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下沉市场需要智驾吗?

2025-02-18 09:58
汽车公社
关注

头图.jpeg

导语

Introduction

有总比没有好。

作者丨易   天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王   越

下沉市场,作为汽车消费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正日益受到众多车企的密切关注。这一市场,主要聚焦于低价位车型,其庞大的消费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使得它成为了汽车行业竞争的新蓝海。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革新,消费者对车辆智能化功能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高端市场,而是逐渐向下渗透,惠及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下沉市场的汽车消费潜力逐渐释放。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下沉市场的汽车销量占比逐年提升,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下沉市场中,消费者虽然对价格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车辆的安全性、便利性和科技体验有所妥协。相反,这些因素正是他们在购车决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考量。

基础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如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等,以其显著提升行车安全、有效降低事故率的实际效用,赢得了下沉市场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对于预算有限但注重实用性的消费者而言,这些智能化功能不仅提升了驾驶的安全系数,更为他们的出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安心。

尽管下沉市场对智能驾驶功能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成本问题无疑是最为突出的一个。由于下沉市场所定位的车型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在成本控制上需要更加精益求精。

这就导致了在智能驾驶功能的配备上,往往只能以基础版为主,难以满足部分消费者对更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期待。

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普及,在下沉市场面临着技术和价格的双重挑战。

从技术层面来看,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实现需要更为先进的硬件设备和复杂的算法支持,这无疑增加了车辆的生产成本。而在价格方面,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对于车辆的总价有着明确的预期,过高的智能化配置往往会导致车辆价格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从而影响其购车意愿。

面对下沉市场的挑战,车企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近年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L2级辅助驾驶功能已经从高端车型逐渐下探至中低价位车型。一些国产汽车品牌,如吉利、长安、比亚迪等,纷纷在10万元以下的车型中引入了L2级辅助驾驶功能。

例如,吉利缤越、长安CS35 PLUS等车型,均配备了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等智能驾驶功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高性价比的选择。

L2级辅助驾驶功能,即部分自动化驾驶,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车辆的加速、制动、转向等操作,同时要求驾驶员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这类功能包括自适应巡航(ACC)、车道保持辅助(LKA)、自动紧急制动(AEB)等,极大地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普及,离不开技术成本的有效控制和优化。车企通过采用更高效的传感器和计算平台,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通过优化算法,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了对硬件性能的依赖。此外,规模化生产和供应链的优化,也进一步降低了智能驾驶功能的整体成本,使其能够在低价位车型中得以应用。

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L2级辅助驾驶功能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行车安全,还能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感,提供更加舒适的驾驶体验。市场反馈显示,配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往往更受消费者欢迎,销量表现也更为出色。

2月14日,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朋友圈发文,批评当前市场上部分企业将基础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夸大为高阶智能驾驶的行为。这一现象反映了智能驾驶领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概念混淆和营销过度的问题。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许多车企和科技公司为了抢占市场,将基础的辅助驾驶功能(如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等)包装成“高阶智能驾驶”,误导消费者对技术能力的认知。

余承东的发言直指行业乱象,呼吁企业回归技术本质,推动基础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普及,而非通过夸大宣传制造噱头。这一批评不仅揭示了行业现状,也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健康发展提出了重要思考。

但实际上,可能视觉方案的高速/快速路的智驾不如激光雷达版,至少,像自动泊车、遥控泊车、代客泊车等这类功能的下放,意味着低价位车型也能拥有不错的智能化体验。

当然,这也就要求车企需要不断优化智能驾驶技术,降低硬件成本和算法复杂度,以更经济的方式实现高阶智能驾驶功能。

例如,通过采用更高效的传感器和计算平台,减少硬件成本;通过优化算法,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对硬件性能的要求。此外,车企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实现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

更关键的是,由于下沉市场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的认知相对较低,车企需要加强消费者教育和体验活动,提升他们对智能驾驶功能的认知和接受度。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智能驾驶技术在下沉市场的普及前景广阔。未来,车企需要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成本控制,推出更多符合下沉市场消费者需求的智能化车型。

同时,政府和行业组织也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标准制定,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总之,下沉市场作为汽车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智能驾驶功能的需求正日益增长。尽管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创新和优化,找到技术与价格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就一定能够满足下沉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普及和应用。

       原文标题 : 下沉市场需要智驾吗?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