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外饰设计规范(二)
汽车侧围内饰护板总成
汽车侧围内饰护板总成包括:A柱上护板、A柱下护板、B柱上护板、B柱下护板、C柱上护板、C柱下护板、前门槛护板、后门槛护板、D柱上护板、后侧围护板等。侧围内饰护板可以增加乘客区舒适美观性,还对车身钣金、线束、安全带等起经久耐用的包覆作用。
典型的A柱上护板结构
A柱护板包覆从顶棚到仪表台之间的钣金、线束、水管、气帘等,同时在侧碰时起到保护头部作用。
典型的A柱上护板安装点结构
典型工艺
1:低压注塑是高压注塑的一种替代工艺,采用自锁模具和多点控制体积注射,使注射压力和夹具压力降低到传统高压注塑的2/3,该系统保持恒定有效的推进速度和压力,可以产生微孔结构,薄壁制件或在其中一个操作过程中带薄膜和织物。
2:面料热压复合是在注塑骨架上喷胶加热,手工包覆面料的工艺。热压复合的面料一般带背泡和无纺布,复合时,无纺布可以阻止胶水渗透到泡棉和布料,避免面料厚度不均匀。典型材料与厚度立柱护板侧推荐材料为填充橡胶和滑石粉的聚丙烯,厚度因工艺、用途等不同而各不相同,对于低压注塑工艺,总料厚一般为2.5MM。
汽车内饰车门内护板总成
车门内护板包括:左、右前车门护板,左、右后车门护板,有些车还有尾门护板。门护板主要功能是包覆金属门板,提供优美外观,并满足人机工程、舒适性、功能性和方便性。在侧碰时提供适当的吸能保护,对车外噪声提供屏蔽作用。
比较简单的门护板,如左图,由门护板本体加必要功能件:内扣手、扶手面板、地图袋、玻璃升降开关等组成。这类门护板一般在经济型轿车和货车中较常见,甚至比左图中的更简单。这类门护板本体,通常采用注塑成型。
较复杂门护板如下图,为提高美观舒适,将门护板分为上门护板本体、下门护板本体、装饰条、真皮护面、扶手、扬声器面板、内扣手、门灯、玻璃升降开关、缓冲吸能块等
门护板下本体,通常作为门护板骨架,连接和安装门护板总成的其他零件,并且设计有与门内板钣金的主要安装定位结构。通常采用注塑工艺成型,需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保持门护板总成的形状。安装点要分布均匀。
门护板下本体,通常作为门护板骨架,连接和安装门护板总成的其他零件,并且设计有与门内板钣金的主要安装定位结构。通常采用注塑工艺成型,需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保持门护板总成的形状。安装点要分布均匀。上护板通常分为硬质与软质。硬质上护板通常采用注塑工艺。(若无造型、分色和材料特殊要求,也可与门护板做成整体,如图 )。软质上护板通常由表皮(针织面料、革或真皮)、发泡层、骨架组成。表皮的工艺可以是阳模真空成型或手工包覆,对皮纹、圆角等外观要求较高的中高档轿车,通常采用搪塑或阴模真空成型。嵌饰板用以提供手肘的倚靠,以软质较多。分层结构由(针织面料、革或真皮)、发泡层、骨架组成,嵌饰板的表皮通常以手工包覆为主,也有采用热压和真空吸附的。采用特殊工艺可以实现特殊的效果,如皮革打皱、添加缝纫线等。嵌饰板骨架多采用注塑或热压工艺,其中热压成型的木粉板或麻纤维板便宜轻巧,在日系车上广泛使用。
扶手的形式可分为整体式扶手和分离式。整体式扶手一般与开关面板或嵌饰板一起成型,这种形式扶手,造型简单紧凑,造价便宜,安装简单可靠,一
般作为首选 。
分离式扶手,一般是因造型需要,将扶手从本体或嵌饰板上分离出来。这种方式,需要较高的安装可靠性,成本相对增加。
地图袋典型结构
门护板下部的储物空间通常称为地图袋,如图是典型的地图袋及其结构形式。
近几年,出现了可折叠的新型地图袋。折叠式地图袋既可以满足储物的要求
(可以将地图袋打开,放置更多的东西,取物时比较方便),又能满足座椅调节人机工程的要求。
门护板主要性能实验机设备要求
门护板的主要性能试验包括设计验证和产品验证。设计验证主要是门内拉手、地图袋、扶手等零部件的耐久性和破坏性试验,以及侧碰、气囊爆破等安全试验。产品验证主要是验证生产工艺、材料、生产模具。下面主要介绍 开关门试验、静态挤压试验。开关门试验是针对整个门系统的试验,包括钣金、内饰护板、玻璃升降器等。试验过程主要考核门的以下几点:
1:零部件部分分离或脱开。
2:零部件功能失效。
3:无法完全关门。
4:钣金开裂。
5:密封条磨损破环。
门护板动态挤压试验,可以测试门护板的受力变形性能,可以间接评价门护板侧碰性能的好坏,可以提供整车碰撞(C-NCAP)试验改进方向。试验部位一般选择通过C-NCAP试验中假人胸部和副本碰撞门护板的位置来确定,分别测定应力变形曲线。
汽车内饰顶棚总成
顶棚上集成的其他零件包括车顶控制台,遮阳板,安全拉手,车顶线束,头部吸能块和吸音隔热等零件。顶棚一般分为成型顶棚和软顶棚。顶棚典型工艺和材料成型顶棚由表皮和基材组成。成型工艺根据材质而定,大多数将表皮和基材复合,用模具成型,成型后都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具有一定钢度和韧性。表皮和基材的选择,是成型顶棚的关键,尤其是基材,对成型顶棚的工艺影响很大,对于顶棚的隔声、隔热、耐久和抗变形起着决定性作用。表皮材料一般有PVC薄膜、无纺布和针织面料,通常会在表皮后面复合一层软质海绵来改善顶棚成型后的外观效果。
顶棚的基材种类很多,有热固性、热塑性、复合类板材等。目前常用的基材有:PU复合板材、PP+玻璃纤维、PF(酚醛树脂)+纤维和瓦楞纸等,成型顶棚的基材决定了它的加工方法和使用性能。PU复合材料一般由无纺布、玻璃纤维、胶膜或胶水和PU泡沫复合成的多层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性和耐热性、高温尺寸稳定性自增强特性等优点。PP+玻璃纤维基材,可以认为是玻璃纤维填充的PP薄板,具有弯曲和拉申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可回收等优点。PF(酚醛树脂)+纤维是将PF、填充剂(如麻纤维、木纤维和玻璃纤维等)和固化剂混合后,在高温模具中固化程型。瓦楞纸对于纸质的要求较高,比如防水、阻燃等。顶棚的主要性能和试验要求
