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不接入DeepSeek的App不是好的智能体

2025-02-19 15:42
山自
关注

2025年开年,中国科技圈最魔幻的一幕出现了:从政府窗口的智能客服,到手机里的天气预报App,再到你家楼下便利店的自动结账机——但凡带点“智能”属性的产品,都在疯狂接入一个名叫DeepSeek的AI大模型。

广东打响了第一枪。深圳龙岗区的政务系统悄悄上线了DeepSeek-R1全尺寸模型,群众办事时面对的不再是机械的问答机器人,而是一个能理解“我想办落户,但社保断了3个月怎么办”这类复杂问题的AI公务员。东莞紧随其后,把DeepSeek塞进了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号称要让“企业办证速度跑赢奶茶外卖”。更狠的是广州,直接祭出DeepSeek-R1和V3 671B双模型组合,政务数据一融合,连“链式反应”这种高级词都用上了。

企业圈更是卷得飞起。三大运营商集体官宣接入DeepSeek,移动、电信、联通的客服电话里,那个总让你按“0”转人工的AI突然变得善解人意;微信搜一搜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可免费使用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百度搜索宣布将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京东健康上线数字医生,接入DeepSeek等模型优化AI辅诊工具;手机厂商们连夜OTA升级,发布会PPT上不写“搭载DeepSeek”都不好意思打招呼;连微软、亚马逊、英伟达这些美国巨头都坐不住了,1月31日三家齐刷刷宣布把DeepSeek-R1塞进自家云平台,场面堪比科技版“三英战吕布”。

最离谱的是某网友爆料:连小区门口卖煎饼果子的大爷都在研究怎么用DeepSeek优化酱料配比**——虽然真实性存疑,但这场面足以说明,2025年的中国,AI竞赛已经从实验室卷到了菜市场。

信通院出手:给国产AI装上“钢铁侠战甲”

就当大家以为DeepSeek要一统江湖时,2月14日,中国信通院甩出一记“王炸”——**启动DeepSeek国产化适配测评,目标直指“让中国AI既跑得快又穿得稳”。

这场测评堪称AI界的“高考”:既要考DeepSeek在国产芯片、服务器上的适配效果(相当于测试“能在多少种国产跑鞋上冲刺”),又要评估开发部署成本(算算“造一双跑鞋要花多少钱”)。测试工具AISHPerf更是黑科技拉满,从推理速度到微调效率,把AI软硬件协同能力扒得底裤都不剩。

背后的野心昭然若揭:中国要的不只是一个能打的大模型,而是一套从芯片到集群的自主AI生态**。就像当年华为被断供后猛攻鸿蒙系统,如今信通院这套组合拳,摆明了要给DeepSeek配上全套国产“装备”——龙芯、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厂商已摩拳擦掌,就等测评结果发布后开启“AI军备竞赛”。

更有意思的是,测评还没结束,广东政务系统已经用上了“测评同款”部署方案。网友戏称:“这哪是测评?分明是实战演习!”

GPT-4o升智至O3 Pro:OpenAI的焦虑与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

就在中国AI圈热火朝天时,2月16日,OpenAI CEO山姆·阿尔特曼突然宣布:GPT-4o模型升级至O3 Pro水平,逻辑推理能力暴涨40%。消息一出,硅谷VC们集体高潮,纳斯达克AI概念股应声大涨。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份“技术捷报”里透着焦虑——毕竟过去半年,OpenAI的财报会议上总绕不开两个问题:“为什么DeepSeek的中国用户增速是我们的3倍?”“为什么英伟达宁愿给DeepSeek做适配也不接我们的电话?”

中美AI之争的剧本正在改写。如果说GPT系列走的是“精英路线”(靠顶尖实验室和天价算力堆出技术壁垒),那DeepSeek玩的就是“群众战争”:开源策略让小企业也能用上大模型,政务合作把AI塞进办事大厅,甚至搞出“1.5B轻量版”让煎饼摊老板都能在手机跑AI。这种“从田间地头包围摩天大楼”的打法,直接让中国AI渗透率半年暴涨217%。

更让西方头疼的是硬件突围。当英伟达还在用CUDA技术筑墙时,DeepSeek团队已经绕过护城河,直接拿PTX语言在国产GPU上玩起了“极限操作”——同等算力下训练速度翻倍,硬生生把国产芯片的性价比拉高了一个维度。用业内人士的话说:“以前是我们追着CUDA适配,现在是老黄得琢磨怎么兼容我们的生态。”

AI平民化时代:没有“智能体”的App正在消失

这场风暴正在重塑行业规则。某互联网大厂产品总监私下吐槽:“现在开需求评审会,老板第一句话就是‘接DeepSeek了没?’没接?那需求文档直接扔碎纸机。”

三大趋势已成定局

1.政务AI化:广东试点的“链式反应”只是个开始,未来办护照可能比订外卖还快;

2.企业标配化:运营商、银行、医院不接入DeepSeek?等着被用户贴上“古董机构”标签吧;

3.个人极客化:B站教程播放量显示,00后们更爱用API+客户端折腾DeepSeek,有人甚至做出了“AI鉴渣助手”。

而那些还没动静的App,正面临“降维打击”。某电商平台曾骄傲宣称“我们的推荐算法领先业界两年”,结果网友实测发现,接入了DeepSeek的竞品连“用户想买拖把但舍不得扔旧扫帚”的心理都能捕捉到——技术代差之下,傲慢者终将被淘汰。

未来已来:中国AI的“三体纪元”

站在2025年回望,DeepSeek的爆火绝非偶然。它踩中了三大历史节点:国产替代的技术窗口期、AI平民化的市场爆发期、中美科技战的战略对冲期。当信通院用测评给国产AI生态打地基,当广东政务系统把大模型变成“数字公务员”,当煎饼摊老板用AI优化火候时,一个更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

AI不再是“未来科技”,而是像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那些还在观望的企业,很快会明白一个残酷现实:2025年的智能世界,只有两种生存方式——要么自己变成“DeepSeek+”,要么被“DeepSeek+”的浪潮吞没。

至于OpenAI?祝他们在“精英俱乐部”里玩得开心。毕竟在中国,连广场舞大妈都知道:“要智能,找DeepSeek!”(这句话建议用河北唐山口音朗读,效果更佳)

       原文标题 : 不接入DeepSeek的App不是好的智能体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