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AI乱斗,决战Deepseek之巅
作者|雨谷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2025年开年,一场由AI大模型引发的生产力变革,加速席卷千行百业。
起初还只是网友们用Deepseek体验角色扮演、搞玄学,如今国内科技大厂纷纷下场宣布接入Deepseek,正试图将这款“国运级”产品从网络热点变成国民级AI化应用。
从云服务到手机、汽车,从华为、腾讯、阿里到字节跳动,当AI的“火种”落入商业创新的“干草垛”,生产力提升引发的一系列生态争夺战旋即上演。
Deepseek掀起“全行业接入潮”
2月初,当大多数国人还沉浸在春节假期的欢乐气氛中,云服务商们就已经忙着追赶Deepseek的热点。
先是在2月1日,华为云率先宣布,与硅基流动联合首发并上线基于华为云昇腾云服务的DeepseekR1/V3推理服务。隔天,腾讯云宣布Deepseek-R1大模型一键部署至腾讯云“HAI”上,开发者仅需3分钟就能接入调用。
2月3日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正式上架Deepseek-R1和Deepseek-V3模型。同日,阿里云PAIModelGallery也官宣支持云上一键部署Deepseek-V3、Deepseek-R1。2月4日,火山引擎宣布将支持V3/R1等不同尺寸的Deepseek开源模型,包括满血版的R1。
对于当时还在忙着用Deepseek“整活”的网友们,云服务商们紧跟热点的步伐或许还没有太大吸引力。但紧接着,手机厂商、汽车厂商的连番入局,让“Deepseek接入潮”的规模逐渐扩大。
2月5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华为宣布基于原生鸿蒙操作系统的小艺助手App已经接入Deepseek。3天后,荣耀YOYO智能体商店在2月8日上线Deepseek-R1尝鲜版。同一天,OPPO公司宣布,将于2月发布的折叠旗舰OPPO Find N5将正式接入Deepseek-R1。之后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努比亚、联想moto、小米等手机厂商相继宣布接入Deepseek。
向来爱和科技圈抢热点的汽车厂商们,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段集体上阵。在2月6日吉利汽车率先官宣,其自研的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模型完成深度融合后,极氪、宝骏、岚图、智己、零跑、长城、广汽、长安、奇瑞等多家汽车厂商,接连宣布“Deepseek已上车”。
仅仅两周的时间,Deepseek凭借低成本推理能力与端侧部署优势,成为智能化转型的“加速器”,被国内知名企业“接”了个遍。但是当微信搜索框下面出现一行“AI搜索”的小字时,网友们才真切地意识到,这一波“AI革命”恐怕真的要来了。
2月15日,有用户发现微信搜索已经上线“AI搜索”功能,而据腾讯集团回应,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ai搜索的同时,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随后,百度也宣布搜索平台正在进行灰度测试,已接入Deepseek深度搜索功能,并于2月18日0时正式上线了AI搜索功能。
对比2022年11月ChatGPT引发的AI热潮不难发现,眼下进行得如火如荼的“Deepseek接入潮”有种AI从天而降、全面普及的即视感。
特别是作为互联网“基建”的搜索场景也被接入Deepseek时,AI不再是一个需要使用门槛的技术,而是普通人随手可得,甚至“无感”使用的底层功能。
当然,一切商业行为都是由利益驱动的,大厂们为用户带来“AI改变生活”的实感,他们也在试图通过抢滩Deepseek达成自身的战略目标。
为何大厂争相押注Deepseek?
