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精准一次处理
-
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智能驾驶行业迎来最强监管
作者 | 王凌方 编辑 | 章涟漪 随着国内多起智能驾驶恶性事件的发生,官方开始正式加强了对智能驾驶技术的监管力度。 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
-
-
谷歌第七代TPU来了,号称最强大的AI处理器
前言:预计至2025年,AI领域将经历一次重大转型,生成式AI的应用将不再局限于回答简单问题,而是通过智能系统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AI的未来发展不仅局限于更大规模的模型构建,更在于模型能够对问题进行分解、执行多步骤推理,并模拟人类思维过程
-
支付MCP,打通智能体变现的“最后一公里”
文|魏琳华 编|王一粟 2024年,“点咖啡”、“发红包”成了智能体的高光时刻。 在发布会现场,荣耀前CEO赵明让自家的智能体YoYo给在座所有人点一杯咖啡
-
科创板人工智能:下一个投资风口?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凌云 编辑 | 方芳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近期,全球市场因关税政策调整陷入震荡,科技板块的波动尤为明显。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虽然经历了一轮回调,但却展现出了强劲的韧性与增长潜力
人工智能 2025-04-16 -
灭霸响指高举轻落,市场戳到川普的软肋了?
大家好,我是海豚君! 在上周的策略周报中,海豚君借用简化的故事来带大家尝试理解了川普这场张牙舞爪、四处树敌的关税大棒,而川普凭什么敢于明着撕掉自己一手建立的贸易秩序、各种手段赖账?它有没有软肋?如何
-
自动驾驶中基于规则的决策和端到端大模型有何区别?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在路径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2020年左右,业内还是非常看好车路协同的方向,但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落地,单车智能成为主要选择。在自动驾驶架构的选择上,也经历了从感知、决策控制、
-
AI三部曲,第一部番外篇:要成大事,需有“贤”有“钱”
前文讲过,目前在中国,要进入AI研发的第一梯队,至少要具备四个要素: 1.有基础大模型的底层研发能力; 2.有不断能够追赶潮流的持续应变能力; 3.要有亿级日活的C端应用支撑; 4.要有客观利他的宏大生态; 但是,这仅仅是进入第一梯队的门槛
-
豪掷巨款收入囊中!半导体巨头盯上边缘AI/端侧AI明星企业
作者:Sophia物联网智库 原创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全球技术浪潮的同时,另一个更为“低调”却同样关键的技术方向正悄然崛起,那就是边缘 AI,或者说有个今年更为流行的名字——端侧 AI
-
地平线重要股东上汽、大众持续看好其长期发展,进一步加深业务合作
重要战略投资方与主要早期财务投资方均高度看好地平线的长期发展。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作者|Stone Jin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
-
AI时代,所有行业都值得再做一遍
AI似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光怪陆离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之下,人们看待所有行业的方式都不再是互联网式的。 正是因为人们跳出了互联网的牵绊,因此,在很多看上去业已尘埃落定的行业,开始有了新的起色,开始有了新的可能性
-
2025,无人车产业链投资热度为啥一路狂飙?
引言 家人们,如今科技发展那叫一个迅猛,无人车这一概念,从最初的科幻设想,逐渐走进了现实,成为了投资界的 “香饽饽”。 2025 年,无人车产业链投资热度持续攀升,1季度披露的38起、40亿无人驾驶融资资本如同汹涌的潮水,纷纷涌入这个充满潜力的领域
-
加持“气象大模型+时序大模型”,海康威视发布风功率预测一体机
“钱是大风刮来的”,这不是一句玩笑话。在风电场,通过预测风向、风速推算出新能源场站未来的发电功率,堪称新型电力系统的“天气预报系统”,预测每精准1%,带来的就是数万、数百万的收益变化
-
又一手机大厂入局,vivo官宣进军家庭机器人市场
前言: 当前智能手机产业增长已经放缓,手机厂商需要寻找新的赛道以获得更高的价值和估值。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
东阳光:2024年扭亏、一季度净利大增,液冷叠加具身智能打开成长空间
4月9日晚间,东阳光(600673.SH)披露了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2024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1.99亿元,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绝对值比例227.41%;实现扣非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绝对值比例174.35%
-
-
-
永信至诚推出元方「原生安全」大模型一体机专业版、大师版
官宣!永信至诚重磅发布元方「原生安全」大模型一体机“专业版”和“大师版”,形成涵盖“基础版”在内的元方全系产品矩阵,基于可扩展的本地AI计算性能,以差异化的应用场景适配能力满足关键行业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永信至诚 2025-04-08 -
NXP移动机器人方案:边缘处理、电源、传感器及通信
芝能智芯出品 随着传感器、电子器件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机器人正从单一功能的自动化工具演变为具备高度自主性与智能化的复杂系统。 我们根据NXP的《Exploring Mobile Robotics: Real-Time Control
-
时空壶接入DeepSeek、豆包等多个大模型,理解前后文,翻译更精准
在跨语言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准确、自然的翻译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翻译工具在面对复杂语境时往往力不从心。比如,当我们想表达 “手冲咖啡”,若直译为 “hand-washing coffee”,这不仅令人啼笑皆非,更可能导致沟通障碍
-
-
人形机器人的AB面: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内容/阿文 编辑/咏鹅 校对/莽夫 人形机器人无疑是今年最热的赛道。会跳舞、会书法、会端茶、甚至能模仿人类表情……从2022年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形机器人企业,在今年达到高潮
-
朱啸虎,再一次预判了一切
