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布局
-
自动驾驶中基于规则的决策和端到端大模型有何区别?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在路径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2020年左右,业内还是非常看好车路协同的方向,但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落地,单车智能成为主要选择。在自动驾驶架构的选择上,也经历了从感知、决策控制、
-
豪掷巨款收入囊中!半导体巨头盯上边缘AI/端侧AI明星企业
作者:Sophia物联网智库 原创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全球技术浪潮的同时,另一个更为“低调”却同样关键的技术方向正悄然崛起,那就是边缘 AI,或者说有个今年更为流行的名字——端侧 AI
-
中美AI决战新战场:阿里云AgentStoreVS谷歌A2A,谁能定义智能未来?
当硅谷巨头还在为MCP协议争论不休时,中国科技巨头已悄然开辟新战场!阿里云在AI势能大会上抛出的"AgentStore",犹如一枚核弹引爆全球AI圈——这是全球首个AI智能体应用商店,更是中美科技竞赛的胜负手
-
AI战略两年后,云计算厂商走到哪了?
如果说此前AI是实验室中的“技术盆景”,2024年则标志着AI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技术投入与商业回报形成正向循环。 作者|斗斗 
-
云市场“卷”疯了!腾讯云亮剑AI生死局!
过去一年,主流云厂商价格战愈演愈烈,竞争环境日趋恶劣,中国云市场“卷”得更厉害了。 阿里云率先宣布全线下调云产品官网售价,平均降价幅度超过20%,最高降幅达55%;京东云在微
-
AI公司云知声冲刺港股IPO,估值约90亿元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文|曲奇近日,“AI独角兽”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知声”)再次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
马云复出后,阿里连续拿下两个AI大单了
说真的,过去这几年,马云确实是低调了好几年,并且他也不经常在国内,很多时候媒体报道他,都是在海外某某地方。 不过,在2025年,马云正式回归并复出了,2月份的时候,可以看到马云身着阿里黑马甲现身杭州西溪园区,更关键性的标志,则是他参加了最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大会,这个意义特别重大
-
面壁打响“端侧智能体”第一枪,国产大模型五虎各走各路了
把模型送去上班,就是 Agent。 如果你最近关注 AI 圈,几乎很难绕开「智能体(Agent)」这个词。在能够独立建站、做股票分析、安排旅行日程的 Manus AI 智能体大火之后,国内外更多公司开始公开押注「AI 智能体」
-
手机到生态:中端手机的AI突围战
“荣耀借阿尔法AI战略转型AI生态,中端品牌面临开放合作依赖与核心技术缺失的双重挑战,需平衡借力与自研突围。”@科技新知原创作者丨林书编辑丨九黎2025年3月初,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在巴塞罗那如期举行
-
云迹科技携手奇安信 共建技术创新与行业安全标准
近日,随着全国两会首次将“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机器人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云迹科技作为领先的AI技术应用企业,宣布与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军者奇安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
从小米的端到端看自动驾驶物理世界如何建模
小米的智能驾驶和小米销量一样是中国智能汽车中发展最快的,从2021年立项,到2024年3月28日小米Su 7,带着高速领航上市;半年之后的9月份,小米的城区领航上市;到2025年现在开始内测车位到车位智驾驶
-
从亏损到破局,云迹科技能否逆袭“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波士顿动力Atlas等明星产品频频刷屏社交媒体,资本市场对"具身智能"概念的追捧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 数据分析公司Dealroo
智能机器人 2025-03-25 -
云迹科技复合多态机器人亮相央视新闻频道 服务智能体展现智能生活新图景
两会期间的央视新闻频道,当主持人抛出“大家最能感知的智能生活场景是什么?”这一问题时,镜头转向了一台云迹科技复合多态机器人——它接收指令后,理解意图,并
-
有了端到端大模型,还有必要做基于规则的方案吗?