Deepseek之所以会火,本质上因为其在成本和功能上的独特优势。
ChatGPT横空出世后,人人都惊叹于AI的神奇,但同时也对AI高昂的成本望而却步。相比之下,主动“内卷”的Deepseek,凭借“活儿好、钱少”脱颖而出。
国泰君安证券的研报显示,训练Deepseek V3(671B参数满血版)的成本为557.6万美元(约合4070万人民币),仅为Meta公司的大语言模型Llama 3的7%,而OpenAI训练ChatGPT-4o所花费的成本高达7800万美元甚至是1亿美元,并且还需要上万张H100芯片。而Deepseek-V3训练时使用的是性能被阉割过的特供AI芯片——英伟达H800。
换言之,Deepseek-R1只用GPT不到5%的成本,就实现了相当于OpenAI顶尖推理模型o1的同等能力。而这种“低成本AI大模型算力范式”从技术源头带来的成本降低,也使得更多企业能够负担AI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推理算力需求激增的实时交互、内容生成等场景,提升产品体验。
据PConline旗下出行栏目“智行驾道”报道,吉利将DeepSeek-R1的顶尖认知能力注入星睿车控FunctionCall大模型及主动交互端侧大模型,开发出“双脑协同”能力。该模式下,交互响应速度提升40%,意图识别准确率达98%,而成本仅为传统方案的1/3。
除了凭借“低成本解决方案”推动各行业的AI应用落地,由于Deepseek模型涵盖了从1.5B到70B等各级参数版本,支持中小容量硬件适配,这意味着包括车机、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都有可能实现Deepseek的本地部署,从而推动端侧AI的规模化和“个人化”。
另外,Deepseek的开源生态也大大降低了AI的商用门槛。在企业管理、金融、医疗等领域,可以直接借助Deepseek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训练出本行业适用的AI智能体。
业务范围更广的大厂也可以借助开源模型完成私有化部署,兼顾数据隐私和定制化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开源模型的能力,弥补自身的技术短板、提升产品体验、尝试功能创新。例如微信和百度通过接入Deepseek,在其原有的搜索功能之上,新增了深度分析能力,用有限的成本拔高产品价值,实现“四两拨千斤”式的产品升级。
此外,Deepseek推动的端侧AI普及还有能力引发硬件市场的创新升级。
鉴于大模型对参数容量的要求,未来需要本地化部署的手机、电脑等计算终端,需要更大的内存,而目前16G的DRAM已是AI手机最低基本配置,微软发布的AIPC内存容量也是16GB起步,搭载新处理器的AIPC已普遍将内存提升至32GB。
从训练成本的下降导致商用门槛的降低,再到大厂“接入潮”诱发的AI普及,Deepseek就像是古希腊神话里的普罗米修斯,把AI的火种带给人类,而大厂们一连串不自觉的行动产生的蝴蝶效应,推动了各行各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和迭代,由此又创造了新市场、新产品和新增长。
生态圈地,价值重构
大厂争先恐后接入Deepseek,不仅仅是因为看到了技术趋势可能给行业带来的变化,也有抢先实现生态布局,完成市场卡位的意图。
例如在云服务市场,Deepseek带来的新热点和低成本优势,成为打破市场价格战的突破口,谁能更快接入Deepseek,就能借助行业热点和价格优惠巩固现有市场,争取新客户。
因此,腾讯云TI平台推出开发者大礼包,包括DeepSeek全系模型一键部署,还对部分模型限免体验;百度智能云针对此次模型上线提供的推理价格低至DeepSeek官方刊例价3-5折,同样有限时免费服务;火山引擎则提供了两周限时5折优惠,助力企业畅享“满血版”DeepSeek-R1。
至于手机、汽车等终端厂商,一方面借助Deepseek完成功能升级,另一方面也能利用开源大模型补齐短板,开启差异化竞争。抛开AI手机、AIPC等新产品创造的新市场暂且不谈,“语音唤醒+本地化AI”带来的交互体验升级,就足够成为现有产品的新亮点。
如吉利借助DeepSeek-R1开发出的“双脑协同”能力,能够精准解析用户模糊指令,不需要乘客主动发出温度调节指令,系统检测到如“有点闷热”等相关对话,就会自动开启空调新风模式,让智能语音交互从被动对话升级为主动关怀式的“无感智能”。通过AI大模型强化智能座舱功能,传统车企也拥有了在智能体验方面追平新势力、争夺“第三空间”入口的能力。
在内容领域,同样可以利用AI应用打通自身生态实现价值重构。
知乎旗下AI搜索产品知乎直答接入“满血版”DeepSeek-R1,能够充分识别用户意图,提供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搜索结果,同时提升平台资料库数据利用率,优化知识库管理,提升用户体验。而在大模型最擅长的内容生成方面,阅文集团将旗下作家辅助创作产品集成独立部署的DeepSeek-R1大模型,辅助网文创作。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具有丰富业务生态的大厂来说,仅仅是AI搜索功能就能够充分利用生态信息,提高业务协同效率、创造差异化优势。如腾讯元宝提供的DeepSeek支持联网搜索,并整合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腾讯生态信息源,能为用户提供更稳定、实时、全面、准确的回答,也重塑了自身的生态价值。
站在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Deepseek的低成本、高效能引发了“接入潮”的出现,也促进了AI普惠与模型平权,为各行业带来价值重构,大模型应用自身也因此从通用能力向垂直领域的专业化模型迭代。
需要注意的是,“Deepseek接入潮”的背后可能会存在技术同质化的问题。当大部分人都用同一个模型,在相同的行业、相同的市场推出相似的产品或服务,难免会出现“一个师傅教的,破不了招”的情况。而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要么比竞争对手更快,要么结合自身优势实行定制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另外,AI的本地化部署也有可能引发用户对本地数据安全的隐忧。不过硬件厂商们更应该提前意识到:技术迭代虽然带来了产品创新的新思路,但最终上线的产品能否满足终端市场的需求变化,仍然取决于用户个体的综合考量。
换言之,虽然知道新市场终有一日会出现,但如何调节商业化进程,准确捕捉到市场机遇还需要厂商凭借自身经验自行判断。
总的来说,大厂抢滩Deepseek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生态话语权的争夺战,AI能否持续撬动新增长,取决于技术迭代、政策适配与商业模式的协同进化。
原文标题 : 大厂AI乱斗,决战Deepseek之巅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