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业绩欠佳,李彦宏“没空”参会?
百度已经深陷多重压力之中。
“25年来,我们始终走在技术的最前沿,始终相信技术创新才是百度的核心竞争力。”
1月1日,元旦伊始,也是百度成立25周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晚间发出了一封内部全员信。我们能从字里行间里明显感受到老李在积极地尝试与外界沟通,将自己的思考、百度的努力传递出去。
一个月后的2月18日晚,百度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但就在公布财报的前一天,2月17日,百度集团港股股价单日暴跌近7%,成交额超36亿港元,引发市场震动。
在外界看来,这场突如其来的股价震荡背后,既有短期事件催化,也折射出搜索行业技术迭代与竞争格局的深层变化。
即使在去年年底,老李曾在复盘会议会上发表万字演讲,深度剖析百度未来战略与架构调整意图,但面对核心业务下滑、高层人事动荡等问题,他似乎并未给出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百度已经深陷多重压力之中。
核心业务乏力
财报方面,百度去年营收1331亿元,同比减少1%,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238亿元,同比增长17%;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百度的净利润为270亿元,同比减少6%。
百度的季度营收已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其中第四季度收入为341亿美元,同比减少2%,归属百度的净利润为52亿元,同比增长100%,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67亿元,同比减少13%。
分业务看,第四季度,百度最主要收入来源在线营销业务疲弱,收入为179亿元,同比减少7%。百度非在线营销收入为98亿元,同比增长18%,主要由智能云业务带动,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6%。爱奇艺收入为66亿元,同比减少14%。
从财报不难看出,百度的传统营销广告业务增长较为乏力,而生成式AI带来的云业务开始支撑百度的业绩。
老李曾在演讲中解释,当前的广告业务正承受着多方面的外部压力,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行业竞争的加剧等。同时,搜索业务因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也在内部引发了不小的挑战。
“传统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流量分发的中介经济,AI原生搜索的崛起正在改写游戏规则,从信息检索到知识生产的跃迁,使得搜索行为本身成为生产力工具,势必会对搜索过去的广告模式带来重要影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当然,财报中也不乏亮点,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达16.5亿次,一年增长33倍;2024年12月,百度文库AI MAU达到9400万,同比增长216%,环比增长83%。受AI驱动,百度智能云呈高速增长,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达26%。
这一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弥补了百度在线营销收入的下滑。
“2024年是我们从以互联网为中心转向以人工智能为先的关键一年。随着我们全栈AI技术得到广泛的市场认可,智能云的增长态势愈发强劲。在移动生态中,我们一直坚定推动搜索的AI原生化重构,提升用户体验。”
李彦宏坚信,随着AI战略不断被验证,相信AI相关投入将在2025年带来更大的成果。
不过从业务数据看,尽管有AI业务等亮点,但人口红利不再后,百度核心产品月活增长乏力,其生成式AI的C端产品文小言也面临增速放缓的挑战。
此前研究机构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24年11月底,中国AIGC APP整体月活用户数量超过1亿。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走出陡峭的向上曲线,月之暗面的Kimi智能助手月活千万以上,百度的文小言增长放缓屈居第三。
尤其在搜索已经成为AI工具标配的当下,夸克、纳米、秘塔等AI搜索产品崛起,加上DeepSeek开源大模型破圈,无疑刺激了百度加快一系列动作的发布,同时也折射百度AI战略考量的转变与市场焦虑。
另据腾讯云消息,腾讯已经宣布接入DeepSeek,并持续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在外界看来,微信作为拥有超过10亿用户的超级应用,其AI搜索功能的提升可能对百度的搜索业务构成直接威胁。
智能驾驶领域成果欠佳
在百度的AI新业务当中,云业务负责拉动整体营收增长,而智能驾驶则负责“讲故事”。
但这个故事却在去年变成了“事故”。
2024年底极越汽车的突然崩塌,至今仍让业界记忆犹新。这家由百度与吉利控股集团联手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曾被视为双方合作的典范,最后曲终人散。
其实在极越汽车成立前期,百度倾注了久违的热情。根据百度财报,百度累计投资集度(极越汽车前身)约88亿元人民币。
之后两年,老李提出“汽车机器人”概念,并多次为集度站台。集度的市场活动也与百度绑定一-在百度开发的元宇宙中发布概念车,在百度重要活动和园区中展示概念车等等。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IDG)还组建了专门的团队为集度定向提供服务,保证它能率先用上百度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但拥挤的中国汽车市场,未给极越机会。
特别是与2021年1月启动造车时的雄心壮志相比,百度和吉利--这两个大股东似乎都难有余力去支撑这样一个亏损的业务。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不过百度确实国内最早进军智能驾驶领域的企业之一,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布局,2017年就成立了智能驾驶事业群组,同年发布“Apollo计划”。在那个时候,大多数新势力甚至都还没有起步。
与“后来者”华为一样,百度也号称做了全套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例如在座舱层面,百度有小度车载OS和小度语音SDK,还是车载地图以及高精地图服务提供商。反正一说起来,百度就是智能汽车领域基本上方方面面都有涉及。
不过现在的老李只能靠萝卜,看能不能在智能驾驶领域上快跑一下了。
2024年第四季度,萝卜快跑提供的自动驾驶订单为超过110万单,同比增长36%。2025年1月,萝卜快跑累计为公众提供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超过900万单。自2025年2月,萝卜快跑已在全国范围实现100%的全无人驾驶运营。
但被寄予厚望的萝卜快跑,其订单增速也明显放缓。这主要是由于萝卜快跑的业务范围仅局限于少数城市的特定区域,从而限制了订单量的增长。
在去年12月,据媒体报道,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IDG)已经转签至新主体运作,需要制定并完成年度营收指标。
可以看出,百度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求智能驾驶业务造血了。
业内也普遍认为,即使百度的AI新业务在大规模烧钱后走到了盈利的阶段,但是云与智能驾驶业务,一直面临来自华为、谷歌等巨头的激烈竞争,以及更加严峻的资本和业务扩张风险,并非前途一片光明。
例如,竞争对手如华为已经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合作和落地进展迅速。所以市场也对百度在AI技术商业化方面的能力产生了质疑,加剧了百度股价的下跌。
如今,搜索行业的战火已从“流量争夺”烧向“智能升级”,百度若想稳住阵脚,短期内需平衡AI投入与营收压力,长期则需证明自动驾驶等新业务的商业化潜力。若无法在技术响应速度与生态构建上缩小与腾讯的差距,其市场地位或进一步动摇。
就在2月17日当天上午,一场备受瞩目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参会的企业家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多家知名企业的领导人,但李彦宏并未出席,这一缺席更引发了市场对百度在政策支持和行业地位上的担忧。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标题 : 百度业绩欠佳,李彦宏“没空”参会?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