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卖掉”Smart图个吉利

2019-04-01 10:38
BusinessCars
关注

非常明确的是Smart品牌急需一个好消息,就像在1997年初次亮相时那样,再一次惊艳世人,才有可能在戴姆勒即将重组之际保全自己。

“Smart全新篇章开始。”

将于2019年5月正式卸任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虽然即将卸任,但作为紧凑型小型车的拥护者,他并没有忘记为Smart找到最佳“归宿”。

3月28日,在戴姆勒股份公司(下称“戴姆勒”)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下称“吉利控股”)共同宣布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之后,蔡澈在戴姆勒的官方blog上发表了一篇极具历史意义的的文章。

在他看来,做出新一代Smart车型将由吉利与戴姆勒组建的合资公司进行研发,并在中国制造并销往全球市场决策的原因不仅是要选择下一个全球领先的生产基地,更是要让Smart品牌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不过作为戴姆勒旗下的Smart品牌,在成立21年以来一直未能实现盈利,据Evercore ISI估计,Smart每年亏损5亿至7亿欧元。由于持续亏损,戴姆勒总部对于Smart品牌不满情绪越来越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戴姆勒高管表示,就连欧宝汽车在经历了连年亏损之后中间也实现过盈利,Smart表现十分堪忧。

作为戴姆勒的下任掌门康松林知道,谁能为企业带来盈利谁就有话语权。特别是据戴姆勒集团上月公布的财报,2018年,戴姆勒集团净利润下降28%至76亿欧元。由于业绩表现低于市场预期,过去一年来戴姆勒股价已累计下跌约30%。

有内部人士透露,新掌门人康松林对Smart品牌并无任何情感,如果单从企业效益考虑,必要的时候肯定会“没有顾忌扼杀该品牌”,特别是去年戴姆勒集团盈利同比暴跌30%。不过由于发展smart是还未离任的蔡澈定下的基调,所以Smart品牌这一次的命运被得到了改写。

从惊艳到被放弃

1997年的法兰克福国际车展。

初次亮相的Smart让世人眼前一亮。也是因为Smart的问世,创造了一个新的车辆品类,是从前不曾有过的。然而1999年首个完整的销售年业绩就不甚理想,全年仅为八万辆整车。除了当时整体市场环境不佳的原因之外,消费者认为这种车型不实用也成为了销量不佳的主要原因。

戴姆勒内部曾反省Smart业绩不佳的原因,在于起步的时间点不对,二十年前市场和消费者对二座车无法真正接受。但即便随着市场的发展,小型车基本能够满足都市人的日常出行需求,成为了家庭第二辆车比较好的选择之后,smart还是未能迎来翻身之日。

2004年,Smart的年销量达到15万辆之后,再也没能超越这个数字,甚至在去年,Smart品牌的销量仅为12.9万辆,同比下滑4.6%。而该业务分部除税前利润亦录得下降18%,至72.16亿欧元;回报率由9.4%降至7.8%。此前,戴姆勒还曾给Smart定下过20万辆的目标。不仅如此,从上市销售以来,Smart累计给戴姆勒带来了约40亿欧元的损失。

非常明确的是Smart品牌急需一个好消息,就像在1997年初次亮相时那样,再一次惊艳世人,才有可能在戴姆勒即将重组之际保全自己。

从外部环境来看,汽车电动化正在成为各大车企的重要发展规划,而电动化更是汽车产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作为四轮汽车的创造者,戴姆勒在汽车电气化时代到来后,仍然用一种较为沉稳的方式向业内证明:我们是有备而来的。不过这种方式在全球的电动化浪潮以及竞争对手的发力下,显得极为迟缓。

不过很快,戴姆勒便意识到了电动化很适合Smart品牌。

在2017年的法兰克福车展的“奔驰之夜”上,蔡澈正式宣布Smart将全系转型电动化,随后还发布了Smart的EQ系列概念车——Smart Vision EQ ForTwo。另外在去年5月,还宣布对Smart品牌最高管理层进行调整,以实现向电气化的战略转变。

按照当时的规划,Smart在2020年之后仅提供电动车型,成为一个专注于电动车的品牌,其品牌定位也将转为戴姆勒的新出行方式的实验者。并从2020年开始,Smart将率先在欧洲和北美地区实现全系车型的电动化。

事实上,凭借Smart小巧的车型结构,本来就是其电动化的一大优势,完全可以转型为物美价廉的短距离出行电动车。行业专家认为,电驱动战略可能赋予Smart第二次生命,当然,Smart也可以借此迎来转机,实现“弯道超车”。

为了降低成本实现盈利,德国汽车行业专家表示,Smart急需一个合作伙伴,而寻找合作伙伴的范围也十分明显:中国。

目前,中国的电动车产业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无论是从行业趋势还是政策推动,能预见的是新能源领域已经成为中国一块正在被瓜分的蛋糕,抓住中国市场才是未来向清洁能源转型获得致胜的关键。另外,从2019年起,“双积分”中的新能源积分核算将正式列入考核,在华企业面对的新能源积分压力也将逐步增大,因此加速新能源本土布局便成了必然趋势。

