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DeepSeek可以给自动驾驶行业带来什么改变?

2025-02-17 09:42
智驾最前沿
关注

2025年的科技圈最火热的一个话题,莫过于DeepSeek了,作为一款国产AI系统,DeepSeek凭借其开源策略、低成本优势以及卓越的性能,迅速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越来越多行业正在研究如何让DeepSeek赋能,智能汽车作为交互需求及智能化发展的主要阵地,已然成为争夺DeepSeek布局的主要行业。截至2月12日,已经有超过20余家车企和品牌宣布接入DeepSeek,其中包括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上汽、东风、广汽等主流车企,以及包括岚图、智己、极氪等新势力车企或品牌,更有斑马智行、亿咖通等车机服务商也纷纷加入合作生态。DeepSeek的接入,或将改变传统自动驾驶系统依赖单一感知模块的局面,更让整个系统由简单的环境识别向深度场景理解与认知决策转变。

DeepSeek在自动驾驶中有何优势?

在自动驾驶的传统模式中,系统主要依赖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采集数据,经过目标检测和路径规划后完成驾驶决策。这种模式在应对常规路况时表现尚可,但在复杂场景、长尾异常情况或突发事件中,往往因数据处理单一、算法鲁棒性不足而导致安全隐患。DeepSeek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DeepSeek创新性地采用了混合专家架构(MoE),将整个深度学习模型划分为多个子模块,每个模块专注于不同任务的处理,从而实现了针对复杂场景的精细化分工。这就像医院有很多科室,在遇到病情时,可以针对性地找相关专家去处理。

DeepSeek还通过群组相对策略优化(GRPO),让各子模块在多任务环境下能够动态调整权重和参数分配,实现更高效的协同工作。此外,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LA)的引入,使得DeepSeek在捕捉图像细节和多模态信息关联方面更为敏感,若应用在自动驾驶中,可对复杂路况和极端场景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正是因为这些技术,让DeepSeek在自动驾驶行业中的优势凸显。

在云端训练和数据处理方面,DeepSeek也实现了显著突破,这更是自动驾驶落地急需的一项技术。传统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工标注数据来训练深度模型,而数据采集、标注和预处理过程既费时又费力,并且容易受到标注质量和数据不平衡问题的影响。DeepSeek采用自监督学习和迁移学习的方法,在海量未标注数据中自动提取特征信息,极大地降低了对高质量人工标注的依赖。借助混合专家架构,不同的子模块可以根据各自擅长的领域对数据进行分流处理,从而实现数据处理的高效并行。GRPO技术进一步确保了各模块之间在面对不同任务时能够协同优化,整个云端训练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稳定。经过优化后的训练流程,不仅大幅缩短了模型更新和迭代的周期,而且显著降低了研发成本,使得车企可以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和实际应用需求。这种深层次的数据处理和优化方式,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基础数据,从而在后续的场景识别和决策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精准和可靠。

车端部署和实时推理能力一直是自动驾驶技术实际落地的重要考量。由于车载硬件受限于算力、功耗和存储等因素,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往往难以在车端实现高效的实时推理。DeepSeek在接入自动驾驶系统后可以充分考虑了车端实际应用场景,通过模型蒸馏技术,将大规模深度模型中的知识迁移到轻量级网络中。这样的优化不仅大幅降低了模型参数量,还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实现了低延迟的实时推理。车载系统在接入经过蒸馏优化后的模型后,可以在毫秒级内处理来自各类传感器的数据,实现目标检测、车道跟踪和紧急预警等功能。低功耗芯片和专用AI加速器的应用,使得车端计算平台能够高效执行深度学习任务,即便在极端复杂或动态变化的路况下,也能迅速生成应急决策。

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对复杂环境进行全方位理解,而单一传感器的数据往往无法全面覆盖所有场景。DeepSeek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借助DeepSeek-VL2模型,可以将视觉、文本、语音及其他传感器数据进行深度整合,恰好解决了自动驾驶系统的这一痛点。车载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经过深度卷积网络处理后,与来自路牌、广告牌的文字信息及实时地图数据相结合,形成一个立体、动态的环境认知模型。通过这种数据融合方式,车辆不仅能够识别出静态目标,还能理解如交通管制、临时施工或异常天气等环境中的动态变化。多模态数据的优势在于,即使某一传感器出现故障或数据异常,其他数据源仍能补充信息,确保系统对环境的整体认知不受影响。这种融合技术使车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反应,优化路径规划,并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多模态融合不仅提升了环境识别的全面性,还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了更高的容错性和适应性,进一步推动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安全性一直是自动驾驶系统首要考虑的问题,DeepSeek可以通过多重技术手段让自动驾驶汽车在极端场景下稳健运行。自动驾驶系统在常规场景下可能表现优异,但在遇到异常情况时往往容易出现反应迟缓和决策失误。DeepSeek通过引入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使自动驾驶系统能够捕捉图像中微小变化和细节信息,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在应对突发施工、临时交通管制以及罕见交通标志等极端情况下,系统能够迅速调动各个专家模块进行多层次分析,并生成多种应急方案。在这种多重保护机制下,即使部分传感器数据受到干扰或异常,系统仍能通过冗余数据验证,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为什么车企会选择DeepSeek?

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产业生态的支撑,DeepSeek开放了源代码,将模型权重和核心代码免费向科研机构开放,也促使了DeepSeek被越来越多车企推崇。这一开放策略打破了传统封闭研发模式,促使各方在技术上展开广泛合作和交流。车企可以基于DeepSeek平台定制开发,快速集成到自动驾驶系统中,并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进行深度优化。

开放生态不仅促进了技术成果的迅速扩散,还推动了数据接口、标准协议和安全机制的逐步建立,为各大平台间的无缝对接提供了保障。各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反馈应用经验,还可以推动平台功能不断迭代升级。这种跨行业、跨平台的协同创新模式,使得整个自动驾驶产业链在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也为大规模推广和商业化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更多车企和技术团队加入这一开放生态,自动驾驶领域将形成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为智能出行时代的到来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DeepSeek被车企广泛应用,可以让现有的高阶智驾能力大幅提升,更为未来全场景、全天候自动驾驶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边缘计算等领域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系统将进一步突破传统瓶颈,实现从辅助驾驶向完全自动驾驶的跨越。技术的不断迭代将促使车辆在复杂路况和极端环境下表现得更加出色,行驶安全性和可靠性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低成本高效率的研发模式也将让高端自动驾驶技术逐步向中低端车型普及,从而加速无人出租车、智能物流车和共享出行等新型出行模式的发展。从产业链方面考虑,随着标准化接口和安全协议的逐步完善,不同平台和设备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将更加顺畅,整个自动驾驶生态系统将朝着智能化和统一化方向迈进。在技术优势与产业协同双重驱动下,未来的自动驾驶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对智慧城市建设和交通管理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DeepSeek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开放的生态体系,正在推动自动驾驶系统从传统的感知模式向全局认知模式转变。车企接入DeepSeek后,不仅能降低研发和运营成本,还能显著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向更广泛的市场普及。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入这一技术生态,自动驾驶技术将迎来从辅助驾驶向完全无人驾驶的转变,全面推动智能交通时代的到来。DeepSeek所引发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协同,无疑将成为全球自动驾驶技术进步的重要引擎,为实现安全、高效、绿色的未来出行提供无限可能,或许DeepSeek就是自动驾驶的“奇点”时刻。

-- END --

       原文标题 : DeepSeek可以给自动驾驶行业带来什么改变?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