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演进,从最初的辅助驾驶到如今的高阶智驾,技术路线和系统架构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决策规划模块承担着“思考”的作用,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脑”,它直接影响汽车在真实道路环境中的安全性和鲁棒性
端到端大模型 2025-03-20 -
行业聚焦|酒旅业年度最佳供应商揭晓 云迹科技“酒店智能体”获关注
近日,由全球领先的建筑信息服务商GBE主办的"第16届奢华酒店与度假村论坛暨第二届文旅住宿创新论坛"在上海扬子江丽笙精选酒店盛大开幕。此次论坛汇聚了行业内400余位专家学者、酒店管
-
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是跨界尝试还是战略转型?
2025年春节晚会的舞台上,来自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的舞蹈节目,引发了全场的阵阵惊叹和热烈掌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形机器人也成为汽车界代表热议的焦点。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预示着人形机器人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
重新理解百度智能云:写在DeepSeek政企接入潮背后
DeepSeek在政务企业的落地是如今中国产业AI落地的一个催化剂,也更是一个AI行业的展示舞台。即技术本身值得所有人狂欢,但在狂欢之后,技术到现实场景的工程模块和落地能力也恰在成为越来越多云计算厂商、AI服务商的底色考校场
-
中国机器狗“内卷”大战:云深处该如何自处?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机器狗早已不是科幻电影里的专属,它们正大摇大摆地走进现实,掀起一场科技领域的“腥风血雨”。 在国内,机器狗市场已然成为一片火热的“战场”,众多企业蜂拥而入,竞争堪称白热化
-
临阵挂帅的吴泳铭,豪赌AGI的阿里云
文|白 鸽 编|王一粟 作为中国云计算的一哥,阿里云正在前所未有地押注AGI未来。 2023年9月,阿里004号员工,最年轻的“十八罗汉”之一的吴泳铭,正式成为阿里云新任“掌门人”,阿里云也迈入吴泳铭时代
-
雷军、周云杰联袂亮相首场代表通道,都谈到了这件事
有点数·数字经济工作室原创 作 者 | 有 叔 微信ID | yds_sh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
-
从边缘端到中心端,海康威视视觉大模型落地交通行业
近日,海康威视视觉大模型在交通场景落地。依托观澜大模型,突破传统算法瓶颈,海康威视在端侧发布新一代事件检测系列摄像机,并在中心端同步部署大模型能力推出事件检测终端、事件检测服务器。从边缘端到中心端大模型,带来智能应用的性能和效果提升,推动交通行业智慧升级
海康威视 2025-03-06 -
人形机器人国内产业链后来居上,遇上DeepSeek端侧模型风暴加速驶向具身终局
作者:李宁远物联网智库 原创 上周DeepSeek发布了一篇关于NSA的技术论文报告,这是一种硬件对齐且原生可训练的稀疏注意力机制,用于超快速长上下文训练与推理。DeepSeek表示该机制可优化现代硬件设计,加速推理同时降低预训练成本,并且不牺牲性能
-
阿里搞定苹果:为马云赚足了面子
“大模型加持下,尚未建立有效的品牌心智与护城河。消费者对于AI手机的感知仍然较弱,大多数消费者将AI视为“噱头”而非换机的必要条件。”@科技新知原创作者丨樱木编辑丨蕨影苹果与安卓的AI手机大战,这一次将焦点引向了大模型的对抗
-
后DeepSeek时刻:阿里Qwen冲C端,腾讯元宝超越豆包
作者|孙鹏越 编辑|大 风 如果说,2023年是“AI训练之年”,2024年是“AI推理之年”; 那么,2025年则是“DeepSeek之年”
-
蚂蚁集团着手布局,开始自研人形机器人
前言: 根据IT桔子数据,2024年在具身智能领域共发生了78起融资事件,累计融资金额达到91.89亿元。 中信证券报告中预测,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超过1万台; 而到了2030年,预计出货量将达到约500万台,市场需求有望增长至大约7500亿元
-
-
蹭上DeepSeek流量的云厂商,警惕亏损陷阱
文|白 鸽 编|王一粟 春节假期刚过,云计算在资本市场就“火了”。 不过,这次率先“火”的并不是以阿里云、腾讯云等为主的云巨头,而是中小云厂商
-
DeepSeek播种,阿里云“收割”?
