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服务公约》禁收服务费可信度有几分?
自4月11日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后,奔驰汽车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特别是维权女车主追究的“金融服务费”问题,将行业潜规则公布于众引发强烈讨论。而在央视、人民网、新华网等官媒关注西安奔驰事件之后,金融服务费问题也引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重视。
5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奔驰,要求奔驰认真自查和整改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各级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处理;切实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杜绝各类不合规、不规范行为;大力改进售后服务体系,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积极妥善解决消费者诉求。而奔驰相关负责人也在约谈会上做出表态,将积极配合进行整改。
在约谈两周后,5月23日奔驰联合发布《服务公约》,要求经销商不得以奔驰金融公司的名义、或以为客户提供奔驰金融公司的金融服务为由收取费用,并公布了监督热线。表面上看奔驰的《服务公约》称得上是诚意十足,但它的可行性又有几分可信度呢。
国内市场转变经销商占主导
奔驰的《服务公约》能否彻底执行主要还是看经销商的态度,毕竟有句老话“县官不如现管”,4S店属于销售的终端是政策的最终执行方。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这也造成车企与经销商之间的地位在发生变化。以前车不愁卖,经销商需要求着车企入网、拿车,因此车企处于强势方所以很多政策推行十分顺利。但是现在市场竞争压力加大,车企与经销商的位置发生转变,车企为了能让经销商多提车拉升销量,需要经常维护经销商的关系。
目前经销商的话语权有多高举个例子很容易说明。去年奥迪要与上汽集团合作,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得知后联名低至,最终该合作项目被搁置。而很多汽车厂商的人员曾表示,以前到各地经销商4S店走访时都会被奉为上宾,如今到各地走访都要主动请经销商吃饭维护关系,因此《服务公约》能否执行奔驰各地经销商是关键所在。
盈利模式转变产生制约
车就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这也是经销商地位上升的主要因素。以前经销商的主要利润在车辆的差价上,因此希望能够更多的在厂商处拿到车,这让汽车厂商拥有很大的话语权。但现在竞争力加大,新车的利润空间被压榨殆尽,甚至部分车型还要赔钱卖车,卖的多赔的越多经销商地位自然上升。而面对这种市场经销商的盈利模式也不得不发生转变,由此前的售前市场以新车利润为主,向售后市场依靠维修、保养、保险等服务赚取利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经销商巧夺名目收取金融服务费的原因。
“金融服务费”在汽车行业内已经属于众所周知的潜规则,是很多经销商的主要利润来源。如果按奔驰所说禁止经销商收取“金融服务费”,那势必断送经销商一条财路,甚至是奔驰经销商重要的利润渠道,执行阻力可见一般。
“服务费”或改汤换药
需要注意的是奔驰并没有从绝对意义上禁止收取“金融服务费”,只是禁止经销商以奔驰的名义收取,如果更换其他的金融公司或者银行贷款将不在禁令范围内。也就是说如果经销商要求消费者办理其他金融公司业务,缴纳金融服务费将在所难免。就像西安奔驰女车主事件发生前,很多人都在订购奔驰车中缴纳了“金融服务费”,而在事件发生后有曾称金融服务费可退,但当部分订车车主咨询4S店时却被告知该费用为“金融咨询费”并非服务费。
当然奔驰经销商或许不会如此明目张胆的改汤换药,但《服务公约》中也提到将在客户购车过程中提供一份详述相关服务内容及价格的清单。也就是说奔驰官方将承认一些服务费的合法性,为经销商保存一定的利润空间。
此外,我们不得不注意奔驰的“地方保护”政策。奔驰为了维护每个地区经销商的利益,禁止经销商跨区域售车,这也就造成如果消费者只想购买奔驰,只能对经销商的无理要求进行妥协。此前媒体曾曝光过,某日系豪华品牌购车必须加装一两万元的装饰,这并不属于服务费,或许将成为奔驰经销商禁收“金融服务费”后新的利润增长点。
可以说,奔驰推行《服务公约》禁收“金融服务费”的行为是好的,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推行到销售终端还能保持几分执行力还很难说。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