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研侧目!C-NCAP管理规则发布:碰撞难度升级
C-NCAP,即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国内消费者判定一款车型安全指标的主要渠道之一。
但是,近年来它的公正、客观性遭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质疑,甚至有网友给其安上了“五星批发部”的称号。随着中保研的崛起,C-NCAP也进行了一系列改变,以证明自己的公信力。
日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测评管理中心发布消息称,在C-NCAP(2018版)测评规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提升,制定了C-NCAP(2021版)测评规程。
其中在成员保护部分,使用正面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碰撞试验,替代了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
相较于此前的固定式40%偏置碰撞,新增的为碰撞双方以50km/h的时速进行偏置对撞,更能考验车辆的安全性,更接近车祸发生实际情况。
此外,针对新能源汽车,还增加了侧面柱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替代了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及评价;增加了车身和零部件碰撞安全性能风险评价要求,以罚分项形式体现;增加了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中搭载假人的数量等等。
规程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乘员保护部分:
使用正面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碰撞试验替代了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
针对新能源汽车,使用侧面柱碰撞试验替代了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
增加了车身和零部件碰撞安全性能风险评价要求,以罚分项形式体现;
增加了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中搭载假人的数量;
增加了第二排两侧座椅鞭打试验及评价方法;
增加了第二排儿童乘员保护评价方法和儿童乘员保护静态评价方法;
修改了对于侧气帘加分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关于事故紧急呼叫系统加分的技术要求;
安全带提醒装置由加分项修改为罚分项;
修改了乘员保护试验中的电安全评价方法。
行人保护部分:
修改了行人保护试验及评价方法,采用先进行人腿型(Advanced Pedestrian Legform Impactor, aPLI)替代传统FLEX-PLI和TRL上腿型进行行人腿部碰撞保护试验评价;
扩大了行人保护头型试验区域。
主动安全部分:
增加了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的试验场景;
增加了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试验及评价方法;
增加了对于车道偏离报警系统(LDW)、盲区监测系统(BSD)、速度辅助系统(SAS)的审核项目及技术要求;
增加了整车灯光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
修改了评分体系,主动安全权重由15%增加到25%。
作者:陈驰编辑:陈驰来源:快科技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全新一代奥迪A6 Avant公布,能跟宝马5系、奔驰E级一战吗?
- 2 明明手握1751亿现金,小米却还要募资396亿,用来干什么?
- 3 高呼的“全民智驾”真的做到“全民”了吗?
- 4 地平线智驾方案软硬结合,大众、保时捷的合作纷至沓来
- 5 城市NOA试驾报告:七家车企,北京路测!
- 6 2025上海车展看什么?看这一篇就够了!
- 7 一文看懂2025汽车百人会国际论坛:中国汽车出海,外资在华如何发展
- 8 工信部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提的内容,将如何影响智驾行业发展?
- 9 P3:全球车企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盘点
- 10 自动驾驶供应链内幕:Tier1与Tier2,谁是幕后黑手,谁在躺赢?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