很多人知道朱啸虎,或许依然还是因为他在共享单车风靡时期对于ofo的投资。 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分析朱啸虎对于共享单车投资的成功之处的话,他对于共享单车未来发展的预判,或许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时间
朱啸虎 2025-04-06 -
第一批投资人撤出机器人赛道:好,真好,太好了
作者丨铅笔道创始人 王方最近,人形机器人赛道讨论热烈。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喊出“撤退宣言”: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如星海图),直言"20万一台的机器连咖啡都端不稳,央企采购只是面子工程"。这番"泡沫论"
-
科技巨头起手下一局:造车的终局是造机器人?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刚刚,vivo宣布有大动作。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现场,vivo官宣成立“vivo机器人实验室”,正式进军家庭机器人行业。一边是官宣,另一边某招聘平台上,vivo开始年薪百万招人
vivo 2025-04-03 -
三位95后联手打造独角兽企业,下一个美版“知识星球”
作者:XuuShan 编辑:伊凡在Whop上,万物皆可卖。“3月28日下午4:04,一位创作者在Whop上的收入刚刚突破100万美元。”“3月28日下午4:30,一位创作者在Whop上的收入刚刚突破10万美元
-
闪极之殇,AI眼镜后发者应该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摘要】2024年底,闪极以“999元AI眼镜”突袭市场,凭借“AI+拍摄+记忆”标签与极致低价创下5万台预售秒罄的纪录,却在交付后因蓝牙驱动不完善、功能跳票遭遇大规模退货,饱受“技术冒进”诟病
-
面壁打响“端侧智能体”第一枪,国产大模型五虎各走各路了
把模型送去上班,就是 Agent。 如果你最近关注 AI 圈,几乎很难绕开「智能体(Agent)」这个词。在能够独立建站、做股票分析、安排旅行日程的 Manus AI 智能体大火之后,国内外更多公司开始公开押注「AI 智能体」
-
打不过“独一专研”的车企们,确实该迷途知返了!
在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的发言引发了智能驾驶行业的广泛讨论。他指出,车企一味追求全面自研并非明智之举,聚焦差异化功能研发,将标准化功能交由第三方专业供应商,才是更具前瞻性的战略选择
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2025-03-31 -
张一鸣登顶首富之际,字节跳动开启具身智能“抢人”大战
3月27日,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登顶中国富豪榜榜首,字节跳动继续进军具身智能领域并开启“抢人”计划。据了解,本年春招拟定招聘5000人,研发需求占比达60%,非研发类岗位需求新增30%
-
手机到生态:中端手机的AI突围战
“荣耀借阿尔法AI战略转型AI生态,中端品牌面临开放合作依赖与核心技术缺失的双重挑战,需平衡借力与自研突围。”@科技新知原创作者丨林书编辑丨九黎2025年3月初,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在巴塞罗那如期举行
-
腾讯发布2024全年财报,一边靠游戏赚钱,一边给AI充值
前言: 二月,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内,阿里巴巴将投入超过三千八百亿元,用于构建云计算和AI硬件基础设施,这一投资额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 即便腾讯保持低调,亦难以回避这场规模宏大的AI投资竞赛
-
爆火的大模型一体机,炒作OR真需求?
文|白 鸽 编|王一粟 大模型,正在重塑“一体机”这个原本小众的服务器产品。 “之前行业对一体机的需求非常少。”科大讯飞智算业务部副总经理许昀对光锥智能说道,“而现在的需求远超预期
-
从小米的端到端看自动驾驶物理世界如何建模
小米的智能驾驶和小米销量一样是中国智能汽车中发展最快的,从2021年立项,到2024年3月28日小米Su 7,带着高速领航上市;半年之后的9月份,小米的城区领航上市;到2025年现在开始内测车位到车位智驾驶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一家被制裁公司如何用代码改写全球科技鄙视链?
引言 日前,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感叹:“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征服了他们涉足的每一个市场。” 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华为在全球科技领域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无人车
-
从亏损到破局,云迹科技能否逆袭“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波士顿动力Atlas等明星产品频频刷屏社交媒体,资本市场对"具身智能"概念的追捧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 数据分析公司Dealroo
智能机器人 2025-03-25 -
从互联网到AI,「大厂」跌落神坛
当前AI发展现状,缺少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的讨论。 新眸原创·作者 | 李小东 关于AI能否诞生出下一个超级应用的讨论,一直是行业里最热门的话题。 这个话题的本质,是在现有技术框架下寻找最接近AGI的商业化形态
-
中东突围后,美团的下一个战场是AI
2025 年 3 月 21 日,美团发布其 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四季度美团收入 885 亿元,同比增长 20.1% 。 2024 全年,美团总收入 3376 亿元,同比增长 22% 。 分业务看,四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收入 656 亿元,同比增长 18.9%
-
海康观澜+DeepSeek“双模”驱动,海康威视发布“大模型一体化平台”
近日,基于海康“观澜”大模型+DeepSeek“双模”协同,海康威视发布“大模型一体化平台”,助力大模型能力在千行百业快速便捷落地AI智能体交互:用户需求“一句即达”大模型一体化平台融合视觉分析、语义理解与语音指令,通过智能助理,实现用户需求的高效响应
-
从230亿被拒绝到加价100亿敲定,谷歌为何非买下这家神秘以色列公司?
谷歌史上最大收购案 3月18日,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被确认将以320亿美元全现金收购云安全初创公司 Wiz。交易完成后,Wiz将并入谷歌云业务。这也成为谷歌并购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 这是Alphabet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也是2024年网络安全领域最大的一笔交易
最新活动更多 >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