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车为何做全球化的“逆行者”?
生存面前,全球化只能排在第二。
很难想象,2020年三大老牌汽车企业:通用汽车、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在美国的第一个坎同时出现。
根据近期美国《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公布的2020年最新汽车品牌排名来看,前十强被德系、韩系、日系品牌瓜分占据,美系品牌最好的成绩则是获得73分排在第11位的特斯拉,其次是第13顺位的林肯,克莱斯勒、福特、通用品牌分别以69分、66分、59分排在第18位、23位、26位,菲亚特更是以43分的低分成为榜单中垫底的品牌。
总成绩不行的美系品牌,在单科成绩上也是惨不忍睹。
在十大最佳车型榜单中,日系车型以垄断优势霸占榜单。其中丰田以4款车型入榜的成绩独占鳌头,而美国三巨头都未入选“最佳车型榜”。作为美国消费者联盟主办的非营利评测报告发布杂志,《消费者报告》是北美最受消费者信赖的中立汽车评估机构之一。同时,因其测评全面且细致,很多消费者以该杂志的评选结果为参考选购汽车。
虽然只是一个评选报告,只具备参考价值,但这无疑不是给美国三巨头一个警醒:为何日系品牌能够在全球范围、包括美国本土市场开花,而美系品牌反而在全球市场上节节败退,甚至连捍卫本土市场的能力也遭受狙击呢?由此带来的不平衡的市场竞争,将会为美系品牌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汽车行业已发展百余年,美国是老牌、且实力强大的汽车国家,在规模化、协同化的需要下,甚至让这个行业成为一个完全全球化的产业。但如今以通用、福特为代表的美系品牌进行全球战略收缩,更像是一场逆风行动,即便这是他们当前迫不得已为了生存必须进行的动作,但不得不说的是,没有任何一个投资者愿意把鸡蛋仅放在一两个篮子里,看似短期安全,其实长远风险更大。
生存“收缩战”
与日系在中国、东南亚、欧洲等市场稳定发挥且有着扩张趋势,甚至中国品牌在海外大举“进攻”不同的是,福特、通用在全球的汽车市场的举动,尤其是全球汽车市场自2018年出现下滑趋势以来,美系品牌在全球的收缩表现得更加明显。
从产品到市场份额,从品牌形象和品牌活力,美系在全球的收缩无论主动或被动,都成为一种时刻发生的必然现象。拿福特来说,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福特“一亏再亏”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代表。自2016年达到122万辆(不含林肯品牌和进口车型)高峰后,一路下跌,2019年仅为23万辆。
同时福特在中国频繁的人事变动与经营动荡、销量下滑、营收效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将福特中国推向深渊。2019年全年,福特汽车在中国市场亏损7.17亿美元,2018年的亏损是15亿美元。
在全球,福特很早就在出行变革方面加大投入,但由于自动驾驶等技术目前尚未成熟到谈论盈利的时候,持续的投资难见成效也意味着亏损。另一方面是支撑福特这头巨象往前走的传统汽车业务跟不上市场需求,导致了销量下滑,从而影响财务表现。2019年下滑98.7%的净利润,不得不得让福特继续开源节流、勒紧裤腰过日子。
为了生存,在全球车市下滑的前一年,福特就提出了140亿美元的成本削减计划,之后这一计划目标增加至255亿美元。另外,从2016年关闭澳大利亚工厂开始,福特已关闭3家俄罗斯工厂,在欧洲已关闭6个制造工厂,接近6,000个职位被裁。
到2020年底,福特在欧洲裁员人数将达到1.2万人,约占其欧洲员工总数的20%。根据福特在2018年提出的“重组全球员工团队”声明中可以看到,未来或有7万名受薪员工受到影响。裁员、关闭或出售工厂等削减预算举措将成为福特的常态。
另外一家美系汽车公司通用,近年来一直在瘦身的路上勇往直前,除了先后出售了悍马、庞蒂克、萨博和水星等品牌,将旗下八大主力品牌精简至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及GMC四个后,通用还在全球各大地区先后退出当地市场。
2014年雪佛兰品牌撤出欧洲市场;2015年欧宝撤出俄罗斯市场并关闭印度尼西亚工厂;2017年出售欧宝、沃克斯豪尔及通用汽车金融欧洲业务;2020年初宣布雪佛兰品牌将撤出泰国市场,减少在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市场的生产制造、设计和销售业务,并于2021年底前彻底放弃霍顿品牌。
除了出售各地业务外,通用在2018年宣布将裁员14,000人,并在全球关闭7家工厂,其中包括北美的5家工厂。放长远来看,通过这一系列“瘦身”举措,通用有望每年为公司节省高达60亿美元的费用。
为了在这一轮竞争中活下来,通用只“看紧”美国和中国市场,从通用2019年各地区的销量数据来看,在其776万辆的总销中,中国和北美地区的销量分别为326万辆和336万辆。
在美系三巨头中,FCA走的路线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在面对全球和中国同样困境时,FCA选择“拥抱”PSA,与其以50比50合并的方式实现业务的全面整合。从2019年两家集团在各地区的销量表现来看,即便未来全球销量在800万辆左右,但在新能源领域的落后,及在中国市场标致雪铁龙、Jeep品牌的低迷仍然是新实体需要解决的问题。
毫无疑问,美系从能够下定决心从全球撤退,是因为北美市场尤其是在美国本土拥有绝对优势的份额。2019年,北美市场销量为2,087万辆,美系三巨头共售出871万辆,占这个市场的41.7%。而在美国市场中,三巨头也占据着43.9%的份额。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以丰田、本田为首的日系品牌2019年在美国也有着37.1%的份额,面对日系的紧追,美系品牌在美国本土的日子也并不是优哉游哉。
