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探寻新质生产力密码
4月1日晚,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启迪控股东北亚总部副总裁、启迪之星副总经理、清华校友总会AI大数据专委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张德魁,做客《智库访谈:聚焦两会》直播栏目,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向新而行:探寻新质生产力密码》的主题探讨。
以下根据直播访谈内容整理:
新质生产力之“新”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新质生产力”也成为大家热议的“高频词”。早在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已极具前瞻性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智次方: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与工业生产时代的传统生产力有什么区别?新在哪?
张德魁:
新质生产力近期成为热议话题,其内涵颇为复杂。
首先,让我们回顾生产力的基本概念。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生产力由三个要素构成:劳动者、劳动资料(或称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工具)以及劳动对象。生产力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邓小平于1988年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之所以在生产力要素中被单独提及,是因为它能够提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促进生产工具的改进,并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随着人们对生产管理作用的认识,最终形成了生产力就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管理四个要素的叠加,再乘以科学技术。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首次在2023年9月提出。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其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点,符合新发展理念。
新质生产力的产生源于三个因素: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这三个因素与生产力的传统三要素一脉相承。
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包括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其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升。这种先进的生产力能够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路径。教育、科技和人才成为新质生产力良性循环的关键要素。
新质生产力将极大促进生产力三要素的提升。劳动者将转变为更高素质的战略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劳动资料将变得更加高科技,涵盖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软件等;劳动对象将变得更加广泛。
为了更好地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两会上提出了三项重要措施:一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三是深入推进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这些措施旨在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
张德魁:
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多个方面。2024年1月7日,研究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对新质生产力的“新”进行了精彩的阐述,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一下。
新质生产力由新制造、新服务和新业态构成。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以及以全球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业态形成的聚合体就是新质生产力。
1.新制造
其中,第一个新制造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新的医药、新的制造装备和新的信息技术五个领域。但能够匹配上“新质生产力”,需要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在五个新标准中至少要满足一个,即新的科学发现、新的制造技术、新的生产工具、新的生产要素、新的产品和用途。
新的科学发现:例如量子科学和脑科学的发现,这些发现不仅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推动了人类认知的边界向前扩展。
新的制造技术:在原理路径方面应该完全不同于现有的技术路线。
新的生产工具:如高精度光刻机的出现使得7纳米、5纳米甚至3纳米芯片的生产成为可能,这些工具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的生产要素: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数据已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它通过量的积累带来质的飞跃,对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新的产品和用途:未来可能会包括家用机器人、虚拟现实设备、柔性显示设备以及各种智能化产品。
在国家层面,‘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2.新服务
第二个是新服务。这里的服务不仅限于传统服务业,而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研发设计、货物运输、信息金融、节能环保、商务服务等多个方面。其重点在于镶嵌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当中,对全球产业链具有重大控制性影响的生产性服务业。
新服务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发展水平和先进性的关键指标。世界经济版图里的服务业具有三个特征,在各种高端装备里面,服务业的价值往往占这个装备或者是这个终端的50%~60%的附加值;整个世界的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它们GDP的总量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越来越大。
未来,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是大幅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理想情况下,使其在GDP中的占比达到30%左右,这将有助于实现服务业的整体升级和质的飞跃。
3.新业态
第三个是新业态。培育新业态的核心是推动产业变革,是产业组织的深刻调整,此处有两个关键推力:全球化和数字化。
全球化是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要推动力。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我们需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这意味着我们的市场体制必须进行改革,包括规则、规制、标准管理等各个方面,以实现内外循环的一体化、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尽管全球化进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这不应使我们忽视全球化的重要性。相反,我们应该利用全球化的力量,推动新业态的发展和经济的进一步开放。
数字化是另一个重要的推动力。虽然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对于新质生产力来说,产业互联网才是更为关键的因素。产业互联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企业内部的数字化系统,比如制造企业涵盖从设计、市场信息、销售到开发、制造、物流的一体化流程,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整个产业链的自动化;另一种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和各种终端,将触角伸向全球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小批量定制和大规模生产,实现全产业链的全球化配送。这样的产业互联网能够实现以销定产、以新打旧、以快打慢,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如果一个城市能够成功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那么它将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产值,成为未来产业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服务中心。这将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效、智能、绿色的特点。与传统生产力之间的区别体现在:
首先,在生产方式上,传统生产力依赖于人力、畜力和机械化生产工具,而新质生产力则以高科技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流水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在技术水平上,相较于传统生产力的低技术含量,新质生产力具有技术上的突飞猛进。
再者,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传统生产力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与之相对,新质生产力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
最后,在社会影响方面,新质生产力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升级,催生了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同时,它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福祉的提升。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企业生产方式以及传统创新路径,一些新场景、新产业、新模式正在不断涌现。尤其是现在AI大模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创企在追求大模型的技术创新,也开始不断融入到行业中进行落地布局。
智次方: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什么?二者关系?企业如何在科技创新的路径上寻找突破口?
