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从“小蓝杯”到自动泊车,移动出行比你想象的更好玩?

2019-05-25 10:32
电动大咖
关注

“好的咖啡,其实不贵。”听到这句广告语,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就在5月17日,成立仅18个月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尽管饱受争议,这个专注于“快”的新锐品牌还是把补贴获客、高空广告刺激消费、产品性价比等快速壮大品牌的方法论运用到了“极致”,凭借着快速开店、快速配送、快速扩张来匹配和支撑自身的高速成长,进而刷新了中国企业在美上市的最快纪录。

直到今天,仍有许多网友会参与到关于“小蓝杯”的热议之中,但大家或许不会想到的是,瑞幸咖啡其实是神州优车集团孵化出来的“新零售”项目之一。

(神州优车集团市场研究与产品规划高级总监陈亮旭)

“咖啡与汽车看起来有些‘风牛马不相及’,但实际上这是我们对如何利用‘新零售’模式去迎合新生代客户需求的的重要尝试,包括在推广、渠道建设(和销售)等方面(的经验)都具有借鉴意义。”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2019“T行神州”首站活动中,神州优车集团市场研究与产品规划高级总监陈亮旭介绍了“一杯咖啡”是如何影响了汽车出行生态的模式变革:“正是在瑞幸模式成功之后,去年神州优车成功控股了宝沃汽车,实现了从上游(制造)到下游出行服务的整个产业链的闭环。”

陈亮旭坦言,从2018年开始,国内汽车市场进入了“负增长”通道,包括今年初也没有复苏的迹象,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对于(产能过剩的)整车厂商来说,只能通过向经销商“压库”释放压力,为了“抢销量”进行的“价格战”不仅使得利润下滑,随之而来的就是服务质量的下降。“然而,现在90后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就让汽车行业企业纷纷调整战略,整个主机厂行业往移动出行进行转型,也成为了大势所趋。”

熟悉租车领域的朋友估计也知道,神州优车集团此前已拥有汽车出行服务、汽车营销渠道等产业链下游环节的深厚资源。在以41亿元的价格获得宝沃的控制权后,神州优车得以完善上游产业链的布局,实现真正的产业闭环。无疑,神州入主宝沃,与其主业紧密相连,完成了神州出行生态的最后一块“拼图”。

“收购了宝沃之后,神州宝沃也真正成为一个移动出行服务品牌,主要服务从整个前端的销售到后端的售后服务到金融、保险、汽修、维修这块来进行相应的过渡,打造一个十分完整的消费旅程。”陈亮旭表示,神州优车控股宝沃之后,除了将实现汽车产销分离、实现(借鉴瑞幸咖啡而来的)“千城万店”渠道下沉计划等之外,还将基于神州优车覆盖全国的“租车+专车”汽车共享网络,借助线上APP运营和大数据分析,推出0首付、深度试驾、90天无理由退换车和全透明售后维修等创新服务,实现先享后买、可退可换的汽车轻型消费模式。新模式以“无限贴近客户的网点”“无限降低客户的购买门槛”“透明的售后服务体验”“真正的0库存模式”等开启汽车产销模式的方向性变革。

其实,不仅仅是神州优车,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在计划转型移动服务商。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接近三十家整车厂进驻共享出行领域,并有更多的强者正在“跃跃欲试”。

(微软中国汽车行业首席数字官伍斌)

微软中国汽车行业首席数字官伍斌指出:“以后的出行模式,更关注的已经不是简单地如何让消费者从A到B点,更应该注重资源整合,提供更完善的平台服务,解决消费者出行的最终目的。把移动和数字化生活整合到一起,让C端的使用者更具黏性。”为了实现这一点,他建议包括主机厂在内的企业要从消费者的诉求出发,反馈到汽车制造商,从而对移动出行整体价值链进行重塑。

(博世智能基础设施和城市交通解决方案总监王挺)

而另一家全球零部件巨头——博世集团则在移动出行细分领域的深耕上更进了一步。从2018年开始,博世与戴姆勒合作,在位于奔驰北京研发中心的地下停车场内设置了自动代客泊车测试场。“车开到停车场之后,(车主)可以在最方便的位置停车;人下车之后,掏出手机就可以选择要停的位置,一键启动自动代客泊车功能,车会在智能基础设施的引导下进行,无人驾驶。”博世智能基础设施和城市交通解决方案总监王挺介绍道,“这是北京望京的一个公用停车场,很拥挤,没有进行任何的封闭(措施)。当你需要车辆的时候,通过手机一键把车召来,这样最大(地)减少了(车主在)停车中的痛点。”

根据戴姆勒和博世的测算,配备了智能基础设施的停车场,可减少停车间距以提升约20%的停车容量。不过它更大的价值在于对人们出行以及停车场运转的效率提升,而且可应用的场所远不止目前设想的这几个。在未来,它的应用场景除了上述的停车、充电、洗车之外,还可以延伸到汽车共享、新车下线交付、智能高速等等这些更加进阶的场景,理论上对任何固定道路甚至是固定地点之间的驾驶行为都可以应用。

“未来的出行一定是多模(式化)的出行,可以想像我的车开到这个停车场之后,可以立马把车放下,可以做到多模出行无缝的切换,也可以到场景的无缝切换。对于共享出行服务商来说,如果有了自动代客泊车之后,你在泊车的环节可以省很多时间,这样的用户体验会更好。”王挺补充道。

王挺透露,戴姆勒和博世会在中国率先推出商业化的自动代客泊车服务,尽管这个时间表还未公开,但其巨大的潜力已经可以让人“脑洞大开”了。

(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智能网联总工贺思聪)

对于汽车人而言,接下来的5G时代更是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智能网联总工贺思聪指出,随着2018年12月28日工信部发布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及本月15日编制发布的2019年智能网联标准化工作要点,对于5G落地后的车联网发展给了很多启示:“主机厂在智能网联行业特别是商用车应用领域的变革,从传统技术解决方案、产品架构,到最终的超级电脑上云,如何实现车与云的连接,是整个智能网联汽车下一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写在最后

移动出行有没有钱(前)景?这是每一位从业者都最关心的话题。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消息,2018年中国移动出行用户将近5亿人,汽车出行市场容量有望达到3800亿元。诚然,移动出行作为汽车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已经成为行业与投资界的共识,也正在成为汽车厂商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领域里,目前尚未出现一个可复制且可持续赢利的商业模式。

正如麦肯锡咨询公司在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到2030年,我们将迎来交通史上的“第二次大拐点”(第一次是20世纪初机动车的诞生及量产),虽然这场“交通运输革命”究竟将如何展开,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汽车行业正在进行创新的几大热门领域已经愈发清晰,那就是自动驾驶、互联互通、汽车电气化和共享移动出行(被投资界缩写为ACES)。虽然没有一个维度已拥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其融合与提速发展之势还是愈发明显。在汽车制造商转型移动出行服务商的过程中,滴滴和优步的曾经混战或许不会重现,但是移动出行的选择更多元化、服务更加人性化,这样的未来是指日可待的。

尽管汽车产业“革命”的道路“千万条”,但就像兴民智通COO兼智能汽车事业群总经理张人杰所说的那样:“最终大家的目标肯定是智慧交通,实现车、云、路整个的协同计算,包括出行服务的融合。”在智能汽车发展的未来,人类的出行方式或许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主动出击,或许是汽车制造商面向未来的一个出路。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