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想落地?这些事还得先搞定
在谈论未来无人驾驶的发展时,智能汽车总是最先提及的问题,但无人驾驶真正的未来,一定是聪明的车+智能的路强强联合。
在5G通信的强有力加持下,未来车路协同的技术发展将有大幅度飞跃,但和智能汽车一样,道路的智能化同样面临种种难题,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复杂路况环境,更需要相关技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路线。
为此,在近日举办的OFweek 2019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上,OFweek智能汽车网对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陈英杰秘书长进行了专访。陈秘书长对车路协同、无人驾驶等技术未来的发展和面临的种种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以下是访谈实录,OFweek智能汽车整理:
OFweek智能汽车:
我国即将进入5G时代,其传输速度和低时延等特性为车联网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让交通向智慧化未来迈进。在此背景下,您认为未来5G技术在车路协同方面的应用将会面临哪些问题?
陈英杰秘书长:
第一个可能面临的问题自然是在道路应用的方面。2019是5G通信技术元年,对于其在车联网上的应用,一定不是局限在城市里。尤其对于高速路段,是车路协同技术优先落地的一种场景,这就要求例如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工信体系部门和运营商等协同推进。正如苗部长所说,5G最可能的优先应用就是在智能汽车上,因此各部门的协同及其在道路上的铺设是现在的一大问题。
其次,在道路智能化数字化之后,车辆如何与道路进行交互,需要有一个统一协调或统一标准,这个问题就要求有相关企同协同不同主管部门进行研究制定。
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将会大大推动5G在车路协同方面的应用进度。
OFweek智能汽车:
无人驾驶、智慧交通其实主要还是为了解决道路拥堵及安全问题,那么在道路和汽车逐渐实现智能化后,究竟会对现今面临的拥堵、事故等问题产生多大改变?
陈英杰秘书长:
以高速路通行为例,未来实现智能化后,通过精确定位等技术判断车辆所在路段及所处车道等信息,从而就可以颠覆目前进站抬杆收费的模式,收费处拥堵这个高速上的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这其实就是道路智能化后,实现的一个预判问题。包括对红绿灯、实时路况等道路因素,会通过车和路之间的通信进行预判,从而影响驾驶路径及行为的选择,尤其是对高速路段缓解拥堵问题。比如说激光雷达或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可能就50米,50米之外有什么意外根本不清楚。但道路智能化就可以把这个50米100米增加到50公里100公里。这样整个道路对车辆来说都是透明的。所以尤其是高速公路的这种智能化,不仅可以使自动驾驶本身的研发制造成本降低,而且可以使整个自动驾驶落地提前2到3年。
对于安全性的问题,预判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高速公路的事故问题基本可以完全解决。但对于城市的复杂路况,目前的无人驾驶还难以应对,但驾驶员可以获取更多信息进行分析预判,同时道路智能化也能让交通管理部门的效率大幅提升,延伸其管理范围和能力,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
OFweek智能汽车:
大数据作为未来智慧交通发展的一个基础,目前来看各部门信息系统相对独立,交通信息的感知和收集能力有限,造成大数据在智慧交通的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陈英杰秘书长:
其实国内这两年也有些企业着重在这方面的工作,比如阿里巴巴的城市大脑,实际上就是对一个城市进行数字化的过程,那么像这种工作一定会对交通管理产生大量有潜在价值的数据。其实未来在车路协同智慧交通发展的建设中,会涌现出大量的企业分布在技术领域的细枝末节,这也是政府部门难以触及到的,也因此需要政府企业资源互通,并建立合理的数据共享机制,从而实现大数据的价值,推动智慧交通的发展。
OFweek智能汽车:
近几年在谈论智能网联车的时候,无论对汽车制造商或零部件供应商,技术本身其实不算是瓶颈,法规和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关键制约因素。对此您认为在法规和基建上应有怎样的规划?
陈英杰秘书长:
对于法律法规的问题,目前我国并没有真正明确的相关条文。但其实各地对自动驾驶的态度都非常积极。很多地方政府都有相应的路测法规,圈定某些特定路段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测试。但对于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一定是建立在完全成熟的基础之上。但国家也会从类似机场、港口、矿区、工业园区等相对封闭环境的测试应用,到北京冬奥会、通州副中心智能交通、雄安新区智慧城市等重大工程建设、再到城市开放道路循序渐进地进行政策支持。有序有保障的推动自动驾驶落地。
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一直被戏称为“基建狂魔”。同时中国在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度上,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时在智能驾驶、智能道路的发展问题上,未来大趋势和国家大力支持已是不争事实,因此各地政府一定会先行先试,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
未来,基于5G这个桥梁,让道路透明化,让汽车长出“千里眼顺风耳”,将聪明的车和智能的路协同起来,便能造就整片智慧交通网络和整个智慧城市。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