张德魁:
新质生产力有几个明显的关键特征:
1.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支撑
2.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
3.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4.深化新技术应用:新质生产力通过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赋能效应。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渗透,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
5.广泛性和革命性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还通过塑造新型劳动者和改变生产工具,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力的要素。例如,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不仅扩展了人工智能的通用性,还实现了与自然语言的深度融合,使得人工智能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各行各业。
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数据滥用、算法歧视、伦理道德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技术发展的同时得到充分重视和妥善解决。
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它们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企业可以关注以下几个发展机会和领域:
1.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面对国际竞争和技术封锁的挑战,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加强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
2.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化: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可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同时,产业化也是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基础。
3.重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于实体经济,也就是我们说的人工智能+,或者人工智能X。
4.培养人工智能人才:通过教育和培训,大力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数字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5.健全人工智能伦理体系:必须建立和完善人工智能伦理体系,确保技术发展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避免带来新的挑战和问题。
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也是今年两会的关键词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智次方:为什么说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制造业、能源产业如何注重绿色发展?
张德魁:
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被列为2024年的重要任务。推动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的迫切需求,更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以其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征,成为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绿色生产力,因此,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变得尤为关键。
1.制造业的绿色发展
2024年2月29日,工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为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其中有几个关键要点:
意见提到“到2030年,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说明未来,国家将越来越重视绿色工厂的福祉。可能会对传统的、能耗大的企业,或是产生废物废品多的产业和工厂施加限制。
意见提到“到203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碳中和能力稳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竞争优势凸显,绿色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
意见提到“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优化重构。加快传统产业产品结构、用能结构、原料结构优化调整和工艺流程再造”。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摒弃什么,需要向哪个方向调整和转移。
意见提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引导数据中心扩大绿色能源利用比例,推动低功耗芯片等技术产品应用,探索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算力应用体系。在高端装备领域,加快增材制造、柔性成型、无损检测和拆解等关键再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推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装备开展再制造”。
意见提到“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发挥数字技术在提高资源效率、环境效益、管理效能等方面的赋能作用,加速生产方式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总之,《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非常清楚地阐述了未来制造业如何推动绿色发展。
2.能源产业的绿色发展
首先,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核心,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国内光伏发电发展良好,而风能发电尽管装机量占比不高,但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风能相比光伏发电具有一些优势,例如它相对均衡。光伏发电在白天和晚上会有很大的波动,而风能则没有这样的波动。在不同的地点设置分布式风电发电系统,其发电会较为均衡。相比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发电小时数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我想特别提一下海上风电。海上风电目前规模较小,可能只占风力发电的9%左右,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大家都知道,许多风电设施都建设在相对偏僻的地方,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很多都建在西北戈壁等地,这就带来了长距离输电的高成本。而电力消耗大的地方通常是经济发达的区域,如东部沿海地区。这种长距离的输电可能会带来额外的成本。海上风电的优势在于,我们的海洋都在东部。海上风电天然能解决长距离输电带来的额外成本。这是关于能源如何利率发展的关键点,即需要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其次,加强能源效率管理,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第三,强化能源行业的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废弃物和废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最后,能源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合作,包括国际和企业间的合作,共同推动绿色能源的普及和应用。
企业发展如何借力“新质生产力”?
企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者,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各行业各企业的共同努力。
智次方: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存在哪些机遇?
张德魁:
新质生产力无疑会为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它预示着行业的升级与产业的革新。展望未来五到十年,我们会发现那些能够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的企业,将抓住时代的机遇,成为新时代的领军企业。相反,那些未能跟上时代步伐的企业,可能会遭受产业变革的冲击。
我们常说,要与时代同行。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会淘汰那些不愿接受改变的企业,同时也会催生一批能够把握产业变革机遇的伟大企业。
新质生产力既包含机遇也伴随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无论是通过引进还是培养,建立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的依赖性表明,科技是构建新生产力的关键特征。因此,对企业发展而言,拥有自主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适应新的商业模式。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变得尤为关键。
第三,合作至关重要。与上下游企业及产业链其他企业的合作,共同构建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合作共赢。
具体到产业方向,我们可以回顾国家未来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方向。新质生产力将催生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领域。而未来产业则涵盖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技术、未来网络、储能等领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在新质生产力中占据核心地位,它将深刻影响通讯、电子、计算机等多个行业。未来,生命科学、生物制造、创新药物等领域也将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同样充满机遇。
原文标题 : 智库访谈 | 张德魁:向新而行,探寻新质生产力密码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