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京:中国需积极而冷静的看待自动驾驶
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重要技术发展,但不能脱离实体;新技术解决不了我们城市拥堵问题;我们城市应该对步行、自行车出行给予高度关注;自动驾驶首要的是改善安全,对交通拥堵的作用有限,有时会增加拥堵;中国需要积极而冷静的看待自动驾驶,对比国外,我国热衷于产业创新,而对社会问题、安全问题、城市影响问题,还没开始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者制造出新错误类型比他们要避免的人驾驶错误还要多。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笑京做了《智能交通支撑美好生活的实现》主题演讲。
主要观点:
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重要技术发展,但不能脱离实体;
新技术解决不了我们城市拥堵问题;
我们城市应该对步行、自行车出行给予高度关注;
自动驾驶首要的是改善安全,对交通拥堵的作用有限,有时会增加拥堵;
中国需要积极而冷静的看待自动驾驶,对比国外,我国热衷于产业创新,而对社会问题、安全问题、城市影响问题,还没开始研究;
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者制造出新错误类型比他们要避免的人驾驶错误还要多;
一、创造美好生活需要交通更上一层楼
大家都向往美好生活,新时代时期,交通不仅仅是解决位移的问题,位移是本质,而人的感受和体验是根本,美好生活中,交通要使人的感受和体验是美好的,城市交通不能拥挤、不用烦躁、不能忙碌。上班和高质量的生活都需要交通来支撑。
大家要旅游出行,想要的是享受,而不是受罪,节假日出行是放松,不是紧张。长距离的旅游,我们需要享受的是美好和舒适的旅途,便捷、灵活的衔接和选择。这些是我们未来交通需要发展的理念,不再是解决“有”和“没有”的问题了。
我们中国的发展必须考虑乡村,下乡应该成为都市人的向往,美丽乡村应该出行方便。农村公路应该是安全、舒适和便利,视觉体验应该是赏心悦目。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这些,“十二五”之前,农村公路面临的是“有”和“没”的问题,“十三五”后农村公路要解决“美”的问题,当然,安全是第一,届时农村居民需要享受与城市水平相同的出行服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还处在发展起飞阶段。我们的发展阶段可以缩短,但是不可能跨越。我们未 来技术在支撑交通行业发展的时候,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个过程不可能跨越过去的,技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交通现状”。
老话题不过时:发展公共交通,没有其他办法。现在的新技术解决不了我们城市拥堵问题!可持续发展,现代化的国家并不一定是以小汽车、机动化出行为代表,比如哥本哈根城市。我们的城市应该将步行、自行车出行给予高度关注,北京市已经有所考虑,但是目前做的还不够好。
二、数据化和智能化助力现代城市治理
数字化和智能化不仅影响技术层面,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新技术的代表之一。数字化和智能化改变的是标识、数据交互和思维辅助,但数字化和智能化必须结合基础设施和车辆才能发挥作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工具,不能代替规划和管理。
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社会属性。
数字化和智能化将影响人的思维模式和认知,低成本和无边界的数据交互影响人的行为,数字化和智能化将影响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
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和交换成本极低、速度极快,超越国界、超越行业、超越管制,知识大众化、信息显性化、传播及时性,造成了信息过剩、信息泛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冲击了国家垄断社会的权利,而且涉及到自由平等、社会分化等问题。
并且在网上形成共同体,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宗教、娱乐等领域,形成自由人的共同体。
不可否认,数字化、智能化、互联网技术促进了交通创新,支撑重新定义和构造交通系统。交通工具不变,组织结构变化了,如网约车、共享单车;
实质内容不变,方式和渠道发生变化,如网上销售车票、机票、预定座位;
平台不变,驱动和工作方式变了,如自动驾驶汽车;
系统不变,控制和管理方式变了,如智能车路系统,新一代交通控制网;
载运平台和系统都变,如新一代交通系统,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渗透到各个单元和系统。
再谈谈近几年数字化和智能交通关注焦点变化。
近2年智能交通世界大会的关注焦点有四点:
开放数据和大数据;
人工智能与新型城市机动性;
自动驾驶车辆与合作式智能交通
移动互联应用;
需求和技术对智能交通和交通信息化的影响有五点:
智能交通从最初关注GPS、ETC、导航、智能化管理转向支撑综合提升机动性;
交通信息化从偏重管理转向关注用户侧体验的交通服务效率;
要求智能交通和交通信息化支持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安全成为智能交通和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在互联世界中再造交通,实质上是交通模式;
三、新技术应用的条件与社会认知
以自动驾驶为例,来谈谈其应用条件和社会认知。
对于自动驾驶各国既重视又慎重,积极的政策上,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等国家都发布相关积极的政策。我关注到,国内几十家企业中大部分是低技术门槛的自动驾驶和电动车。这些企业多数是做软件,硬件和底盘都是购买的,操作系统其实也是买来的。
某些原因下,我国自动驾驶似乎只能从软件下手制作,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能不能形成规模的产业?能不能造就高附加值的产品?这个行业很热闹,但是问题也很大。
这个领域立法非常慎重,对比国外,我国差距很大,我们对社会问题,对安全问题,对城市的影响问题,我们还没有研究,我国目前各地热衷于产业创新。
认知、法规和事故对自动驾驶发展是有影响的。比如2017年智能交通世界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题演讲,由美国运输安全委员会委员、原主席提出的一个观点:自动驾驶开车比人开车还复杂。英国教授表示: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者制造出新错误类型比他们要避免的人驾驶错误还要多。
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还难以验证,近期有专家讨论自动驾驶安全性短期内无法认证。近期的典型事故说明自动驾驶的路还很长。
我对当前测试方法的观点是:自动驾驶测试和认证是基于汽车100多年的使用和经验总结,其测试和检验的是车的机械性能本身,不涉及驾驶;自动驾驶汽车不但要检验作为机械产品的车辆,还要检验机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需要积极而冷静的看待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吗?其实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发自动驾驶的首要目的是“改进安全”。我的观点,近期看,不能解决交通拥堵。远期看,不清楚是否能改善交通拥堵。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10日立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应用新进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