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比亚迪卷智驾,车企们都找到了办法?
诚实的从来都是身体,看车企和老板吵什么,没答案,而看它们做什么,有答案。
嘴上说,我们和比亚迪不一样,实际动作里,开始了新一轮的降价、增配、OTA等军备竞赛。
自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发布会,并且宣布多款车型增配不变价之后,一周时间里,争论已经分出了3个派系。一派的主旨是,比亚迪的智驾能力有文字游戏,比如没有城区NOA的不能叫做高阶智驾,一派的主旨是,比亚迪确实带来了15万元以内的功能创新,是大好事,另一派的主旨则是,不怎么参与舆论博弈,但实际上,身体已经动了起来。
余承东的华为鸿蒙智行,是3条腿走路的策略。1是,认知作战,余承东、何畅都已经动了起来,不论是余承东的“有些智驾是好用,有些是能用,两者差别巨大”,还是其他相关高管的发言,都是想突出华为乾崑智驾的能力领先于行业,所以能产生高溢价。
2是,尊界这张王炸出牌,马上要在比亚迪发布会的下一周公布自己的一系列全新技术,其中大概率有L3级自动驾驶相关;3则是,鸿蒙智行在销售渠道里,把价格完成了下探,并大量邀约潜在客户,以抢下2025年年初的这一波智驾认知战胜利。
在价格上想办法,吉利在做,华为也在做
“全系,ADS3.0乾崑智驾,现在的价格是1万元,不论是问界M9还是智界R7,都是1万元”。舆论争夺战中,其实很多人忽略了华为鸿蒙智行的跟进营销动作。在2025年开年将2024年后半年的限时降价6000元政策延续,再加上鸿蒙智行各品牌都在卖车时可以有2万元的高阶智驾减免权益。所以,价格很好的延续了2024年第四季度的1万元。
虽然华为智驾卖出1万元的价格并不是低点,毕竟在2023年-2024年期间,一度最低只要6600元左右就能买断。
但,因为智界S7推出了3年0利率、5年低利率的一系列2025年的第一轮促销政策,于是消费者有了对问界M7、问界M9、智界R7等车型降价的更多期许。
吉利,也通过价格运作,很好的对冲了比亚迪和长安等车企全民智驾的新内卷。先是吉利银河L6 EM-i的上市,7.98万元起售,相比起预售价时最低的8.98万元下探1万元。于是,就在情人节之后的这个周末里,它很好的维持住了进店量。不过,吉利并不是准备长期这样来打价格战,它的下一招正在进行酝酿,就在3月初,它也要开始深度的卷AI和智能。目前已知的板块将包括,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高价值智能驾驶这3大板块。其中,被关注最大的无疑是智能驾驶。
和比亚迪下单400万片英伟达和地平线J6不同,吉利要用自己的芯片体系。将使用武汉芯擎科技的AD1000芯片来做智能驾驶,尤其是城区NOA。预计,将在吉利银河的大多数车型,以及领克旗下的少数车型上进行搭载。而这,其实也是之前沈子瑜公布过的计划,只不过在大内卷中被忽略。
当然,这一系列还会涉及到奇瑞、长城等同类车企。奇瑞目前尚无大杀伤力的新动作,而它的抵抗方式其实是,先追求广泛上车,不是憋着只按之前内部发展大卓,来完成普遍落地。
以其高端品牌星途为例,即将上市的星途星纪元ES增程版为例,其使用的并非是如今名头很大的华为、Momenta、元戎启行、轻舟智航等,而是博世+其他供应商的组合方案。另外,也要跟上全民智驾的零跑B10新车,也是这个逻辑,要使用高通的高阶智驾来破局。
换言之,2025年的价格战会继续风生水起,而智驾这个领域,也会出现非常多的新面孔,简言之,只要不到L3级智驾,消费者其实很难分辨究竟谁的能力明显更好。因为,如今的软件能力还是不足以实现0接管,我们距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很远。
除了小鹏,新势力的压力不算大?
