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和萝卜快跑“持证上岗”,“车内无人”出行已不再遥远
自2009年谷歌开启研发自动驾驶汽车以来,这一领域也成为了众多车企,以及科技公司比拼的主战场之一。作为自动驾驶的最佳体现,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从诞生初期,到如今逐步实现商业化运营,都始终与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紧密相连。
9月19日,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两位“头部玩家”小马智行和萝卜快跑,正式成为首批获准在北京开展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的企业。由此,也标志着自动驾驶出行产业正有序进入业务造血阶段。
规模化服务指日可待
今年以来,位于亦庄的北京无人驾驶示范区已全面启动3.0阶段建设,并且在“安全第一,兼顾效率”的原则下,推动实现全无人载客商业化试点。目前从测试到示范应用,Robotaxi商业模式正在逐步形成闭环。
据了解,获准开展“?内无人”商业化试点,需要申请企业在前期示范应用阶段积累符合标准的里程、载客订单数量及人次,并且在安全运行、应急 处置、管理制度上通过重重考核。因此,随着进入“车内无人,车外远程”测试阶段后,两家企业分别投入10辆测试车,在示范区的公开道路上进行了3个月全无人测试。
目前,小马智行已在其APP软件PonyPilot+内上线了无人化站点、预约车内无人出行、定制专属迎宾灯、分享自动驾驶成就等多个新功能,并对车内后排的用户界面进行更新,提高实时画面细节,新增关于“车内无人”服务流程和车辆功能的介绍。
并且在收费方面,小马智行目前针对“车内无人”的服务价格标准,也与此前“主驾有安全员”和“主驾无安全员、副驾有安全员”阶段保持一致。
不过相比于小马智行仅能通过APP一种渠道来体验Robotaxi服务,萝卜快跑则拥有更多种形式的叫车方式,用户可通过萝卜快跑App或小程序、百度地图、百度App等平台,均可呼叫“车内无人”的萝卜快跑车辆。
降低成本是普及关键
2022年1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将稳妥发展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等出行服务。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玩家”们自然也加大了相关技术的的研发投入,并希望同级技术的优势来降低Robotaxi的运营成本。
此前有相关数据显示,按照5年运营周期计算,一线城市不算车辆费用,网约车司机月成本为8000元,而Robotaxi最大的优势是没有司机。以售价为25万元的车辆为例,在抛去司机成本后,分摊到每月的运营成本仅为4100元左右。而随着运营成本的降低,用户在享受服务时的支出也能够有所降低。
目前为了进一步压缩运营成本,小马智行和萝卜快跑也都进行了深入布局。在今年8月,小马智行就与丰田中国、广汽丰田共同设立合资公司,以支持未来Robotaxi的前装量产和规模化部署。
作为小马智行推出的第六代L4级别自动驾驶软硬件集成系统载体,广汽丰田赛那也凭借着拥有灵活实用的乘坐空间,满足家庭出行等产品特点,投入到了Robotaxi业务使用场景中。
而萝卜快跑的母公司百度,则是通过自主研发,针对乘客需求和无人驾驶出行场景进行了量产车型的深度设计。在2022百度世界大会上,阿波罗就发布了第六代量产无人车Apollo RT6,从高安全、高质量和低成本三个方面,追求更加“极致”的无人驾驶体验。
据“汽扯扒谈”从百度方面了解到的信息,Apollo RT6的研发目前还在进展当中,预计到今年第四季度会取得重大进展,并将尽快小批量投入到萝卜快跑的试运营当中。
随着Robotaxi技术的发展,除了小马智行和萝卜快跑以外,滴滴作为国内最大的出行公司,同样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布局。目前在最新版本的滴滴出行App中,用户已经可在上海、广州等地指定区域内看到“自动驾驶”选项并叫车,体验滴滴自动驾驶带来的服务体验。
无人可以说,此次拿下车内无人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门票”,小马智行和萝卜快跑都将向着自动驾驶商业的规模化运营进行了全新探索,也必将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创新,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量产,最终在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相信在不久后的未来,也会有更多用户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体验到科技出行所带来的低成本与便利性。
原文标题 : 小马智行和萝卜快跑“持证上岗”,“车内无人”出行已不再遥远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10日立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应用新进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