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激光雷达上市潮背后:熬一个不确定的终局

2023-09-25 16:25
赛博汽车
关注

图片

作者 | 褚万博

编辑 | 章涟漪

禾赛科技的牌子已经在纳斯达克挂了一段时间。近期,另两家激光雷达公司速腾聚创与图达通也陆续发布上市消息:前者冲刺港股;后者获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意图在纳斯达克抢滩上岸。

至此,国内头部三个玩家,掀起一波激光雷达公司上市热潮,对比大洋彼岸友商或倒闭或合并的寒意,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

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禾赛上市之后股价一路下跌,从敲钟当日23.75美元/股的开盘价,一路下跌到美东时间9月20日收盘的10.22美元/股,市值缩水一半以上。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当下投资者对激光雷达行业真实投资价值的看法和谨慎态度。

有投资人向《赛博汽车》直言,当下激光雷达上市,并非一个好的窗口期,选择冲击上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级市场融资已经不那么容易,只能通过上市来努力一下,融资存续。

投资者的谨慎理由很多,比如车企因成本考量选择压缩激光雷达的应用,这是下游客户向上传导的寒意;再比如,纯视觉路线与多传感器融合路线孰优孰劣,目前还难以下结论,这是未来应用前景的不确定性。

本质上讲,当下这些玩家集中上市,其实是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还未明朗之时,熬一个并不确定的未来。

01

激光雷达冲刺上市,表面上市实则苦熬

国内激光雷达赛道,最近一起与上市相关的消息来自图达通。

图片

关于图达通境外上市文件

不久之前,中国证监会披露了一份《关于Innovusion Holdings Ltd.(图达通控股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从文件披露的信息来看,图达通已经向证监会就境外上市进行了备案。

关于图达通上市的信息,《通知书》披露的不多,核心信息有2点,一是图达通将拟发行不超过21,382,252股普通股,二是明确了图达通与禾赛科技一样,选择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关于图达通,关注激光雷达赛道的人应该不会陌生,在国内属于与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同一梯队的头部玩家。

企查查信息显示,图达通创立于2016年11月,主营激光雷达产品,产品主要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城市轨道交通、智慧高速、高精地图等多个领域。

企查查显示,图达通融资历程

自成立以来,图达通经历过4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1.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7亿元),其中蔚来资本参与了其3轮融资,小米背景的顺为资本也参与了一轮融资。

所以在车载激光雷达业务上,图达通也深度绑定蔚来,据蔚来公开的信息,截至去年,图达通仅在蔚来一家客户上的激光雷达上险搭载量就有约5万颗,以36.2%的市场份额位居乘用车激光雷达前装供应商2022年度市场份额榜首。

在车载激光雷达的经营模式上,图达通与禾赛、速腾两家类似,深度绑定单一新势力客户,以此获得车载激光雷达的业务快速增长。

除了图达通之外,速腾聚创也已经在今年7月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意图登陆港交所,时间再往前,则是今年年初登陆纳斯达克的禾赛科技。

一连串事件连起来,这三家国内头部的车载激光雷达供应商从今年年初开始密集启动上市动作,给赛道带来一番火热气象,反观欧美友商,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寒意不断。

先是德国激光雷达公司Ibeo申请破产通过,之后全球激光雷达第一股Velodyne和Ouster两家上市公司宣布合并,合并的缘由也很简单,业务难以为继,股价一泻千里,两个倒霉蛋试图牵手寻求更快的增长。

除此之外,Quanergy 、AEye以及Innoviz等已经上市的激光雷达公司,市值也是一落再落。

都是激光雷达公司,国内国外境遇相差如此之大的原因,业内的看法比较一致,即下游车企的需求不一致传导到上游供应链,境遇自然不同。

比如万集科技负责激光雷达市场开拓的市场总监王建胜表示,国外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上慢了一步,所以在需求上,国内车企对智能驾驶更加注重效率,也因此比较快的在技术上跑通,加快激光雷达的应用。

的确,无论是上市步伐,还是出货量和市占率,国内厂商的局势都非常明朗,在国际知名咨询机构Yole Group旗下的Yole Intelligence发布了《2023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与技术报告》中,其预测2023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占率前五的厂商中,前三名都会是中国企业。

没错,还是老面孔,禾赛、速腾和图达通。

图片

禾赛科技美东时间9月22日股价

但在投资人看来,表面火热无法掩盖激光雷达行业目前面对的问题。有投资人告诉《赛博汽车》,当下并非激光雷达上市的最佳窗口期,这一点从国内激光雷达上市第一股禾赛科技一路下跌的股价就能看出来,这其实就代表了投资人对整个激光雷达行业谨慎的态度。

这种态度更早的时候已经体现在一级资本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车载激光雷达上车之始,仅国内相关赛道发生投融资事件高达66起,累计融资金额超过56亿元。但是到了2022年,行业仅有11起融资事件,累计披露的融资金额在6.6亿元以上。

到今年上半年,寒意依然没有散去,除了禾赛IPO,也仅有6起融资,披露融资金额4亿元以上。

有投资人表示,现在激光雷达企业集中上市,更多的是一种急于上市的心态,因为一级市场的融资难度上升,但自身的造血能力还没有形成,只能转而寻求二级市场融资。

投资人对激光雷达投资热情的消退,本质上还是车载激光雷达当下的大规模应用困境,以及未来自动驾驶方案的不明晰所造成的。

02

激光雷达,眼前的现实

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短期内其实是一个规模与成本的悖论问题。

图片

亮道智能激光雷达产品

亮道智能CMO江南逸认为,成本的下降需要看的是,如果成本和出货量是线性关系,前期的投入要分摊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里去。

