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新股因立夫暴涨350%!Meta宣布入局,机器人量产躁动行情打响!
机器人的含金量继续上升!
近日,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因立夫以三个交易日累计涨超350%的上升势头,为大众所关注。尤其是,2月14日,其股价最大涨幅超113%,最高价突破21美元。
因立夫的大涨,一方面是基于DeepSeek火爆全球后,全球市场对中国AI资产的重估;另一方面则与机器人产业消息面的催化不无关联。
2月16日,Meta宣布计划在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形机器人领域进行重大投资。这是“美股七姐妹”中,继特斯拉、英伟达正面宣布入局AI机器人赛道后的又一家巨头。据悉苹果公司虽然还没正式宣布,但知名分析师郭明錤曾称苹果正积极研发人形与非人形机器人,目前处于内部的概念验证阶段。
而中国市场方面,春晚“机器红人”背后的宇树科技近日也再次宣布升级算法,并表示“任意舞蹈任意学”。
因立夫的暴涨是全球资产对机器人产业未来前景的看好,更是对中国最新“制造业”价值的认可与重估,机器人的商业化最可能率先在国内市场实现。
继英伟达后,Meta也宣布入局!
当人形机器人以进厂 “打螺丝”、街头漫步、登上春晚扭秧歌等形式出现在大众眼前时,市场越发相信,这个新产业的 “量产元年” 或许就始于 2025 年。
其实,从产业资本的动向便能察觉到这一趋势。在 AI 浪潮中,去年开始,包括华为、宁德时代、英伟达等海内外科技巨头都先后宣布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进入 2025 年后,Meta 也加入其中。
这些企业在全球软硬科技研发、制造领域拥有极其雄厚的实力和强大的产业影响力,它们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未来的可行性有了极高保障。
据悉,Meta 正考虑开发一款消费类家用机器人,旨在协助完成叠衣服、洗碗等家务。Meta 宣布将在其 Reality Labs 内成立一个新部门,专注为人形机器人开发软件和人工智能模型。为推进该计划,Meta 已聘请前 Cruise 首席执行官马克惠滕担任机器人技术副总裁。
Meta 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斯沃思表示,公司已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以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他还称:“我们相信,扩大在这一领域的投资组合会为 Meta AI 以及我们的混合现实和增强现实项目带来价值。”
后续,Meta 将为人形机器人开发软件、传感器和人工智能,并提供给宇树科技、Figure AI 等不同公司进行生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技巨头的集体动向是产业的风向标 。
事实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针对Optimus也明确对外释放了清晰的量产规划:2025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接近1万台,未来每一年出货都将是数量级式提升。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超万台,到2030年,预计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500万台左右,市场需求会升至约7500亿元。另有报告数据分析,预计2045年后,当人形机器人达到全面智能实现阶段(Lv5)时,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
当下,人形机器人已经可以实现小规模商业化。
机器人产业量产前躁动,中概新股因立夫成新亮点
这个过程中,中国市场以及中国产业的优势非常鲜明。
从产品表现来看,成果令人惊叹。在蛇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宇树科技旗下的机器人表演秧歌舞,这一节目瞬间成为热门话题。在灵动鲜活的舞台展示之后,宇树科技迅速在京东官方旗舰店上架了两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分别是 Unitree H1 和 G1。
其中,G1 人形机器人起售价仅为 9.9 万元,极具性价比,首批销售订单一上线便迅速售罄,足见市场对其的热烈追捧。
技术迭代方面,国内科技企业也在持续高速推进。宇树科技官方不久前发布了一则配文为“算法升级,任意舞蹈任意学”的最新视频。从视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该款机器人的舞蹈表演流畅自然,无论是拍手、扭腰等简单动作,还是跟随复杂音乐节奏的舞动,都能轻松驾驭、游刃有余。
