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ection创始人“跑路”,是to C做不下去吗?
引言
3月19日,Inflection AI官方发文宣布,公司三位联合创始人中的两位Mustafa Suleyman和Karén Simonyan将加入“金主爸爸”微软,成立一个名为Microsoft AI的新组织;第三位联合创始人,即LinkedIn创始人兼执行董事会主席Reid Hoffman将继续留在Inflection董事会,担任“空壳侠”。
消息很是炸裂,却有点似曾相识——去年11月,微软的另一个”儿子”OpenAI差点也经历这般命运。不同的是,彼时的OpenAI陷入“内乱”,微软及时伸出的大手仿佛能救Sam Altman团队于水火之中。
但这次一切都风平浪静,目前尚无媒体爆出Inflection有“内乱”迹象。甚至在两周前,Inflection还推出了号称性能匹敌GPT-4的大模型Inflection-2.5,且训练计算量只用了GPT-4的40%。
Inflection是当今最著名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之一,成立于2022年。公司的使命是“让人人都能拥有个人AI”。相较于高IQ“生产力工具”ChatGPT,Inflection的主要产品Pi聊天机器人,更像是一个高EQ “陪伴朋友”。
去年5月,Inflection正式发布Pi ,6月就筹集了13亿美元——由微软、Reid Hoffman、Bill Gates、Eric Emerson Schmidt和英伟达领投,这是当时AI领域金额最大的融资,甚至盖过了此前OpenAI的11亿美元。
如今9个月后,为何已经是最大金主的微软还要将Inflection“生吞活剥”?为何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甘愿成为OpenAI对手中的第一个逃兵?
01 Inflection实则为“金蝉脱壳”?
一般而言,连创始人都甘愿抛下的公司就算不是穷途末路,也是前路渺茫。
但Inflection不存在以上情况。
Inflection官方最新披露,Pi已经有100万日活跃用户和600万月活跃用户,这些用户和Pi交换了超过40亿条信息。而且,人们与Pi每天对话的平均持续时间达到33分钟之久,有1/10的对话每天持续超过1小时。约60%的人在任何一周与Pi交谈后,会在下一周返回。
这个数据有多漂亮?根据Sprout Social的统计,Instagram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仅为29分钟。对比ChatGPT的用户粘性,2023年5月—2024年1月,其中5个月内,ChatGPT总访问量都在下降。而且ChatGPT的App版本,到今年1月为止的总用户比Snapchat上季度新增的用户数还少。
毫无疑问,在当前AI toC应用中,Pi的表现异常出色。
那么,答案只能指向了商业化。
创始人Suleyman认为,虽然Pi吸引了包括微软在内的许多投资者兴趣,并拥有一百万日活,但并没有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
TechCrunch撰稿人Devin Coldewey则认为,虽然Pi“还不错”,但这远远不够。因为它像是一个“四不沾”应用——能力跟不上OpenAI,搜索跟不上谷歌的Gemini,安全跟不上Anthropic。
最致命的是,Pi从未接近过自己的目标,市场需求匹配与技术实力不足。
Coldewey认为,要打造一个集商业写作专家、建筑草图、治愈聊天等多个场景/行业大模型于一体的个性模型,可能是个“伪市场”需求:出于安全考虑,人们不是真的想要一个“个性化”的AI伙伴,再加上Inflection 技术根本不足以支撑其达到该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当微软CEO Satya展开双臂,Suleyman就顺势加入了微软大家庭。
实际上,适道并不完全认同Coldewey的观点。
首先,聊天陪伴可以成为AI toC应用的重要场景。从个人体验而言,适道使用ChatGPT时,完全将它当“工具人”,用完即走,毫无感情可言;而当适道打开Pi时,无论是小清新的界面还是流淌的友好氛围,完全是电影(Her)照进现实,而且Pi还能记住上下文,永远不让话掉在地上,妥妥的i人贴心好友。
话说回来,Pi至今为止都是免费模式,甚至没有尝试过分段收费。而相比之下,同样提供情感价值的游戏应用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其次,个人代理将成为AI toC应用的重要趋势。这句话是比尔·盖茨说的。他表示,五年内每个人都将拥有AI Agent,这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当然,此类Agent会实现全面升级,能够在不同应用程序中执行不同任务,不断了解用户,不断改进。如果说Pi提供的主要是情感价值,那么Agent就是专为你打造的“六边形战士”。
这点虽然能够解释为何微软要“生吞”Inflection,但不好解释Suleyman为何现在就“跑路”。我们做一个粗糙的推理,大前提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假设5年后牌桌上的几家大模型能力差距不大,至少都达到了某个“及格线”。那么,用户粘性,以及长期积累的用户数据就变成了稀缺品。此时,你会选择陪伴数年的“好朋友”Pi做Agent,还是选择“工具人”ChatGPT ?