撰文 | 郝 鑫 编辑 | 吴先之 DeepSeek冲击影响下,云和AI正在成为重估阿里的标尺。 2月20日,阿里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
-
iPhone 16e 突袭,国产中端机开启生死突围
文/杜杰 编辑/侯煜 2月20日凌晨,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16e,这样一款配置并不抢眼,起售价4499元的产品,似乎并不能吸引多数人的兴趣,甚至在很多人眼中与其一贯高高在上的iPhone形象甚是不符
-
端侧AI爆发,AI模组破局DeepSeek在实体产业落地最后一公里
作者:李宁远物联网智库 原创 在上一篇文章《从附加功能到重构产品价值,端侧AI将重新定义可穿戴设备》中曾提到过智能终端正在利用本地侧AI来提升终端产品附加值,并逐步通过软硬件协同将AI从&ldquo
-
【聚焦】未来全球软体机器人市场或将保持快速增长 主要制造商积极布局
软体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医疗、农业、救灾、水下探测等多个方面。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软体机器人作为机器人技术的一个新兴分支,正以其独特的柔性和适应性引领着一场技术革命。软体机器人是由软体材料构成的机器人,它们能够依靠内在或结构的柔性来经受大幅度变形,从而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
-
摘下苹果,阿里AI不负马云。
文|郑亦久在经历了近一年的反复测试与谈判后,根据The Information的报道,苹果终于在最近确定了其在中国市场的AI合作伙伴——阿里巴巴。这一决定的出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对于习惯于掌控全局的苹果而言,选择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开发AI功能,某种程度上是对其全球统一战略的重大调整
-
从模型创新到软硬结合,端侧AI"算力x通信x存储"协同优化决定商业价值
作者:彭昭(智次方创始人、云和资本联合创始合伙人)物联网智库 原创 这是我的第360篇专栏文章。 80块打造个人语音助手,358元能搭建接入大模型且具备手势识别、触摸交互的机器人…DeepSeek的开源、轻量级和低成本特征,让生成式AI进入了普惠阶段
-
马云回来了,阿里正在被重估
作者 | 竹铭 编辑 | 计然 在2月17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马云罕见地出现在政府会议和公众视野中。 虽然马云近半年来也曾多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但参加如此高规格的会议还属首次。这场
-
接连宣布免费、开源,看懂百度AI新布局
文|李应 排版|小影 2025年一开年,全球AI大模型的竞争似乎就转向了新的维度:开放开源。近日,百度连放大招。先是宣布文心一言将全面免费,并放出重磅信息:将陆续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并于6月30日起正式开源
-
腾讯搭上DeepSeek快车发力C端,字节、阿里、百度还坐得住?
如何在产品智能化和用户体验上取得新的突破,最终才是这场AI落地争夺战的核心。/ 文|萧俊然 编|张弘一 出品|商业秀 2月15日晚,科技圈又抛出一颗重磅炸弹:微信正在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R1模型
-
从技术布局到生态构建,雷鸟创新能凭借AI眼镜杀出重围么
【摘要】从技术萌芽到市场爆发的关键节点,AI眼镜正以惊人的速度从“技术demo”转向“生产力工具”,成为科技领域的新热点。 2025年,被业界公认
-
DeepSeek入局引爆端到端革命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自动驾驶如何跨越“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的鸿沟? 现状:从“模块堆叠”到“全局涌现”, 技术范式重构进行时 2025年,端到端(End-to-End
-
马云现身阿里创新业务,“四小龙”进展怎么样?
AI驱动下的阿里创新业务怎么样了。 2月11日,马云蛇年首次现身阿里杭州西溪园区。根据我了解到的信息,马云先后去了闲鱼和夸克所在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办公区。前者由闲鱼总裁季山陪同,后者由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陪同
-
恩智浦 3.07 亿美元收购 Kinara,布局边缘 AI 领域
芝能智芯出品 恩智浦半导体(NXP)宣布收购美国边缘AI解决方案供应商Kinara,收购金额为3.07亿美元,恩智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布局,尤其是在高性能、低功耗的神经处理单元(NPU)技术上。
最新活动更多 >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