特别是在德国的三大汽车集团中,宝马和大众已经在电动车领域寻找了新的合作伙伴。大众在布局电气化战略时,除了继续与现有合作伙伴开拓新能源市场外,还牵手江淮汽车,共同组建合资公司,生产经济型纯电动车;宝马与长城汽车也签署合资协议,成立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在中国研发和生产电动汽车,国产纯电动MINI即将投产。

所以作为戴姆勒电气化战略的一部分,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自然是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Smart在中国地区的全面电动化推进更加迫在眉睫。不过当诸多人士都认为Smart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寻找的可靠合作伙伴将是已经中国合资合作伙伴北汽时,戴姆勒并没有和北汽“再续情缘”,而是选择另寻新欢。

不是北汽是吉利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吉利控股入主Smart并非直接收购股权,而是以与戴姆勒成立合资公司实现持股50%的方式。其实戴姆勒和吉利此次牵手已经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特别是当2018年2月,吉利斥资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9.6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后,吉利和戴姆勒的合作在一步步向深入推进。

2018年10月24日,双方合作有了实质性进展。戴姆勒与吉利方面共同宣布,双方将在中国组建合资公司,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然而,双方的合作并不止于此,此次正式确认国产电动版smart的消息,也符合双方发展的共同利益。

不过此前有分析认为,电动版smart国产计划的一大阻碍是北汽集团。作为戴姆勒在华的首个合作伙伴,北汽与戴姆勒关系紧密,双方在华共同经营的奔驰品牌目前正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所以戴姆勒方面也十分重视北汽方面的感受。

事实上,此前就有传言称,关于电动版smart国产的问题,戴姆勒与北汽方面已进行过讨论。特别是在去年6月,戴姆勒和北汽签署了深化合作的框架协议并完成了对北汽新能源3.93%股份的收购,成为北汽新能源股东之一,以及北京奔驰还与北汽集团共同投资119亿元,打造全球最先进生产工艺标准的奔驰高端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后,仿佛戴姆勒与北汽组建合资企业生产电动版smart的前景似乎已经成功了一半时,却传来与吉利牵手的消息。

对此,外界解读戴姆勒正通过和吉利建立合资公司,为给自己在增持北京奔驰股比的博弈中增加筹码。

“戴姆勒一直想增持北京奔驰,但谈判毫无进展。背后有地方政府撑腰的北汽,态度非常强硬坚持不让步。戴姆勒和吉利成立出行公司、出让Smart股权都是逼北汽让步。”上述知情人士称。特别是在近期又有消息传出,戴姆勒公司已经委托高盛,帮助其增持北京奔驰股份,虽然这一说法未得到官方证实。

当然,对于此次戴姆勒和吉利的这桩买卖,部分业内人士也表示,双方的联手某种程度上是双赢。戴姆勒有很强的生产技术积淀以及品牌影响力,吉利在本土市场、三电技术方面也有多年积累,再加上去年年底和宁德时代的联手成立合资公司,如果双方达成合作,完全可以达到优势互补。此外,国产后的Smart势必有新的定价,价格优势也将帮助它直接与国内众多自主车型展开直接竞争。

也有分析认为,戴姆勒与吉利的合作还不止于此,在汽车产业向“四化”飞速升级的背景下,互联网汽车、智能驾驶等新兴领域都将有望成为双方合作的新方向。

另外,根据合资协议,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值得注意的是,在研发规划方面Smart未来产品阵容还计划扩展到“紧凑级别车型细分市场”。在2022年推出全新车型之前,戴姆勒将继续在法国汉巴赫工厂和斯洛文尼亚新梅斯托工厂生产Smart现有车型。

对于此次合作,也有部分专家提出质疑,“Smart或者MINI,除了品牌之外,产品只做电动产品续航低于300公里以下,仅凭品牌溢价能力,将难以长久在市场获得青睐,反而可能对其品牌形象带来不利。”

此外,资本市场的反应也较为冷淡。在吉利收购Smart消息传出的3月27日当天,吉利汽车在港股市场全天股价较前日也下跌了0.54%。截至3月28日收盘,吉利汽车股价出现了0.4%的同比下跌。

先不说吉利和戴姆勒能否将不良资产盘活,对于一个差点被“扼杀的品牌”戴姆勒来说,与可靠合作伙伴的合资会极大地减轻戴姆勒方面的压力,从另一方面来看,在戴姆勒的电动化战略中,Smart是其第一个全面转型的品牌,Smart的未来也将决定戴姆勒在新能源方面能否快马加鞭赶上竞争对手的一次试验。

但无论怎样蔡澈都相信,Smart在未来不会简单继续重复其在过去20年所走过的路。“这是Smart品牌发展的历史上一个全新篇章的开始——新的篇章将记载新的车型、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开启业务增长的新阶段,但这些改变不会是Smart品牌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END-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