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月烧掉100亿,OpenAI正在找「续命钱」
作者 | Xuushan,编辑 |蔓蔓周
“
苹果微软英伟达,共同造梦AGI
”OpenAI又双叒开始融钱了,这次,它要成为AI创企界的巨无霸企业!
8月30日,经外媒CNBC和华尔街日报双重求证,OpenAI正在筹划新一轮数十亿的融资,本轮融资将由美国风投机构Thrive Capital领投10亿美元。
新一轮押注已经开始,OpenAI坐在庄家的位置,邀请各方玩家积极入局。微软,OpenAI的老伙伴新对手;英伟达,OpenAI的GPU供应商;苹果,消费电子巨头均坐在了赌桌前,为OpenAI的未来标价。而早早定下的融资领投方Thrive Capital,直接给OpenAI定下了千亿估值,将其捧上生成式AI的王座。
尽管资本还在追捧,但如果细数2024年以来OpenAI一系列动作,我们明显能够感受到OpenAI推出新产品的节奏放缓。视频生成模型Sora至今还未全面开放试用,搜索引擎SearchGPT还停留在原型阶段,GPT-5模型遥遥无期……OpenAI的发展似乎已按下暂停键。
“GPT-5提升将非常大,任何低估这一点的人和公司都将被碾压。”Sam Altman在访谈节目中回应了GPT-5的一些传言,“GPT模型没有任何限制,如果投入足够的计算资源,构建超越人类的AGI并不困难。”
想要产品加速,就需要更多的钱。为了吸引更多玩家进入自己投资池里,OpenAI少不了放出一些更具有吸引力的饵料。开年以来,有关推理模型“Strawberry”、大模型“Orion“、算法“Q*”等传闻不断,Sam Altman也亲自下场发布一张带有“Strawberry”的图片。
OpenAI下一张杀手锏是什么?谁将成为OpenAI新的资金供养者?如今的OpenAI是否有能力重新证明自己的绝对地位,复现“GPT-3时刻”吗?
01
20个月烧完百亿OpenAI或为钱走上IPO
算算时间,OpenAI的钱确实花得差不多了。
OpenAI最后一笔外部资金,是2023年1月微软投资的100亿美元。这笔足以让一般创企短期内衣食无忧的巨额投资,被OpenAI在20个月内就烧完了。
这也不怪OpenAI,实在是训练大模型太烧钱了。The Information根据公开行业信息,为OpenAI算起了「100亿美元怎么花」的帐。
首先是支出部分,OpenAI的主要支出成本分为三大块,大模型研发成本、大模型训练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相关人士透露,OpenAI今年将花费近40亿美元租用微软服务器,为ChatGPT及其底层LLM大模型提供支持。其次,由于新模型参数增长,OpenAI的训练成本(包括数据费用)今年可能会飙升至30亿美元。再来,OpenAI的人力成本巨大,如今团队规模大约在1500人,结合官网的职位标价以及行业内部调查,估计每年的人力成本大约在15亿美元左右。
加在一起,OpenAI每年的支出大约在85亿美元。再来是收入部分,OpenAI收入部分主要来源于着ChatGPT Plus的订阅服务。据Sam Altman透露,OpenAI年收入部分大约35亿美元。如此算来,OpenAI每年的净亏损45亿-50亿美元左右。
所以100亿资金大约能支撑OpenAI 1-2年的运营,从时间上算来,OpenAI也确实来到了新一轮融资的节点。
不过,这一次承担OpenAI“金主”角色的不再是微软,而是Thrive Capital。别看这家投资机构才成立14年,可以说,如今OpenAI的1000亿估值几乎是Thrive Capital一手炒高的。
Thrive Capital
2023年年底,Thrive Capital通过要约收购OpenAI员工股份,将其的估值推向了800亿美元,相比2023年3月,OpenAI新股收购的270亿美元估值翻了近三倍。
