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
-
马斯克又放卫星?特斯拉通用纯AI自动驾驶,是“真香”还是“画饼”?
引言 今天,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特斯拉很快将实现一种通用的、纯AI的全自动驾驶(FSD)解决方案。” 消息一出,网友们瞬间开启“吐槽+膜拜”双模式
-
Allegro 扩展其电机控制和热管理解决方案,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和自动化市场
新型电流传感器和风扇驱动器芯片为汽车和工业应用提供更高的性能和能源效率新罕布什尔州曼彻斯特,美国, 2025 年 4 月 8 日 – 全球领先的运动控制、节能系统电源及传感解决方案供应商Allegro MicroSystems
Allegro 2025-04-15 -
自动驾驶独角兽 Nuro 再融资1亿美元,估值却 “跌跌不休”,咋回事?
引言 从“硅谷宠儿”到“估值腰斩”,自动驾驶的残酷物语。 2025年4月,美国自动驾驶公司Nuro宣布完成新一轮1.06亿美元(约7.75亿人民币)
-
自动驾驶中基于规则的决策和端到端大模型有何区别?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在路径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2020年左右,业内还是非常看好车路协同的方向,但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落地,单车智能成为主要选择。在自动驾驶架构的选择上,也经历了从感知、决策控制、
-
地平线自动驾驶方案解读
在智能驾驶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产方案能否脱颖而出,取决于其在芯片架构、算法模型和系统工程化等多维度的深度积累。地平线机器人自2015年成立以来,便秉承“软硬结合”的研发理念,
-
光计算迎来商业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时间
前言: 尽管DeepSeek的爆火让科技界看到了算力降价的可能性,但科技巨头对人工智能算力的投资并未停下脚步。 目前,光计算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迎来了属于它的“Roadster时刻”
-
再获超7亿融资,自动驾驶公司Nuro估值缩水超30%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Nuro又拿到了一笔融资,不过估值相比此前却有所下滑。 当地时间4月9日,自动驾驶技术初创公司Nuro宣布,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1.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5亿元)后,其估值达到60亿美元
-
自动驾驶百年沉浮录:从翻车大赛到“解放双手”的逆袭
引言 1958年美国加州莫哈韦沙漠,一辆装着洗衣机电机的"自动驾驶车"在沙丘上画了三个小时八字后自燃,烧焦的电路板宣告人类第一次自动驾驶实验失败。 谁也不会想到,66年后,同样的沙漠见证Waymo的Robotaxi完成第1000万次无人接送
-
Uber:自动驾驶真能杀死“美版滴滴”?
*注意:以下内文中涉及隐藏估值部分,公众号未完全展示,感兴趣的用户可进入长桥App后搜索“海豚投研”,查看同名文章,免费畅读完整内容。 作为海豚投研先前最看好的、具备长期投资
-
自动驾驶中常提的“NOA”是个啥?
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迅速,业界不断探索如何在复杂交通场景中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城市NOA作为自动驾驶的一项前沿技术,正成为各大厂商相互争夺的关键技术。 何为NOA? NOA,全称&ldqu
-
场景深挖与价值升维:AI大模型商业化突围的破局点
站在2025年人工智能的"奇点时刻",当通用大模型以不可阻挡之势重构各行各业,大华股份交出的这份"智能答卷"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技术宣言,更是整个智慧物联行业向认知智能跃迁的缩影。作为深耕视频物联领域二十
-
解决方案|解锁行业提质密码,研祥智能赋能仓储智能化升级
随着双十一电商单量激增,物流行业再度迎来挑战。由于工控机在物流行业应用广泛,涵盖仓储管理、物流分拣、运输监控和智能配送,在不增加人力成本的情况下,可轻松应对激增的工作量。行业痛点1、工控机稳定性非常重
研祥智能 2025-04-08 -
感知融合如何让自动驾驶汽车“看”世界更清晰?
自动驾驶技术被认为是未来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其目标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而在这一技术体系中,环境感知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自动驾驶车辆理解外部世界的“眼睛”,更是车辆实现自主决策的基础
-
美国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风云再起
从2016年发展至今,美国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经历了两轮大规模洗牌。尽管当下仍有一些自动驾驶公司被迫“出局”,但美国自动驾驶汽车仍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并有望在全球自动驾驶的竞争中夺得先机
-
自动驾驶盈利困局:文远知行五年目标“难以预测”,未来有多远?
