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与华为联手,王传福将再造一个“轨道上的智慧型比亚迪”

2018-01-12 10:00
电车汇
关注

与华为联手,王传福将再造一个“轨道上的智慧型比亚迪”

1月10日,云轨在空中徐徐驶过,标志着中国首条实现无人驾驶的跨座式单轨线路正式通车运行,比亚迪银川云轨也就此成为全球首条搭载100%自主知识产权无人驾驶系统的跨座式单轨。目前比亚迪云轨已经有约20个城市签署云轨合作。银川花博园段云轨线路已经可以运行,济宁、汕头、广安等城市正在修建云轨;在海外,已与菲律宾、埃及、摩洛哥等国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此外,多个城市(国家)正在洽谈中。预计2018年修建云轨的城市将超过20个。

云轨作为未来公共出行的模范,现今已经实现了如此大的飞跃,可以看出,比亚迪已经在逐步颠覆过去那个单纯只造车的形象了,让自身“中国制造”的形象愈加丰满。

与华为联手,王传福将再造一个“轨道上的智慧型比亚迪”

云轨的发展历程

2011年,比亚迪组建1000多人规模的研发团队,展开云轨研发工作。

2015年初,比亚迪正式对外公布三四线城市地铁轻轨解决方案。而且当时比亚迪还明确表示,这一方案的成本,将会远低于地铁。

2016年3、4月份传出相关消息:继公交电动化后,比亚迪继续向公共交通领域迈进,已正式成立轻轨交通研究院(事业部级),下设列车集成部,车体内饰部,电器通号部,牵引系统部,试制中心和综合技术部。这一消息也印证了传闻已久的比亚迪秘密研发地铁机车一事。

2016年6月6日,比亚迪举行2015年度股东大会,在投资者交流环节,王传福确认成立轻轨事业部的传闻,并表示该业务五年后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点。

2016年9月,比亚迪厂区内建设了4.4公里的实验单轨线路,全部采用了高架敷设。据悉比亚迪轻轨的正式下线版本,每列将会有8节车厢,可以搭载1600名乘客,最高运行速度达到120公里。在比亚迪园区内设有多个站,可供比亚迪员工在园区通勤使用。中旬,试验车辆完成了吊装,后续并开始了运行调试。

2016年10月13日,据比亚迪公告,比亚迪厂区内建设的4.4公里的实验单轨线路云轨列车正式通车。

2017年至今,国内外多个城市和地区于比亚迪签署云轨合作协议,且目前已经有两条线路正式通车。2016年10月13日,比亚迪(01211)版空中巴士“云轨”在深圳坪山新区正式通车,开放总里程4.4公里,时速可达每小时80公里。2017年9月1日,比亚迪“云轨”一号线花博园段在宁夏银川正式通车,总里程5.67公里,是全球第一条商业运营的云轨线路。

比亚迪要做汽车界的华为

在ICT领域,华为已经成为国产技术能力的代言人,那么在汽车行业显然也需要这样一个角色。比亚迪正是希望成为这样的角色,其拥有第一事业部的行业底蕴,民营工业制造背景,以及在国家公共设施项目上的参与和渗透,这些都为比亚迪提供了底气和信心。 

外界对比亚迪的形象认知大部分都来自它的汽车业务。实际上,这家公司有19个事业部,第一事业部早在1994年就已经成立,以比亚迪电子为主,承担着富士康之外,中国大部分国产手机品牌的代工工作,而第二事业部则从生产手机用电池开始,逐渐升级为生产汽车动力电池

除此之外,比亚迪还有LCD照明业务,IT产业设备制造业务……直到第11事业部,才开始正式与汽车相关。

在齐备的制造业基础上,比亚迪得以推出云轨。王传福曾公开表示,比亚迪在2011年就已经开始了轨道交通产业的布局,这是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历时5年、耗资50亿元的巨大投入,成为中国首家、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100%拥有跨座式单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据比亚迪高层透露,此次与华为联手打造的全自动驾驶的云轨正式问世后,双方的合作还将继续深入,两大企业都注重创新,同属深企,都是跨国大型企业,比亚迪在电子、电池、新能源车以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具有很深的技术积累,是全球新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华为是全球通信技术的创新和领导者,双方的合作是输出中国解决方案的最佳组合。未来,除电子、轨道交通领域外,比亚迪与华为有望在太阳能、储能等领域加深合作,其他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空间无限。

比亚迪已实现最高级别的无人驾驶

此次“云轨”实现了全自动无人驾驶运行,并具有无人驾驶列车间自动保持安全车距、断电无人驾驶、自动诊断、休眠唤醒、客流实时监测、人脸识别等多种功能。

在银川市花博园,一列无人驾驶的“云轨”列车在离地4米高的轨道上平稳行进,记者在车厢里看到,车上没有设置驾驶舱,也没有司乘人员,与车厢相通的车头部位成了观景台。到站时,列车精准地停在站台上,报站、开门均自动完成。

据比亚迪“云轨”无人驾驶系统总工程师王发平介绍,此次发布的“云轨”无人驾驶系统除了采用比亚迪的控制技术及定位技术外,还采用了华为的4.5G轨道交通无线专网技术,不仅让以往需要多个网络承载的数据、语音、视频等各类信息实现一网传输和存储,还具有高可靠性、抗干扰性强的优势,让轨道交通运行更加可靠。搭载无人驾驶系统的银川“云轨”将于2018年第二季度投入商业化试运营。

云轨无人驾驶技术,主要继承了汽车无人驾驶的部分基因,结合了轨道交通无人驾驶的相关标准,主要的特点在于结合云轨本身的运输需求,形成了云轨胶轮体系独特的自动驾驶和乘客体验,运用了先进的探测感知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让列车由被动的安全防御变为主动的安全防御,形成以列车为中心的智能环境感知网络、控制网络。

与华为联手,王传福将再造一个“轨道上的智慧型比亚迪”

云轨无人驾驶室

云轨的未来不可估量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意向修建地铁的城市有50多个,还有不知多少因造价高、工期长而隐忍不敢发的。但是比亚迪云轨属于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投资少、周期短,智能环保、适用性强、占地面积小,相对于地铁来说,跨座式单轨建设周期仅为地铁的一半,造价成本仅为地铁的五分之一。

土地财政让地方政府有了钱,而轨道交通能够大幅提高地块“成色”,使地价获得支撑甚至进一步拔高,花100亿或许能多卖200亿、300亿。而且2、3年即可竣工运营,政绩在任期内兑现,“自己种树、自己乘凉”。粗略估计,轨道交通需求与支付能力兼备的经济发达城市将近300座。

比亚迪研发的全铝轻型车身,自重降低了40%(从20吨降至12吨);采用永磁同步电机轮边直驱方案,减轻了动力系统的重量而且便于维护。这两个项目源自比亚迪在家用汽车、电动大巴领域的经验。轻量化降低的不仅是车厢制造成本,还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小横梁、立柱的截面积,建设占地面积亦被进一步压缩。

比亚迪是中国公司中的“另类”,与上汽、中车、徐工这些传统的制造企业截然不同。它不是互联网公司,但创新能力不输于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不过网易变来变去不离互联网四大变现模式:广告、增值服务、游戏和电商。比亚迪却从“造电池的”摇身变为“造汽车的”,又举起新能源大旗,现在又成功开发出全球领先的云轨。

因此王传福有底气说要再造一个比亚迪。

当年单一的电池厂商是“手掌中的比亚迪”,在汽车/新能源车领域的建树让我们看到“车轮上的比亚迪”,未来或许将出现“轨道上的智慧比亚迪”。

文章摘自 电车汇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