对此,有人提出“阴谋论”:这其实是Inflection打的算盘。
因为Inflection的下一代升级需要太多的资金和人才,且目前没有真正的退出方式,所以Reid Hoffmann希望设计一个收购方案。
结果,微软不想花40亿美元收购,所以他们转头又设计了一个赚取交易,允许创始人和研究团队离开。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微软不能收购,有投资人表示:自己其实并不惊讶,反垄断监管机构让并购变得极其困难,未来这些离谱的半退出形式会更加普遍。
虽然这招“金蝉脱壳”听上去很荒唐,但从目前结果看来,全员没有受害者!
留任的Reid Hoffman写道:与微软的协议意味着Inflection的所有投资者今天都将获得好结果,我预计公司未来会有好前景。
据悉,Inflection和微软达成了一项许可协议,为投资者安排了一笔不同寻常的交易,投资者不仅完全收回投资,甚至还有所回报。而且,除了支付之外,投资者将保留股权,以确保如果Inflection被收购或上市,他们仍能获利!
此外,在Inflection公司现有的70名员工中,大多数都将跟随Suleyman(Forbes)。
如果真是如此,Suleyman等人“跑路”应了那句话:人生若无执念,剩下的都是幸福。
02 OpenAI躲过一劫,微软“生吞”计划已久
Inflection创始人Suleyman曾创建了大名鼎鼎的DeepMind,后来由谷歌收购。因多位员工指责“霸凌员工”而被剥夺大部分管理权限,Suleyman于2022年从DeepMind离职。
两年后,Suleyman又加入了谷歌“死对头”微软,用“全新的我”杀死“过去的我”。
实际上,在过去一年里,微软CEO Satya Nadella一直围绕OpenAI产品来改造微软的主要产品——Bing、Copilot等。
但微软和OpenAI的关系比起“合作”,更像是“绑架”。微软不仅从OpenAI撬走了一些大客户,而且截胡了大部分收入。根据协议,微软会获得OpenAI利润的75%,直到其本金投资得到偿还,之后获得49%的利润,直到达到100倍的理论上限。
这让人想起微软90年代的战略口号:拥抱——扩展——再扑灭(Embrace,extend,extinguish)。
TechCrunch撰稿人Devin Coldewey如此形容微软:他们是好人吗,从一个有可能毁掉他们的企业废墟中拯救出一支有价值的团队?还是说他们是机会主义者,在同一场比赛中支持了很多匹马,并明确表示要兴高采烈地吃掉在终点线前绊倒的任何一匹马?……就好像11月OpenAI宫斗收场时,微软似乎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一般!
显然,比起“躲过一劫”的OpenAI,“二儿子”Inflection已经被吃干抹净。
无论已经发生了什么或是未来将要发生什么,传统科技巨头永远坐在铁王座上,为“新晋诸侯”提供粮草,笑看他们相互厮杀,然后趁其虚弱将其整个吞下。你以为谷歌不会对Anthropic做同样的事?你以为苹果不会这么做吗?
至少从微软的角度来看,吞下Inflection好处多多。
今年2月,Google推出了Gemini。不久前,外媒称Google与苹果正在就新型iPhone和Gemini的合作进行谈判。这一举动很可能让微软的智能手机业务“雪上加霜”。
而且,微软自己的AI toC产品也是内忧外患不断。近期,用户称Copilot的回答令人惶恐。而微软却将锅甩到了用户头上,说他是故意诱导;自家工程师则对外表示,微软在保护AI图像生成工具不被滥用和不产生暴力内容方面做得不好。
如此看来,引进“贴心伴侣”Pi的开发者Suleyman就是一个绝佳选择。
结语
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问题,创始人跑路是AI toC做不下去吗?
to C没问题,关键是由谁来做——初创公司or巨头?
初创公司因为“没钱”处处受掣肘——面对C端消费者的不确定性,你还要把钱往坑里扔多久?所谓的“长线投资”到底要“多长”。
因此,在AI toC恶战中,只有少数能坚持下来的企业会取得胜利。
有投资人预计,微软等科技巨头将成为这场toC竞赛的受益者。相比下来,寻找偏重技术应用,可以长期合作的企业客户,更能保住自己的地位,例如Anthropic的商业化策略。其创始人Dario Amodei甚至提前想好了退路:如果未来没钱升级模型就不升级,试着从前几代模型找价值。
该投资人还表示,未来会有许多的toC人工智能公司试图转向toB。时间证明,这种转向战略是否为时不晚。
无论如何,Inflection确实迎来了自身“拐点”——“AI工作室业务,为企业客户制作、测试和微调定制AI模型”。
原文标题 : Inflection创始人“跑路”,是to C做不下去吗?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多物理场仿真助跑新能源汽车
推荐专题
-
10 中国AI的“六便士”时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