如今,Thrive Capital更是牵头将OpenAI的估值从800亿推到10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字节跳动(2250亿美元)和马斯克领导太空运输公司SpaceX(1500亿美元)的科技初创公司。
如此高的估值,将不少投资商拒之门外,Thrive Capital则豪赌一场,坚定为OpenAI提供输血。但即便是再来一个100亿美元融资,OpenAI大模型研发在短期内都是烧钱的“销金窟”。云服务器成本、培训费用和员工成本不太可能下降,OpenAI的利润也不会一时间激增。
这不会是OpenAI最后一轮融资,可能会有人一直投OpenAI,但不会永远有人为OpenAI豪掷千金。
The Information推测,IPO或成为OpenAI唯一的出路。一方面,IPO可以为OpenAI提供大量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提高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OpenAI聘请了Sarah Friar担任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此前曾帮助支付公司Square完成IPO,也帮助社交网络Nextdoor完成SPAC上市,她或许能帮助OpenAI提前做好上市准备。
事实上,这次OpenAI寻求融资信息也是由Sarah Friar在告知员工的备忘录中披露的。
Sarah Friar
有消息称,OpenAI最早可能在2026年申请上市。但想要上市,OpenAI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OpenAI与微软的另类条约、非营利性定位以及利润是否能摸到IPO的门槛。从这些角度来看,OpenAI的上市路漫漫。
02
谁是OpenAI下一个“杀手锏”?
在高估值面前,想要吸引更多投资者为之疯狂,OpenAI需要亮出一些更具有潜力的筹码。
明面上,据调研机构Future Search调查,OpenAI现阶段的主要营收来自于ChatGPT Plus的订阅服务,有19亿美元左右,占据总营收的55%,企业用户的服务则是达到7.14亿美元左右。可以看出,仅ChatGPT单个产品就给OpenAI带来了几十亿美元收入。
Future Search报告
并且,OpenAI的营收增长很快。目前ChatGPT的周活跃用户数超过2亿,是一年前的两倍。近日,Altman告知员工,ChatGPT 2024年的年度经常性收入也已经达到了34亿美元,较2022年的2800万美元有了快速增长。
并且,OpenAI还表示有92%的财富500强公司正在使用其产品,自7月发布GPT-4o mini模型以来,其自动化API的使用量翻了一番。
联想到前不久,OpenAI宣布不但每天免费提供100万的token微调额度,而且将推理成本token输入和输出的价格均下调,且时间限定在8月21日到9月23日的消息。这或许也是OpenAI希望能够拿出更好数据打动投资者的一点“小把戏”。
除了ChatGPT,OpenAI还有一些明牌没有开始正式打出。比如说,文生视频模型Sora、搜索引擎SearchGPT均尚未全面开放。如果这两项业务的“造血能力”和ChatGPT一样可观,OpenAI扭转盈亏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尤其是,搜索引擎SearchGPT或许将为OpenAI在搜索业务方面提供一个新市场增长空间。
但OpenAI最吸引投资者们目光的,还是那些藏在暗处的项目能够带来多大市场想象空间。
被业界疯传的“Strawberry”、大模型“Orion”、算法“Q*”,究竟哪个会成为OpenAI下一个杀手锏?
