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造车,“众望所归”?
“造车”二字似乎有一股魔力,出现在哪家科技企业身上,哪家企业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讨论热度和关注度,如果公司已经上市,那么还能推动股价暴涨。
1月的百度就吃过这个甜头,而2月的小米也是。1月11日,百度宣布联合吉利成立百度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在消息公布当天,百度的股价大幅上涨9.06%,市值也重回800亿美金行列;小米爆出造车传闻后,股价一度大涨12%,站上新高。
有趣的是,小米的造车行动和百度不同,仅存在于传闻阶段,官方回应称“等等看看”便没了下文。
2月26日,互联网上再次传来造车消息,而这一次的主角变成了华为。据路透社报道,华为“有计划推出自由品牌电动汽车,正和长安汽车、北汽蓝谷协商代工制造”。消息一出,传闻中的另外两位主角长安汽车、北汽蓝谷股价大涨,北汽蓝谷甚至直接涨停。
随后华为通过证券时报网正式作出回应,表示“公司策略不变,华为不造车。”
对于这一回应我们并没有感到意外,过去两年华为虽有涉足汽车领域,但多次强调“不造车”,甚至放出“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的狠话。看来在短期内,华为的确无意涉足整车制造领域,而是想安心地扮演好供应商的角色。
华为造车,“众望所归”?
在外界眼中,华为在情在理地“应该造车”。
当一家科技企业有着雄厚的资金、有着国内首屈一指的研发实力,而且不断公布相关的专利和技术,这在外界看来就已经是要进入某一行业的明显信号。
据企查查数据,在目前华为已经公开的专利中,和汽车技术相关的有近120条(仅供参考)。其中一些专利如“电动汽车以及电动汽车之间充电的方法”、“电机转子及汽车”、“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电机、动力总成和汽车”等,均令人联想到电动汽车的部分核心技术。
和传统车企相比,华为的汽车相关专利数量可能是“九牛一毛”,但实际上已经确定造车的百度,汽车相关专利数量也不过是70条。我们都知道,如果华为真的要造车,那么必然会和合作伙伴一起完成这个重任,无论是百度也好华为也好,在造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提供互联网技术支援”,在软件层面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因此,外界根据华为公布的专利来判断是否有造车意图并不奇怪,同时华为也已经推出了多款应用于汽车上的智能设备,例如车载智慧屏甚至是HiCar生态,和百度的的Apollo自动驾驶平台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机成熟后借助合作伙伴的能力切入到整车市场,也并非不能想象。
有意思的是,多年前华为曾三番四次重申“不会进入电视行业、不会推出电视产品”,但不久后却推出了名为“智慧屏”的类电视大屏产品。从这个“前科”来看,华为是否真的要造车还是得抱怀疑态度。
而吃瓜群众们认为华为应该造车的另一个原因,则是赛道问题。
简单来说,华为过去最重要的业务智能手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份额都出现了严重的下滑。根据IDC公布的数据,2020年第四季度华为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已经下滑到第五的位置,距离“Others”只有一步之遥;在国内市场,华为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从41.4%下滑至25.1%,“勉强”能够保住国内冠军,但领先幅度已经十分微弱。
没有人知道华为手机业务的未来会如何发展,互联网上更有“华为手机或拆分出售”的消息传出。此传言甚至惊动任正非,他公开回应表示“绝不会出售手机业务”,但智能手机业务存在的不确定性也令人猜想,华为是否应该另觅新赛道?
如果华为要寻找新的赛道,那么智能汽车/电动汽车必然是最佳之选。目前,电动汽车是资本市场最为青睐的新游戏,特斯拉、小鹏、未来、理想等企业股价暴涨一举超越丰田等传统汽车巨头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时国内的汽车行业已经拥有了充分的自主创新能力,哪怕是核心技术仍有差距,但至少已经有了下位替代的方案。
华为坚持不造车只做供应商固然有自己的理由,但如果他日宣布进军整车,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华为造车与否,背后的逻辑很重要
目前华为在汽车行业中的身份是“供应商”,就像曾经的谷歌、高通一样,只为合作伙伴输出技术和能力,以提升合作伙伴产品的使用体验。曾经的百度也是扮演这样的角色,对其他车企来说百度的Apollo自动驾驶平台、小度车载OS和百度地图的确能够赋能产品,提升产品在软件层面的竞争力。
然而,百度发现自己的“供应商”角色很难做下去,很多车企都不愿意和百度合作,李彦宏曾表示:“很多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在这方面相对比较保守,不愿意主动去尝试一些新技术,所以百度就只能先发制人,主动制造融合前沿技术的电动汽车。”
换言之,百度的目的由始至终都是推广自家的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Apollo自动驾驶平台,至于当供应商还是亲自造车,都不是头等大事。而华为可能不太一样,HiCar平台的技术含量不可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相提并论,自家的自动驾驶技术又未成气候,主推HiCar方案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华为比较擅长”,而且更容易被车企接纳,成为打开汽车供应市场的突破口。
余承东透露,目前华为HiCar项目进展良好,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和20个品牌达成合作,将有近150款车型会搭载这套平台。在刚刚举行的MWC21上海展会上,华为表示已经和30多家车企达成合作,预计2021年共有500万辆终端会搭载HiCar平台。
根据官网的技术文档我们知道,华为HiCar有四大特点:安全交互、无感互联、硬件互助和生态共享。简单来说,华为希望进一步加强智能手机和汽车之间的联动,通过UI配套、交互配套等方面,让智能手机用户(尤其是华为手机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完成汽车解锁、信息传递等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交互操作。
同时,为了提供快速的适配能力,华为HiCar提供了名为“CarKit”的应用接口,广大开发者可以快速地让自家的应用适配华为HiCar,成为生态的一员。
华为HiCar作为“增强型辅助功能”,不会深入到汽车车机系统的最底层,给合作伙伴留足了安全感,再加上华为手机和华为生态的号召力,尤其对那些车机系统不太先进的车企来说吸引力不容小视。
我们认为,华为造车与否有三个决定性因素:是否掌握了足以影响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商生意”是否遇到了天花板、是否一定要亲自做硬件才能完成生态整合。
与其说华为目前的不造车宣言是“坚守底线”,不如说是伺机而动。每个企业都会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机会,造车与否最终也只是一念之差。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