汽车外饰前后保险杠总成
1:保险杠外壳材料的确定
法规要求:汽车的前后端保护装置,要保证车辆在发生4km/h的轻度碰撞时,不会导致车辆的严重损伤。另外,前、后保险杠在保护车辆,减少车辆损伤的同时,还要保护行人,减少行人在碰撞发生时所受的伤害。因此,保险杠的外壳材料应具备以下特点:
1)具有较小的表面硬度,能减轻行人受伤;
2)弹性好,具有较强的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3)减振作用良好,在弹性范围内能吸收较多的能量;
4)耐潮湿、耐脏;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一般由塑料保险杠、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塑料保险杠具有强度、刚性和装饰性,从安全上看,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前后车体;从外观上看,可以很自然的与车体结合在一块,浑然成一体,具有很好的装饰性,成为装饰轿车外型的重要部件。
5)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及热稳定性。
现代汽车保险杠外壳大多采用塑料或玻璃钢材料。为降低试制成本,节约模具生产费用,同时也为了缩短试制周期,在概念车试制时,考虑采用FRP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手糊工艺。保险杠的材料一般用PP+EPEM+T20,或是PP+EPDM+T15,EPDM+EPP也是比较多用的,用ABS的很少,比PP贵。保险杠常用的厚度是2.5-3.5mm,气辅成型的可做得更薄。
注意,如果保险杠下端的中网和保险杠是一体的,中网的厚度要做到2.0以上,并尽量加大出模角(2度以上)。如果中网是单独的,中网孔壁1-1.5mm即可。
4:保险杠设计时需要进行的人机工程校核
一、整车通过性。 请见附件《前、后保险杠相关人机工程校核》
二、牌照校核。 请见附件《前、后保险杠相关人机工程校核》
三、进风面积校核。 请见附件《前、后保险杠相关人机工程校核》
四、低速正碰校核.。 请见附件《前、后保险杠相关人机工程校核》
五、行人保护。 请见附件《前、后保险杠相关人机工程校核》
六、拖钩工作可行性。 请见附件《前、后保险杠相关人机工程校核》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法规对汽车安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同时,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也要求汽车最大限度地轻量化。如何使乘员和行人更安全,使汽车在碰撞中损伤更小,如何最大限度的减轻零部件的自重,是保险杠设计时需要更多考虑的问题
汽车外饰护板挡泥板总成
车轮周围的钣金,为防止车在行驶过程冲车轮粘带起来的泥沙及水冲刷钣金,从而腐蚀钣金,通常都设计有挡泥板来保护钣金。
挡泥板设计时一般参考车轮跳动包络极限,与车轮包络保持30MM以上距离,同时以车身钣金作为设计参考,并尽可能贴近钣金,安装点的布置要均匀。
挡泥板常用材料有PP、PE-HD 等。成型工艺一般有注塑工艺、热压用以、吸塑工艺等。由于挡泥板通常结构面特征复杂,且大于半圆,热压和注塑工艺实现困难且成本较高,所以通常采用吸塑成型工艺。
汽车内外饰零件设计的三维数据建模实例
下面就以仪表台中控面板上的显示屏面板的正向设计为实例,简单介绍用CATIA建模的过程。
1:在前期设计结构断面阶段,就已经确定了各零部件的安装顺序和主脱
模方向。
2:前期的结构方案设计的断面,仅反映基本的安装结构形式,详细的结
构设计,都是在设计过程中逐步完善细化,不可能在结构方案设计阶段,
就能完成详细的结构断面。
3:两零件的装配结构设计,通常由同一人完成,例如:
4.在建模过程中,要能将复杂的结构分解(在逆向建模中已经提到),各
patr body之间相对独立,父子关系链尽可能的短(在正向设计过程是一个不
断修改的过程,这点尤为重要。)
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Ergonomics”, “Human Engineering”
日语称为 “人间工学”
俄语音译为 “Эргономика”
美国: “Human Factors”
国际人机工程学会 (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 简称 IEA)
的定义为: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
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 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在
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
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车辆设计和使用中的人机工程问题
1) 机动车辆驾驶操纵人机界面的优化匹配
2)机动车辆的行车安全性及车内乘员的人员保护技术
3)机动车辆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4)机动车辆的噪声控制
5)机动车辆车内空调舒适性的控制
6)机动车辆驾驶员的驾驶适宜性
内部空间的影响
现代轿车设计讲究以人为本,乘员乘坐的内部空间需求直接决定内饰设计的边界。级别越高的车型,其内部空间通常越大。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