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海马营收百亿净利巨亏 深交所《问询函》质疑什么

2018-04-23 09:37
汽车K线
关注

精彩导读:4月11日,深交所向海马汽车发出《关于对海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问询函》,在这份问询函中,深交所对其糟糕的年度报告进行了质疑并要求解答。毫无疑问,在步入30周年之际,这家汽车公司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窘境。它并非自言的“正在经历短期阵痛”,而是漫长的“阵痛期”。

春节前,通过海马汽车(SZ.000572)2017年业绩预告,汽车K线判断,这家公司的冬天“有点冷”。时隔两个多月后的年度报告,意味着它的冬天,似乎并未随着春风化暖而冰雪消融。

4月2日晚间,海马汽车发布2017年年报。报告显示,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83亿元,同比下降3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9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0.6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6046元/股。

在坐实年初业绩预告的同时,这份年报吸引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的注意。

4月11日,深交所向海马汽车发出《关于对海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问询函》,在这份问询函中,深交所对其糟糕的年报进行了质疑,并要求其就所提出的质疑逐一解答。

毫无疑问,在步入30周年之际,这家汽车公司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窘境。持续下滑的业绩表现似乎正在表明,它并非自言的“正在经历短期阵痛”,而是漫长的“阵痛期”。

深交所的质疑

深交所的问询函包括15项、计24个问题,涵盖经营情况、业务分析、控股参股公司以及股东状况、公司研发、负债情况等多个层面,基本上相当于对整份年报的逐条批注。

针对公司从销量、营业收入到净利润全面下滑,海马汽车解释称,受行业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内部产品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公司总销量下滑明显,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度亏损。

我们从产销数据入手。从产能利用率来看,2016年其产量为22万辆,产能利用率为73%。2017年海马产量13.5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45%。这导致单车生产成本攀升。

销售层面并未能弥补生产成本的骤增。2016年,海马完成销售21.6万辆,以净利润2.3亿元计算,其单车利润约为1065元。2017年,海马汽车实际全年销售14.04万辆,以净利润亏损9.94亿元计算,其单车利润亏损超过7000元。

由于海马汽车过去一年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短期借款更是大幅增加,深交所要求海马说明,该公司资产负债率是否维持在合理水平,并分析是否有偿债风险。

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海马汽车报告期末流动负债余额为63.95亿元,流动资产余额58.01亿元,期末存货13.58亿元。

据此计算,该公司流动比为0.91,速动比为0.69,从这两个数值可以看出,无论是企业流动比还是速动比均低于正常值,这意味着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影响这两个数值的应收账款为10.86亿元,较上年的2.58亿元同比大幅攀升320.86%,对此报告中解释为,“系应收出口车款,及新能源汽车政府补贴增加所致”。

另外,深交所质疑,“报告期末公司短期借款余额为9.3亿元,比上年末的2亿元大幅增加365%”。这部分短期借款应该是源于流动资金货币的减少——合并报表中显示,流动资产部分货币资金减少5亿余元,同比减少23.67%。

数字显示,海马汽车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相对紧张,短期内难以周转运行。

不过,面对深交所对公司偿债风险的质疑,海马汽车给出的回复堪称完美,其对比上汽、广汽、一汽、长城等汽车公司,以及汽车业近三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表明公司近三年资产负债率处于“同行业较优水平”。

海马汽车表示,根据公司目前的资产结构、经营发展情况,公司不存在潜在的资金链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没有重大的偿债风险。

其主要理由中有两点值得关注:其一,公司下属海马财务有限公司的消费信贷业务盈利能力较强,风险管控到位,贷款的回笼有保障,基本可以保障公司的资金周转。

其二,公司非流动资产状况良好,有部分在用的土地及房产位于城市核心地段,增值空间很大。当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出现异常时,公司将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适时安排资产变现事宜,增强公司偿付能力。

上述二者,正是海马汽车这份年报中的盈利点。

我们从报表中看到,海马旗下5家子公司及参股公司中,主营汽车制造和销售业务的3家公司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皆为负,而主营业务为金融服务的海马财务,以及主营房地产业务的金盘实业(即上述第二点)营业利润和净利润都为正。

这意味着什么?

尽管海马高层反复强调汽车是主营业务,但最终仍旧是“非主营”业务充当了海马的“白衣骑士”。这不由得让人心生联想:未来,海马还会是一家汽车公司吗?

雪上加霜

在海马汽车这份千疮百孔的年报中,关于汽车部分,似乎也还有些许“亮点”。其一是纯电动车销售突破0.6万辆。其二是出口,2017年海马汽车出口销量为1.76万辆,同比增长307%。

但值得注意的是,二者都与国家战略及政策紧密相关。前者受益于当下国内高热不减的新能源推广战略;后者,海马在回复深交所关于其出口增幅较大原因问询时也表示,公司出口国主要为伊朗、菲律宾、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实际上,包括奇瑞、江淮在内的多数自主品牌都呈现出这两个特点。借助国家战略实现增长,某种程度上是好事,但这也导致自主品牌过于依赖政府调控,自我驱动革新动力不足,在面对真正的市场化竞争时,实力短板暴露明显。

最鲜明的例子莫过于SUV表现。2017年SUV市场竞争激烈,海马SUV累计销量8.4万辆,同比下降23.85%,其明星车型海马S5去年销量只有7万辆,同比下跌31.57%。面对竞争,可以说海马毫无还手之力。

而依赖国家对外战略,更是风险难料。一是国外市场环境变化无法控制。实际上,2017年出口量的暴增并未为海马带来收益。

在回复深交所的报告中,海马称,其海外出口 KD 件(指汽车散装零部件,以下同)产品因出口国当地货币大幅贬值且融资成本增加。自2017年11月起,海马主要出口产品单套 KD 件出口价格降低 8%,这造成公司出口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导致公司盈利水平下降。

二是国际贸易环境也在随时发生变化。尤其对于自主品牌而言,若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很难在国外长期立足。这两天国内熟知的中兴通讯一案即是如此。

4月9日,海马汽车集团发布2018年3月份产销数据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这份公告显示,一季度累计销量23773辆,同比下滑51.35%,三大板块销量皆呈现下滑状态。

其中SUV销量15511辆,同比下滑48.04%,MPV销售1245辆,同比下跌41.74%,基本乘用车销售7017辆,同比降58.41%。唯一的亮点是,仅3月份MPV销量同比增长32.31%。

不过,这已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在收到深交所问询函后的次日,海马披露业绩预告称,因汽车销量同比大幅下降,公司预计今年一季度亏损6000万至1.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5058万元。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