引言 自动驾驶技术被誉为未来交通变革,但商业化落地却步履维艰,盈利难题横在前面。 近日,文远知行CEO韩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计划在五年内实现盈利,但同时也坦言,受政策、市场接受度和商业合作不确定性影响,具体时间“难以预测”
-
快手陷入增长困境:短剧业务焦虑渐显,AI商业化前景不明
日前,快手(01024.HK)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公司核心业务增速放缓。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重点布局的短剧赛道竞争激烈,内容同质化现象逐渐显现,而仅凭短剧业务难以改变公司支柱业务增速放缓、用户规模见顶的困境
-
-
擎朗智能发布首款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R1,以岗位力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3月31日,为了满足服务行业的更多复杂需求,全球领先的服务机器人企业—擎朗智能基于海量真实场景数据积淀,正式发布“为服务而生的”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R1,打造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协作生态。具人
擎朗智能 2025-03-31 -
自动驾驶再战江湖,Cruise“分手”后能否逆天改命?
引言 最近,通用汽车和英伟达这俩巨头搞到一起了,要联手在自动驾驶领域搞事情。这事儿啊,就像一场充满悬念的冒险。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和大伙儿一起看看这两大巨头到底要怎么玩。(参考阅读请点击
-
AI大模型正在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
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何时才能迎来大规模爆发? / 文|罗小媚 编|杨肖若 出品|商业秀 2025年1月28日,杭州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张艺谋导演的创意融合舞蹈《秧 BOT》中亮相央视春晚,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一波机器人的卓越性能
-
从小米的端到端看自动驾驶物理世界如何建模
小米的智能驾驶和小米销量一样是中国智能汽车中发展最快的,从2021年立项,到2024年3月28日小米Su 7,带着高速领航上市;半年之后的9月份,小米的城区领航上市;到2025年现在开始内测车位到车位智驾驶
-
具身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上有何相似性?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预期不断升温,具身智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宇树科技为代表的国内具身智能企业在2024年也迎来了爆发期。具身智能不仅在外形上模仿人类,更在功能、交互和智能化方面不断突破传统限制,逐步向“人”迈进
-
自动驾驶并购狂潮:中国公司知行科技深夜出海,德国百年老店被"打包"?
引言 最近,自动驾驶领域那可是热闹非凡,一场并购风暴正在悄然袭来!这背后到底有啥大动作,又会给我们未来的出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今天,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就一起来唠唠。(参考阅读请点击:《
-
海康观澜+DeepSeek“双模”驱动,海康威视发布“大模型一体化平台”
近日,基于海康“观澜”大模型+DeepSeek“双模”协同,海康威视发布“大模型一体化平台”,助力大模型能力在千行百业快速便捷落地AI智能体交互:用户需求“一句即达”大模型一体化平台融合视觉分析、语义理解与语音指令,通过智能助理,实现用户需求的高效响应
-
自动驾驶,决定生死?
随着AI大模型时代到来AI汽车将是未来竞争决赛的入场券 2025年才刚过去两个多月,但汽车行业密集的发布会却释放着一个微妙的变化——当镁光灯亮起时,车企高管们不再急于展示产品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而是频频提及“AI”
-
自动驾驶:车轮上的“最强大脑”,“加油”与“加代码”谁将笑到最后?