同时,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布了名为 “HoST”(Humanoid Stand-up Control)的强化学习框架。借助这一框架,人形机器人能够在各类真实场景以及任意地形中,从无到有地学会以不同姿势迅速站立,极大地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
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同样十分突出。早在 2023 年 10 月,工信部就印发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积极鼓励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川、安徽等地纷纷响应,各自建立了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 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启动布局人形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随着机器人产品逐步迈向量产阶段,这将对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产生重大影响,国内的整机制造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有望从中显著受益。
在产业即将进入初步量产化的前夕,相关板块也迎来了活跃的市场行情。中概新股因立夫,便是一家典型的中国机器人供应链企业,且其对外业务占不少,在行业中崭露头角。
8年沉淀后,因立夫首发上市暴涨3.5倍
通过天眼查APP穿透公司股权结构可知,因立夫的国内运营实体为2016年9月28日成立的伊瓦特机器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伊瓦特”),至今伊瓦特已在机械臂领域深耕8年有余。
公司主要经营自动化机械手及注塑机配套自动化设备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2017年成功注册了其核心品牌“因立夫”,致力于创造塑胶制品车间无人自动化生产。
2020年,这家来自福建泉州的伊瓦特以因立夫品牌,先后在越南、江苏设立了分公司,同时兼顾海内外发展。
2022年,其产值成功破亿,并荣获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荣誉。此时,因立夫已位居国内注塑机械臂市场第八,并成为了海尔、康佳等行业龙头企业战略伙伴。
公告显示,因立夫在2022年、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665万美元、1261万;对应净利润分别为54万美元、135万美元,呈现出加速增收创利的良好态势。
在业务构成方面,近八成收入来源于机械臂的安装及保养服务等。因立夫自主开发并生产大量注塑机专用机械臂产品,涵盖横向单轴和双轴机械臂、横向和纵向多轴机械臂,以及大型牛头多轴机械臂。
其余收入则来自注塑机专用机械臂配件的销售,如传送带、焊接底座、减速机安装板等;注塑机专用机械臂原材料及边角料的销售;以及向通过第三方供应商采购经营实体注塑机专用机械臂的客户提供安装服务等业务。
达到一定规模后,为加速向外发展,伊瓦特开始谋求赴美上市之路。
2023年11月6日,伊瓦特以核心品牌因立夫的名义在美国SEC秘密递表,2024年5月21日正式公开披露其招股书。最终在今年1月2日,因立夫(INLF.US)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IPO上市。
首日开盘,因立夫每股收报4.4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1.25%,表现中规中矩。直到近日,次新股因立夫才迎来了爆发式上涨。美东时间2025年2月14日15:12:48,因立夫(INLF.US)一度触发停牌机制。截至目前,其总市值2.37亿美元。
结语
当前DeepSeek主题行情围绕着“对标脑力劳动者”(云服务、各类ToB软件以及服务这些软件的基础设施)和“对标体力劳动者”(机器人、智驾)两大逻辑展开。这是天风证券对近期关于机器人和AI应用两条主线先后异动大涨的解读。
该行认为,这两大逻辑分别对应“投资渠道平台”和“投资制造业”,前者的关键是增收,例如云平台的主要逻辑是“AI模型便宜了会有更多人来用”;而后者的关键则是降本——机器人进阶产业趋势主要症结可能是成本较高,距离成为类似汽车的家庭大件消费品的设想还差很远。虽然,两者最终的产业化进度不一。但不可否认,未来都将是不容小觑的向阳产业。
此外,高盛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DeepSeek R1 以及其他中国人工智能模型凭借其全球竞争力和成本效益,改变了中国科技领域的发展态势。随着增长前景的改善以及可能带来的信心提升,中国股票的公允价值有望提高 15%-20%,预计还会吸引超过 2000 亿美元的投资组合资金流入。
2025 年不仅是全球 AI 发展故事持续书写的一年,更是中国 AI 产业在全球资本舞台上进一步崭露头角的一年。
原文标题 : 中概新股因立夫暴涨350%!Meta宣布入局,机器人量产躁动行情打响!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