是目前AIGC技术落地最快、最踏实的产业。
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视频分析应用中心主任李志军表示,他们主要面向AIGC图像领域,目前面临样本量较少的难题,目前正尝试改用新的架构。在文化结合方向,他认为目前的大模型是没有“情感”的,如何让大模型添加“情感”,这是公司在探索的方向之一。
总的来说,对于如何让“AIGC赋能文化产业”,5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分别给出了看法。但一致认为,AIGC与文化领域的结合,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方向。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