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滴滴APP越来越胖,却做不成超级APP

在特斯拉、谷歌、苹果的无人车队成行之前,滴滴抓住最后的上市机会。然后呢?

文/智物

第一次看到滴滴上市的准确信息是4月15日的《经济学人》杂志,该刊用一行小字提示说,据报道该公司正在计划秘密上市,同期在操作的还有新加坡公司Grab。

唤醒这两家公司急切上市欲望的是Uber的市值表现。这家曾经困难重重的公司,更换了CEO几年之后,重焕新生,2年前成功上市,现在市值超过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公司,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汽车。

即使是局限如Grab这样的公司,市值预估也达到了400亿美元。那么,中国市场收入1336亿元,亏损106亿元的滴滴该估值多少?

《经济学人》不掩饰对滴滴的偏爱。在今年2月份一篇文章中,该刊认为,由于中国特大城市的汽车牌照政策,滴滴的共享出行服务将会比其美国同行Uber有更好的未来表现。

滴滴的市值将会超过Uber,似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现在,Uber的市值接近1000亿美元,而滴滴在经历了这一轮下跌之后,市值为749亿美元。相去不远。

出行服务“盛世”

这是滴滴作为共享出行服务龙头上市的窗口期,诞生于10年前所谓的O2O盛世,滴滴生生将多位同行拖至不可能盈利的市场核战中,包括快车、易到以及Uber中国。

2019年,滴滴已经对外宣布其用车服务业务已经开始盈利。但是,披露的数字是改公司当年的亏损接近100亿人民币。

Uber更惨。2020年,Uber亏损了近50亿美金。

但是,市场看好的是所谓“出行服务”的前景,Uber在上市前宣称,这是一个未来可以达到2.5万亿美元的市场。第三方咨询公司略微保守了一点,iHS称10年后的2030年可以达到5000亿美元,毕马威认为是1万亿美元。

数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原来昏昏欲睡,做老朽状态的全球汽车巨头也看到了这些数字,也包括中国的这些汽车巨头。他们开始纷纷设立出行服务公司,不只是卖车,还出租、共享。

比较另类的是中国的T3,来自三家汽车巨头,共同组建了一家共享出行服务公司。

通用汽车公司投资过Lyft,又推出了自己的共享服务Maven。

大众汽车推出了Moia服务,一种按需运输服务业务。

火星上最好的出行公司,可能是特斯拉;地球上,应该是苹果吧

宝马和奔驰共同成立了Free Now。

丰田最牛,同时投资了Uber、滴滴和Grab。同时,还在欧洲推出了Kinto。

可以想象到,这些传统汽车公司的所谓互联网尝试的结局会怎怎么样。至今,他们多数已经被关停,或者出售。

滴滴的“追兵”

除了这些简单模仿Uber和滴滴的出行服务,沃尔沃、奥迪等公司还在推一些类似订阅服务的尝试,汽车按月付费。听起来是不是十分的耳熟?有点像海外运营商的订阅业务。

但是,相信这些利润丰厚的传统汽车公司,没有能力动摇到Uber和滴滴的根基。那么,滴滴的追兵究竟是谁?

多数汽车公司的所谓出行业务不会对滴滴造车威胁,时至今日,补贴政策仍然是一个核按钮。《经济学人》提到了几百年前的马车时代,以及上世纪30年代的汽车出租车时代的“补贴大战”,纯粹靠市场竞争,永无宁日。

尤其是30年代的美国、英国城市当中的出租车大战。最终的结果,还是由政府出面限制出租车数量为终局。

滴滴的APP太胖了,滴滴想要的太多了

最关键的一点,这种从A到B的出行服务,过于标准化,过于没有个性了,没有任何的品牌,所谓安全、隐私等等,都是起码的服务准则和要求。唯一的竞争区别,就在于价格。

只要Uber、滴滴敢停止补贴,甚至是降低补贴,再甚至是减少亏损。一定会有社会资金支持比如神州、首汽、T3这样的企业,重新进入这个赛道。这样的意义上说,有阴谋论者认为,Uber、滴滴的高额亏损可能也是吓阻某些意图进入市场的企业的手段。

不要忘记,特斯拉、谷歌以及苹果等新互联网公司的造车,还在视野之外。现在,特斯拉、苹果、丰田、华为都受阻于自动驾驶的实现,但是,一旦有公司在真正的无人驾驶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届时,对资本市场而言,Uber、滴滴的模式可能也就成为明日黄花。刚好,Uber已经剥离了他们的无人驾驶业务,而滴滴绝没有力量再开启另外一个暗黑赛道。

JP摩根等投行预测,明年Uber可能实现历史性盈利。但是,现在来看,并不乐观。

《经济学人》倒是建议,滴滴、Uber可以推出所谓的订阅服务,但是,有一个前提,能够经受住各国政府对这些共享出行公司的反垄断考验。

滴滴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从手机公司购买APP预装,与微信的合作形式是另外一种。滴滴曾经跟国内的某家领先的手机公司尝试过所谓的服务分成收益,但是可惜,在手机行业的黄金期,这家手机公司放弃了这种战略尝试。

滴滴的APP现在变得越来越胖,现在开始进入一些生鲜电商的服务。这可能又是一个无底洞?Uber此前尝试过所谓的Uber life,接入类似今日头条的信息流服务。但是,很快放弃了。对于一家服务公司来说,这种广告服务的模式,离题太远了。

滴滴服务似乎想把自己变成一个超级APP。这直接影响到了用户的体验,说给投资人听故事没问题,但是前景不问可知。

此前,有另外一家号称超级APP孵化器的公司,曾经几次凭借流量之力,进入电商领域,三进宫,三次败退。

……

(关注“智物科技评论”微信公众号,入群与作者聊科技趋势)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