引言油车的终结者,液态代码的月光。在2025年的春天,汽车行业仿佛一夜之间被AI大模型这个“最强大脑”附体,传统燃油车时代的续航焦虑被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的炫酷新体验所取代。镁光灯下,车企高管们不再比拼谁的续航里程更长、充电速度更快,而是争相展示谁的AI更“聪明”
-
Borg 01:底特律机器人初创企业的模块化设计
芝能科技出品 底特律初创企业Borg Robotics发布了其模块化人形机器人Borg 01,以及与之协同工作的工业自动化生态系统,包括自动托盘搬运车、无人叉车和移动机器人,在为工厂和仓库提供全面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无需改造现有工作流程
-
2025国内HR SaaS战力榜:AI Agent+全球化浪潮引爆行业新变局
2025年,人力资源领域正经历一场静默却深刻的革命。当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从实验室走向企业核心场景,HR SaaS(人力资源软件即服务)赛道已悄然进入智能化竞争的深水区。这场排位赛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较量,更是对行业洞察力、生态整合力和商业想象力的终极考验
AI Agent+ 2025-03-18 -
商业化尚未成功,夸克难解阿里“AI to C”的战略焦虑
夸克的命运,将为中国AI to C赛道提供一个关键注脚:是成为颠覆性的未来之星,还是又一个被流量反噬的泡沫?内容/一白编辑/咏鹅校对/莽夫2023年夏天,一款名为夸克的AI应用因高考志愿填报功能爆火,短短三个月后却被网信办处罚登上热搜
-
从单厂控制到集团把脉,格创东智集团化FDC方案重构设备智控新范式
近日,格创东智最新发布了集团化FDC方案,支持跨厂区、多类型设备的集中化数据管理与智能分析。通过分布式架构和标准化规则引擎,实现设备数据采集、异常侦测、根因分析的集团级统一调度,解决传统FDC系统分散部署导致的“数据孤岛”问题
格创东智 2025-03-17 -
自动驾驶行业中的Tier1与Tier2是个啥?有何区别?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蓬勃发展,供应链体系日益复杂,Tier1(一级供应商)和Tier2(二级供应商)作为关键的产业链层级,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两个术语广泛用于描述不同供应商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定位及其责任分工
-
首批入库!格创东智入选2025年上海市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数字化转型方向),以硬核实力助力长三角智造升级
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示了2025年第一批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数字化转型方向)入库名单,格创东智凭借在工业智能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可复制的数字化方法论及显著的服务成效成功入选。这是继获评&qu
格创东智 2025-03-14 -
海上供油效率提升50倍!瑞典快接品牌希恩CEJN推出远程装载自动对接板,显著提升能源行业加注能力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近海补给船与石油平台之间远程装载化学品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然而,恶劣的海上作业环境使传统手动连接方式效率低下且安全隐患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瑞典快速连接解决方案供应商希恩CEJN与挪威液压和海底软管专家TESS强强联手,推出用于装载化学品的远程装载自动对接板
希恩CEJN 2025-03-14 -
直击YC W25现场!独家对话一线投资人:AI同质化加重,融资冰火两重天
作者|Xuushan、伊凡 编辑|伊凡 9张图看清硅谷创投生死局 在汇聚了全球最强创新动力的美国西海岸Palace of Fine Arts会场,三个水管工装扮的人正在向众人介绍自己的项
-
人形机器人V.S.自动驾驶!关注谁?(附概念股)
2025年开年,人形机器人板块以近乎狂飙的姿态席卷资本市场:长盛轴承成为板块中第一个“十倍股”,板块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超40%,市场用真金白银为这场“通用革命”投下信任票
-
AI大模型的三大商业化路径
2025年3月1日,国内AI公司DeepSeek首次公开其推理系统的理论成本利润率——545%,这一数字不仅刷新行业认知,更揭示了AI大模型从技术突破到商业闭环的可能性。 这一事件背后,不仅是技术能力的证明,更是大模型商业变现模式的一次系统性检验
-
中美自动驾驶大战,中国如何 “哪吒闹海”?
引言 3月7日上午,在全国人大的记者会上,CGTN 记者提到 DeepSeek 展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能力,问王外长怎么看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 王外长那回答,可太提气了! 他
-
AI眼镜暗战2025,技术路线与商业化现状盘点
新眸原创·作者 | 李小东自从Ray-Ban Meta验证了消费级AI眼镜的可行性,国内外这一赛道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从雷鸟X3 Pro承诺的"全彩光波导方案",到Rokid最
-
2025自动驾驶数据标注企业TOP10揭秘:谁在数据海洋中乘风破浪?
引言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仿佛看到了一辆辆智能汽车在数据的高速公路上飞驰。 而这些智能汽车,正需要海量、精准的数据来“导航”。 日前,创业邦首次启动自动驾驶数
-
自动驾驶“内卷”终结者来了!政府出手整治,车企们慌不慌?
引言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关注,里面提到了一个超重要的事儿 ——综合整治 “内卷式” 竞争。 报告在提到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时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