在美国市场,美系不能轻视日系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丰田、本田虽然没有美系够深的根基,但是作为在二战后也就是上个世纪50年代就打开了美国市场的丰田汽车来说,70年的在美售车史足以攻克三代美国人,这也是它成为世界级厂商全球化的开始。随着丰田打入美国市场,本田、日产等日系品牌也相继进入美国。
加之上个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美国汽油价格暴涨翻倍,以节能精致著称的日系小型省油轿车迅速成为了美国市场上的“香饽饽”。1979年,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7%,1980年快速上升到24%。1980年,日本汽车年产量达到1100万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在1980年,丰田花冠年产量就高达85.6万辆。目前,丰田花冠(丰田第10代COROLLA轿车将中文名从“花冠”改为“卡罗拉”)全球累计销量超过3600万辆。
想要在世界霸主的地盘虎口夺食是不容易的,全球销量冠军的大众至今都为如何在美国增强影响力,提升份额而孜孜不倦地思索着。业内有句话叫“得中国者得天下”,但如果要成为真正世界级的汽车制造商,美国这个栏杆必须得翻越。
不过相比以大众、丰田等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大攻势来讲,福特、通用、FCA都在这一时刻遇上了各自不同程度的问题,原本是想抢得市场发展先机,可在快速且不实际的布局中,反而掣肘了原有的优势,在求生存的道路上的确有些悲怆。
艰难的转型之路
汽车行业无时无刻都充满着变化,新时代的推动和驱使,不得不让“骄傲”的美国人迫切想要站在技术和行业之巅,于是自动驾驶、节能技术成为美国人领先下一个时代的法宝。但事实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就像跷跷板一样,当新的趋势用力过猛,势必会影响到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最终陷入艰难的转型之路。
福特早在2012年提出“移动蓝图”计划,畅想2025年之后的智能交通网络,其中自动驾驶是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在此之前,福特在自动驾驶方面已有十年研发经验,这也是福特走上烧钱无底洞的开始。
福特关于未来交通的宏大构想
2015年,推出“福特智能移动计划”,2017年福特向Argo AI注资10亿美元,一年后,福特又向Argo AI承诺,到2023年实现追加投资30亿美元。即便2019年净利润1亿美元未到,福特也表示不会放弃自动驾驶技术。为此,福特汽车CEO韩恺特表示:“福特必须改变。”未来福特将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转型中实现新趋势和稳健发展之间的平衡。
福特的“平衡术”之一就是与大众汽车在商用车、电动车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广泛联盟。比如大众使用福特北美工厂进行生产以拓展其北美市场的同时,大众将帮助福特品牌开拓欧洲市场。此外,福特还将在大众MEB平台上生产电动汽车,预计到2020年底,福特将在欧洲市场上推出14款新电动化产品。
平衡术的另一端,就是为市场而改变。
在全球市场产品投放上,福特一直令人诟病的是“一个福特”原则下的产品并不能够满足其他市场的具体差异化需求,以中国这个最大且十分挑剔的市场为例,分析人士认为福特的产品之所以不受待见,还是与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有关。
为解决这一问题,去年4月,福特正式开启福特中国2.0战略,从加速产品研发和投放速度、研发智能科技、深化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坚持创新和本土人才培养等5个方面推进福特在华业务回升。9月,福特与长安共同签署“长安福特加速计划”,加快在中国市场的产品投入,以改善目前的产品结构。
与福特遭遇同样问题的是,通用强推三缸机也被“反噬”得厉害。为了满足中国日益严苛的燃油消耗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从2017年9月开始,上汽通用引入全新一代Ecotec 1.0T、1.3T三缸发动机,但三缸机市场的并不成熟让许多消费者敬而远之。加之车市下行趋势,通用在华销量已连续3年下滑。2019年,上汽通用销量同比下降18.7%,别克同比下滑18.4%,雪佛兰销量同比下滑24.8%。
为了提振市场销量、守住车市第一梯队位置,通用被传欲向市场妥协,重拾四缸发动机。这一消息也得到其内部人士确认,“新增1.5L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将与现有1.0T、1.3T三缸发动机一同销售,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不仅如此,通用将继续优化中国市场的产品组合,聚焦快速增长的SUV和豪华车市场。另外,在面对全球新能源大势下,通用计划投资80亿美元,到2023年将在全球推出20款全新纯电动汽车。
“全球化发展”虽然只是简单的五个字,但却是一个复杂、艰难且充满险阻的过程,即便赢得时机取得前期的迅速成长,后期如何平稳维持更是难事。
在各大车企梦寐以求的全球化进程中,美系的背道而驰或许是基于未来发展更好的考量,亦或许是规避风险较好的措施。但从车市的角度来讲,产品永远是车企实力的主要体现,为消费者的需求提供面面俱到的、更智能的产品才是最佳出路。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