先看最关键代号为“Orion”的大模型。较上一代模型相比,“Orion”所使用的训练数据则来自神秘训练模型“Strawberry”所合成的数据,能够有效降低困扰大模型已久的幻觉问题,并且提高新模型的推理和生成能力。
有人猜测“Orion”肯能会是GPT-5或者是GPT- 4升级版。至于“Orion”会不会是通用智能体AGI ? 大概率不会。Altman此前提及,目前OpenAI内部没有人见过通用智能体AGI。
但Altman提到,“GPT-5会比GPT-4强很多,带来的提升跨越如同GPT-4与GPT-3一样,但会比较晚才出。”有消息称,OpenAI或许在今年秋天推出一款新模型。如果想要坐稳生成式AI的头把交椅,一款震撼AI界的全新大模型无疑能够打动很多投资者的心。
其次是,训练模型“Strawberry”。和“Orion”不同,“Strawberry”的亮点之处,是可以显著提高AI的复杂问题解决和推理能力。
像是曾经难倒一众大模型的“9.11和9.9谁大”的问题,正是因为过去的AI大模型并不懂得推理。但如今“Strawberry”预计将能够解决它从未遇到过的数学问题以及执行高级任务,如制定市场策略和解决复杂的文字谜题,并进行深度研究。
有迹象表明“Strawberry”模型在数学领域的MATH基准测试中的得分可能已超过90%,显示出其在数学推理方面的强大潜力。
为了确保“Strawberry”安全可用,OpenAI已经向美国国家安全官员展示了这个秘密项目,保证会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来开发和使用。
不仅如此,“Strawberry”的合成数据不但能够帮助AI大模型减少幻觉,提高推理效率,还能够降低训练成本,这也为OpenAI收缩一定成本。如果该训练模型对外开放,或许也会给OpenAI带来新的收入。
最后,则是最为神秘的算法Q*。有人说Q*正是训练模式“Strawberry”内核心的算法,也有人表示Q*可能是GPT- 6或者更神奇的项目。
业内推测,Q*算法可能是Q-learning和A*搜索算法的统称,旨在提高AI的推理能力和自学习能力。有消息称,OpenAI的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正是因为看到Q*算法的潜在能力,才引发了OpenAI高层“动荡”。
目前OpenAI所展示出来的仅是其巨大研发体系里的冰山一角。当下,OpenAI想要证明自己的绝对优势,则需要在下一代大模型中展现出新东西。同时,OpenAI还要向市场证明自己盈利能力很强。
03
生成式AI竞争激烈OpenAI难现GPT-3时刻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OpenAI要想重现两年前GPT-3发布时那种震撼全球、引领新时代的辉煌时刻,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首先是,生成式AI市场竞争激烈。今天冠上最强、最大称号的大模型,明天就可能易主。“你永远想象不到明天会是谁在领先。”一位观察AI行业多年的投资者说道。
其次,OpenAI内部人才流失率,高得惊人。首先是稳定军心的创始团队,在OpenAI 刚刚建立的11人初创团队中,曾经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等人悉数出走,目前仅剩下两个人还在留守。其中一名,Greg Brockman还在长期休假中。此外,2023年年底刚刚建立的OpenAI AGI 安全团队,更是有一半的人离开,就连曾经的负责人也被调岗转任。
人才的频繁流失,也对OpenAI 的研发进程起到一定阻碍,或许将会动摇OpenAI的创新基石。
OpenAI关于董事会成员介绍
不过另一方面,OpenAI也正在积极招揽优秀人才,如今OpenAI的团队已经从早期的300余人,扩张到1500余人,队伍仍在不断壮大。
最后,则是市场对生成式AI行业包容度正在收紧。经过两年各类生成式AI产品的狂轰乱炸,用户早已不像两年前一样狂热追捧生成式AI,对生成式AI的感知已经逐渐回归理性。这样一来,人们将会对新的生成式AI产品将持有更挑剔的目光,因此想要打动用户的敏感神经,需要更大刺激与惊喜。
硅兔君看来,经历了高管动荡、人员流失、亏损盈利的OpenAI似乎很难再打造一个令硅谷正经“GPT-3”时刻,OpenAI的辉煌时代正在过去。
“通往AGI的道路肯定会充满激烈的权力角逐。”在一次访谈中,Sam Altman说道。今天OpenAI站在新一轮融资的十岔路口,Sam Altman即将和各方开启新一轮的权利争夺。
文末互动:
你对OpenAI再融资这事怎么看?
评论区告诉我们你的看法哦~
原文标题 : 20个月烧掉100亿,OpenAI正在找「续命钱」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多物理场仿真助跑新能源汽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