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抄袭吉利”与“马自达抄袭名爵”,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谣言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有些谣言,好像根本无需辟谣,只是轻轻戳中了吃瓜群众的笑点而已。比如汽车圈内之前传出的“马自达抄袭名爵”,比如最近又有人传出“奔驰EQC抄袭吉利”。对待这两个消息,吃瓜群众的意见表现得出奇一致,判定为低级的笑话,谣言不攻自破。
这让我想起了今年5月份,锤子手机的罗永浩在微博上的发言:“5月15号之后,苹果三件套会成为历史上最好的方案(深切缅怀老乔)。接下来,如果没有意外,失去了灵魂的苹果会疯狂地抄袭我们……窃以为。”而5月15号,正是锤子手机在鸟巢发布坚果R1手机的日子。但此条微博发出后,多数人的回复是“再这么吹牛逼,情怀也带不动锤子了。”
毋庸置疑,无论苹果,还是奔驰或马自达,各自在业界都是标杆一般的存在,永远是那种一直被抄袭却从未被超越的姿态,在设计领域,他们称得上当之无愧的“学霸”。再说锤子、吉利和名爵,这几位虽是中国本土制造界翘楚,但与经典和标杆相比,顶多算是入行不久的“新人”,缺乏深刻的资历和沉淀。更何况,作为中国本土企业,或多或少摆脱不掉曾经抄袭和山寨的那段黑历史。
一边是学霸、精英、人生赢家,另一边,不能说学渣,但至少目前还都奋斗在通往逆袭的道路上。说学霸会抄袭他们?大家基本上是不会信的。
但仔细想想,为什么“奔驰抄袭吉利”、“马自达抄袭名爵”就一定毫无可信度?仅仅被人当作一个笑话,这背后的逻辑又太过顺理成章,在戳中笑点的背后,实则更戳中了中国品牌与世界知名品牌依然存在巨大差距的痛点。
我们必须承认一点,在中国,造轿车的多数是逆向起家,10多年前,中国汽车品牌大范围地模仿和抄袭跨国公司的产品和外型,从国情和现实考虑,这几乎是每一个后进者成长的必经之路。
而两年前,“本田诉双环反被判赔偿1600万元”的“汽车山寨第一案”,更是让人三观尽毁。这样的判罚结果,几乎是在鼓励和怂恿抄袭和山寨,以至于当众泰把德系热销车抄了个遍时,被抄袭的宿主们集体选择了惊人的沉默。
抄袭其实不止发生于汽车圈内,互联网圈的抄袭其实早就不胜枚举。譬如抄袭ICQ的QQ,抄袭ebay的淘宝,抄袭谷歌的百度,抄袭Facebook的人人网,抄袭Groupon的美团……说句不好听的,中国互联网产品,有9成是抄来的。
但就连骄横的美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互联网靠抄袭起家,却逐渐打败了原创,还甩了对方一条街。比如目前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支付宝、网购、高铁、共享单车,在商业模式和产品设计上,都在不断被国外企业模仿。连《纽约时报》都评论称:“中国抄袭美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在移动领域,美国已经开始抄袭中国了。”
而在汽车领域,大多数主流本土车企,已经走过了吃免费果子的阶段。而且中国目前作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汽车市场,也吸引了全球大量长袖善舞的海外设计师敲开机会的大门。前有沃尔夫冈·艾格(前奥迪设计总监)加盟比亚迪,彼得·霍布里(前沃尔沃设计总监)加盟吉利,山田敦彦(前马自达首席设计师)加盟长安汽车,后有Hakan Saracoglu(前保时捷设计师)加入电咖汽车,贾尔斯·泰勒(前劳斯莱斯设计总监)前往一汽红旗赴任……
而与此同时,众多优秀的华人设计师也找到了成就事业的机会,曾经在合资企业打工的张帆、邵景峰等一大批设计师选择了回归本土车企。整个本土车企在设计领域,这几年释放出前所未有的鲜活生命力。
时间来到2018年,中国制造在迅速崛起,中国本土车企的自主创新能力有目共睹,全球设计的话语权也在向中国舞台倾斜,筚路蓝缕中,走出了一批有进取心的本土车企领军者。
尽管如此,但就汽车设计而言,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在趋势范围内的趋同已经越来越难以避免。曾为通用汽车和五十铃汽车担纲设计的中村史郎就曾表态:“全球来看,主流品牌的汽车外观越来越相似。”
设计师都知道,趋同等于死亡,但即便他们挖空心思寻找灵感想要独树一帜,却无奈发现,设计革新的力量越来越黔驴技穷。
在这样一个世界设计大融合,设计风格日益趋同的全球化大语境下,想必即便是奔驰、马自达这样的学霸型选手,也很难长期保持绝对优势。比如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的奔驰EQC,那种少年老成的模样,设计上完全是奔驰GLC的翻版,的确令那些想要看到“汽车发明者”再次惊艳世界的粉丝大失所望。
但你如果说“奔驰抄袭凯迪拉克”,又或“奔驰抄袭保时捷”,大家还有“开撕”一下的兴趣,若说奔驰抄袭中国本土品牌,瓜众只会“呵呵哒”笑着一哄而散。这庶几也算是成长中的中国本土车企的悲哀了。
真正的光芒,也许还需要一点时间。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