简言之,比亚迪的新一轮内卷之下,如今受到最大冲击的无疑是传统品牌的燃油车,尤其是7-15万元之间的车型。因为目前,不论是大众、丰田、本田、日产,在这个价位里有着很多承担销量的主销车型。但,因为比亚迪的新一轮内卷,高速NOA和自动泊车已经拉开了核心的功能差异。因为没有相关的配置,所以短期内,合资车的销量冲击会很大。
不过,这种情况,可能会在1年内得到改变。先是大众,使用小鹏技术研发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正在落地中,丰田和Momenta合作插混SUV铂智3X,高阶智驾版本的价格预计在15万元左右,日产和华为深度合作的N7也快要上市。所以一旦,能够拿下不错的销量表现,已经掌握的技术就会快速在现有车型上进行改造和优化等。
而新势力中,虽然小鹏的涨势喜人,但资本和市场终端部分,它压力明显变大已成为现实。资本市场里,自从2月11日比亚迪发布会后,小鹏的股价不断走低,资本市场认为低价、新能源、智能驾驶,它的标签正在被弱化。终端也是类似,因为有了智驾的普及,小鹏MONA M03和P7+和比亚迪的重叠越来越大。
相比而言,蔚小理之中的另外2家,理想和蔚来反而是玩出了更多的反差。比如从资本市场看,蔚来的股价从比亚迪发布会后,反而是比较少见的连续上涨,而理想虽然是在近5日股价下跌,但近1个月却有比较大的上涨。尤其是,在比亚迪智驾发布会之后,理想内部的应对方式将要切换成,2025年时推出的新一轮车型里,改变之前“带有激光雷达才是满血智驾”的模式。按我们得到的相关消息,理想2025年的一系列新车里,纯视觉版本模式的车型,也将和城区NOA产生更多关系。
另外,结合春节期间的种种见闻以及车辆体验。理想很好的对标华为鸿蒙智行,给到了公众较好的认知标签。因为,它将智驾版本迭代到了车位到车位,以及带有ETC的车辆,能自主通过高速收费站。最直观的体感就是,路面上亮着智驾小蓝灯的理想车型,越来越多。
春节期间,在我们的北京-潮汕旅行进程中,理想现有的智驾版本有很多的突出特长。主要体现在,多数时候不需要接管、多数时候不会发生降级,以及,停车时设置好导航,就能进行启动,车辆自动开始起步并完成行程。而不是之前的那种,需要人工驾驶到路面上,才可以完成启动。
其实,长期的体验之下,印象最深的是它胆量的提升,以及很少降级和需要接管。例如高速路段上,尤其是新开启的高速公路,很多依赖高精地图的车型会出现降级,比如在高速服务区里我们和小鹏车主聊天就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再比如城区复杂路口时,它也很少的会出现,反复博弈不敢通过,要求车主接管的现象。
相比理想汽车,蔚来的汽车的护城河无疑在它的县县通换电,还有一个后手是,预计在2025年第一季度就完成端到端智驾的推送。
和公众所理解的不同,蔚来的县县通不止是换电站数量的增加,更多的则是AI大数据计算之后,来调配车主的使用尽可能的高效。例如,在整个6000公里的旅途中,最常见的一个局面是,挂着绿牌的新能源,不论是纯电还是增程或者是插混,都更喜欢保持相对低速行驶。
原因自然无它,时速越高,新能源车的电耗越高。同时,多数增程和插混车主的使用喜好,也和最初购买时不同,秉着能省一分钱就省一分钱的原则,他们并不愿意用加油来提升续航里程,如果有充电条件,高速公路服务区里,几乎长时间有半数是增程和插混在充电。
简单来看,相比2024年春节时期北京-广西的6000公里旅程,2025年春节假期我们长测的北京-潮汕,只在湖南郴州经历了一次换电排队,以及在河南与湖北交界处无换电站,需要排队充电30分钟。这意味着,尽管一年增加了超20万销量,会分摊换电和充电的资源,但大数据的加持之下,一切还是能保持到合理与高水准的体验感。
以及,如今随着县县通的不断拓展,蔚来目前的换电推荐逻辑,也更稳妥。之前,更多的会让车主行驶超过300公里来完成下一个换电。而眼前则是,尽管天气寒冷,需要开启空调保暖,它会根据车辆的中期使用电耗来给出更稳妥的换电推荐。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蔚来的端到端OTA还要再等一阵。如今得到的最新消息是,预计在一季度完成推送,所以,只待时间验证能力。
写在最后
实际上,汽车市场竞争到了眼前的这个地步,各家之间的差异是越来越小,以至于价格战带来的效果都是逐渐变弱。而除了上述的几家之外,还有长安、长城、奇瑞等发力者。长安的胃口显然很大,已经给出了2026年给到L3的相关官方表述,而奇瑞则是说出了,2025年智驾不客气等表述。很显然的一点是,目前多数企业已经找到了相应的竞争方式,至于下一步怎么卷,其实从3月初吉利的大型发布会,以及新势力们的下一轮销量增长上,就能看出来相关的趋势。
作者丨黄强
原文标题 : 抵抗比亚迪卷智驾,车企们都找到了办法?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