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机元年,我们正站在时代的分叉口
谁能抓住这场波产业升级的契机,谁就能屹立下一个时代的潮头。
内容/钟沁
编辑/ TV
校对/莽夫
在2024年Q1步入最后一个下旬之时,主流国产手机厂商的旗舰款机型基本发布完毕。由此,一场新排位赛正式拉开帷幕,发令枪已打响。
这轮排位赛的制胜秘诀非AI莫属。大模型技术为手机厂商带来了新的希望,手机作为当下无法替代的智能终端载体,与AI技术融合将会迸发更多意料之外的价值。
这场以技术为驱动的变革注定意义深远。正如OPPO创始人陈明永所说,未来5年,AI对手机行业的影响,完全可以比肩当年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
面对新技术浪潮所涌现的机遇,手机厂商早已躬身入局。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各类“擦边”AI的手机产品接连亮相。
先是三星推出主打AI概念的手机Galaxy S24;紧接着华为宣布在HarmonyOS 4操作系统中融入了大模型加持的小艺助手;随后,小米也将AI大模型植入了澎湃OS系统;vivo发布了自研“蓝心”大模型;OPPO推出了AndesGPT并宣布了AI超级智能体和AI Pro开发战略;魅族则是更为激进地宣布放弃传统智能手机,ALL IN AI。
产业链内其他环节的参与者同样感受到了“春江水暖”。高通总裁兼CEO克里斯蒂亚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生成式AI正在“非常快”地进入手机。
毫无疑问,2024年已经成为AI手机元年。根据Canalys预计,202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5%将是AI手机,到2027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45%。
未来的前路已经十分明朗,谁能抓住这波产业升级的契机,谁就能屹立下一个时代的潮头。
不过,畅想美好未来之前,留给厂商更棘手的问题是如何抵达胜利的对岸。换言之,AI手机的时代即将开启,厂商都准备了什么钥匙?
Part.1
东风已至,时机成熟
在谈论AI手机之前,首先要交代的“前情提要”是,为什么AI手机爆发在2024年?
这要将时间线再拉回iPhone 4发布会,乔布斯展示滑动解锁时,也“滑动解锁”了智能手机时代。但在十四年后,智能手机仍处于这个时代,并无革命性进步。
过去几年,智能手机的新故事大多发生在影像、屏幕、参数、快充等维度。屏幕越来越大、充电速度日益提升,这些进步对手机产品虽有推进作用,但已很难从根本上打动如今的消费者。
这一点通过数据表现也能看出,根据IDC在2024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手机市场的总销量或为十年来新低,同比2022年下降3.2%至11.7亿部。研究机构TechInsights称,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换机周期拉长到历史最高的51个月。
也就是说,当下手机赛道正面临着进步幅度难以撬动消费需求的矛盾。手机的换机周期被拉长至四年,既表明了新款产品和四年前相比进步较小,也验证了当下手机出货量降低的状况。
这对厂商来说无疑十分棘手。当友商间技术和进步方向相差无异时,便面临同质化竞争的漩涡中,难以刺激厂商向差异化竞争方向努力。
星纪魅族董事长沈子瑜也曾表示,智能手机急需一次革命性升级。在他看来,智能手机用户的升级周期越来越长,产品同质化严重。“我们认为,AI技术将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我们决定全面投入AI领域,打造更多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
由此可见,AI技术将成为手机厂商推动产业升级的最佳抓手。或者说,伴随如今AI技术的成熟,手机赛道将再次响起一声清脆的“解锁”声音。
从技术视角来看,融入AI技术并不是新鲜事。譬如当下手机标配的语音助手,其本质就是AI。
但此“AI”非彼“AI”。
大模型的出现,成为AI技术的分水岭。如今的生成式AI,具备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其带来的使用体验和以前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中。以VIVO S18系列搭载的“蓝心大模型”为例,可以支持用户查找文件、作诗写词、看文创图、总结内容、解答难题、整理材料框架等。
从被动搜索,变主动学习。
三星S24系列手机也提供了众多AI专属功能,AI搜索功能、AI翻译功能、AI图片生成技术等;荣耀MagicOS 8.0的“魔法大模型”,支持智慧成片、图库语义搜索、一拖日程、任意门等。
手机作为智能设备绝佳硬件载体,和AI技术融合后将带来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能够消除系统、服务、设备与人之间的边界。通过语音、指令等完成交互,让手机真正成为AI助手,更丝滑的融入到生活中。
无论是从手机赛道还是从技术角度来看,属于AI手机的东风已至,奇点时刻已经到来,是时候来一次比肩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的大换血时代。
Part.2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AI手机?