这个逻辑简单来讲,就是后期出货量够大,就可以摊平前期的投入(比如研发)。但目前激光雷达还处于一个早期的上车和投入阶段,成本的摊平还不是很明显。

同时她还表示,未来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的总量在那里,所以以一个激光雷达公司的角度来讲,对这个事情(激光雷达应用)还是比较笃定的。

所以,就目前来说,规模化是解开一切问题的那个节。

问题是,规模化意味着下游车企有足够的意愿去采购并搭载上车。但最近一年多,汽车行业的整体趋势是,在价格上越来越卷,车辆BOM成本的压力向上传导,就延伸出一个问题:

车企向上游供应链企业要成本空间,目前,激光雷达成本的问题还没有太明晰的答案,但王建胜告诉我们,现在整个行业的成本压力都很大。

同时他还认为,当前国内的激光雷达公司更像一个零部件的组装厂或者是集成商,虽然也有算法、光路调校等核心技术,但这些技术覆盖度都不高,所以其实只是一个代工方式的升级而已,附加值非常有限,所以未来激光雷达厂商的护城河是算法。

虽然这种意见没有一致性,但也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一个现实:仅在硬件层面,车载激光雷达压缩成本的空间是很有限的。

这一点也能在已上市的车载激光雷达公司财报中看出一些端倪,不管是禾赛还是速腾,我们在财务数据中能找到的一个共同点是,随着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量的增加,收入同步增加的同时,毛利率始终处于下行的状态。以禾赛为例,2021年全年毛利率还能达到53%,但到今年已经下降到30%左右。

图片

禾赛激光雷达产品

成本压不下来,价格下降空间就非常有限,此前有消息显示,禾赛提供给理想的产品价格在2000-3000元,而有接近蔚来的人士表示,图达通给蔚来的单颗主雷达在4000元左右,这已经是比之前下降一半后的价格。

对于成本极为敏感的汽车行业来说,这个价格显然有点压力,所以我们能看到的趋势是,车企在激光雷达数量上的比拼渐渐没了声音,反而“去激光雷达”之声不断。很多第三方智驾方案供应商如大疆也将低成本作为吸引车企的卖点,甚至直接喊出纯视觉方案。

虽说目前车载激光雷达的成本较以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业内人士告诉我们,这种成本的压缩本质上不是因为技术创新引发的,无法改变目前的现状。

所以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就是,因为成本和价格不够低,导致成本导向的车企不愿意用,从而无法创造产品的规模化应用,问题的下一个环节就又回到了成本这里,一个完美的死循环。

03

自动驾驶线路之争,决定激光雷达的未来?

上文所讲的规模与成本的悖论,或者说死循环,看起来是一个相当悲观的结论,有无解题之法?

业内比较认可的一种路线是,纯固态激光雷达。

纯固态激光雷达的概念相对于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而存在,同样在这两个极端中间,还处在一个过渡的半固态激光雷达,这三种雷达的技术原理这里不讲(毕竟不是技术稿),他们中间最核心的区别就在于,内部有无活动的机械部件,纯固态激光雷达就属于没有活动部件的那一种。

也因此,这类激光雷达的集成度更高,成本和使用寿命也会大大提升。

至于成本可以提升到什么地步,王建胜认为,参考毫米波雷达的大规模应用,激光雷达大规模起量,价格应该降到300-400左右,如果按照这个价格去推,必须要用纯固态,有一点动态元件都做不到,而且一定要芯片化。

但Flash方案的纯固态激光雷达已经上车,产品来自禾赛科技,首搭车型就是前不久亮相的极石01。不过,因为Flash技术在远距离测距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所以目前只作为补盲雷达而存在。

图片

极石01搭载的纯固态补盲激光雷达

不管如何,在激光雷达企业的角度,普遍认为到2025年纯固态激光雷达会迎来突破,届时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大的爆发期,激光雷达用规模说话的商业模式,也就看到了成立的可能。

不过在此之前,有一个前提是,自动驾驶纯视觉还是多传感器融合路线,激光雷达的存在要能让外界看到不一样,用投资人的话说,激光雷达的方案确实能够证明自己足够好用。

但现在来说,两种路线孰优孰劣,还没有直面进行碰撞,一切都还不确定。一个很重要的契机是,特斯拉的FSD能够在国内正式开放。

有投资人告诉《赛博汽车》,现在他们正在等待FSD入华来与国内的多融合感知方案进行对比,最终角逐的时间,等FSD在国内跑个半年到一年,就可以在同一个路况下和数据维度各自证明。FSD何时入华业内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看法,但普遍认为这是个大概率事件。

无论如何,这一天终将来临,在此之前,车载激光雷达公司需要熬到终局,上市也好融资也罢,撑到最后守一个并不确定的终局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最后说句废话吧,虽然结局不确定,但或许这就是科学吸引人的地方吧,不断验证纠偏,终见得大格局上的进步。

       原文标题 : 激光雷达上市潮背后:熬一个不确定的终局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