当AI手机成为命中注定的选择时,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实现。起初各大厂商选择的是端侧大模型的方式,在经过半年摸索后,端云协同已经成为新主流。
端侧大模型,指的是在终端设备上进行的轻型模型AI技术,终端设备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XR头显、汽车等,负载AI计算和推理工作。
去年十月,荣耀CEO赵明宣布,旗下Magic6系列手机支持自研70亿端侧AI大模型。一个月后,OPPO在开发者大会上正式推出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支持从10亿至千亿多种不同参数规模模型。2024 年年初,OPPO 发布 Find X7,支持在端侧应用70亿参数大语言模型。
端侧大模型最显著的优势为适配度更高。在产品制造阶段,手机厂商就已完成芯片选择,因此在底层打磨过程中,最大程度完成硬件和大模型的适配。此外,由于模型的运行在终端进行,使得大模型调用时对于网络状态的依赖降低。这对于使用者而言,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操作体验感。
小米 AI 实验室主任王斌博士曾表示,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机器同声传译,很多时候机器还不能做到同声,会一直翻译前面的话。而用端侧来做的话,同声传译没有延时。
虽然无需联网成为端侧大模型的主要竞争点,但目前市面上支持端侧大模型的手机,参数最大只能运行到70亿参数。这个规模和动辄百亿、千亿的云侧大模型相比,有点“不够看”。于是,厂商们开始寻求端云协同,既有云端的大规模算力,又能实现端侧无需联网。
例如,近日荣耀与百度合作探索端云协同方向。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在AI战略发布会上表示,未来将在云端算力上持续投入,通过自建的OPPO AI滨海湾数据中心,部署Titan超大模型、Turbo大模型、Tiny轻量模型三个级别的模型对应不同应用场景,实现端云联合部署。
端云协同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以及需求选择。例如,知识问答、写作绘画等简单任务使用端侧能力,训练模型等复杂任务则调用云端能力。
以vivo为例,蓝心大模型矩阵(BlueLM),包含十亿、百亿、千亿等不同参数规模,AI大模型手机X100系列,落地终端侧70亿参数大模型,跑通端侧130亿参数模型。此外,蓝心大模型70B是面向云端服务的主力模型,用于角色扮演、知识问答等任务。vivo提供的1300亿、1750亿参数大模型将用于更为复杂的场景,如逻辑推理、任务编排。
端云协同目前尚未出现真正的大规模应用,而魅族又提出一个概念,即AI原生。
近日,魅族宣布进行战略调整,将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的开发,全力投入“明日设备”。魅族方面表示,“魅族首款AI Device硬件产品将在2024年内正式发布,并与全球顶尖的AI Device厂商展开正面竞争。”
魅族AI战略规划包括打造AI Device产品、重构Flyme系统和建设AI生态。AI Device产品形态包括AI原生设计、硬件算力AI全局调用等,进行重构硬件的产品形态;Flyme系统从底层重构系统及应用,让AI技术更深入地融入操作系统中。
魅族想要实现的不仅仅是端云协同的体验,而是由内到外借助AI能力加持新产品。所以魅族将对标产品不再局限于手机,而是新诞生的AI硬件。例如,刚刚发布的Rabbit R1,一款区别于手机的AI硬件,以AI交互为主的终端设备。
魅族此前曾有过类似的布局,推出Flyme Auto系统为吉利旗下汽车打造信息娱乐系统,并与FlymeOS 10设备无缝连接。这些经验都将成为魅族转型的垫脚石。
无论是端侧大模型还是端云协同和AI原生,都是我们抵达真正AI手机之前的尝试路径。从现阶段发展来看,尚未到为选择方式排名次的时候,但待到分出胜负之日,或许就离真正的AI手机不远了。
Part.3
大幕拉开,技术制胜
虽然实现路径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场排位赛中唯一的制胜法宝是技术。这里提出的技术并不是指单纯的AI技术,而是以技术为底座所构建的生态,以及软硬一体的技术实力。
目前手机厂商在布局大模型技术后,逐步向生态、软硬一体方向努力。最近,OPPO公布了AI战略——“1+N 智能体生态战略”。
具体来看,OPPO的AI手机生态,由OPPO AI超级智能体和AI Pro智能体开发平台共同组成。在AI Pro平台上,开发者可以使用OPPO提供的插件,简单操作就能构建AI应用。
单独的AI技术精进固然是条性感的路线,但只有基于技术做大生态,才能吸引更多产业资源加入,共同促进AI技术从尝鲜到常用的转变。
OPPO对生态的态度十分开放,刘作虎强调,虽然OPPO拥有自己的大型AI模型,但公司并不排斥与其他大型AI模型合作。OPPO的目标是为特定场景选择最适合的大模型,以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在这种策略下,合作被视为比竞争更为重要,因为它有助于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但生态体系技术构建毕竟是一件长期且艰难的事情,单凭一己之力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化结果,开放的态度更能提前实现目标。
除了生态外,软硬一体的技术能力同样重要。
在大模型时代,单纯硬件或单纯软件的技术,都难以将模型效能发挥至最大化。只有软硬件一体化协同,才能真正达到AI手机的至臻境界。
目前除了厂商自己死磕硬件外,高通、联发科等也给出了相应的解法。去年,高通发布第三代骁龙8,在端侧可运行超100亿参数的大模型,面向70亿参数的大模型每秒可生成20个token,在终端侧只需0.5秒就能完成文生图。联发科发布了专为生成式AI设计的第七代AI处理器APU790,内置硬件级生成式AI引擎。
手机厂商完全可以借助上游芯片厂商的力量,在软硬一体层面得到提升。例如vivo曾和联发科从联合调校到联合研发,共同摸索全大核架构设计构想。天玑9300采用的全大核CPU架构,便为vivo实现了X100系列旗舰手机端侧落地70亿参数大模型能力。
生态体系、软硬一体才是最后破局的核心发力点,或许这也是这场排位赛的主要赛点。
原文标题 : AI手机元年,我们正站在时代的分叉口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