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在中国下滑,国人对保时捷,没有爱了?
近日,保时捷官方对外公布了品牌2023年前三季度在全球范围内以及全球各地区市场的销量情况。
具体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在全球范围内累计交付新车242722辆,同比增幅达到了10%,这样的增幅对于一个超豪华品牌来说算是比较难得的。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保时捷全球范围累计销量稳步提升的同时,作为保时捷近年来最大且最稳定市场的中国,今年前三季度的销量却仅有60748辆,同比下降了12%。
而除中国市场之外,保时捷在德国、北美、欧洲(不含德国)以及海外新兴市场的销量均有着14%-23%的销量增幅,也就是说,曾经作为保时捷全球地区销量“大腿”的中国市场,今年竟然成了“拖后腿”的那个。
要知道今年以来,保时捷全系车型,除刚刚改款的卡宴以外,基本都由原来的需要加价或是无任何优惠,进入了优惠的阶段,然而这次拿出了优惠,保时捷中国销量却止不住地下跌,保时捷究竟是怎么了?
大环境下行,“超豪华”不再是刚需
实际上,造成保时捷2023年在中国销量“两级反转”,进入“下跌模式”的原因有非常多,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国内消费大环境的下行。
自从进入2023年以后,经济形势总体较差,车圈又出现了价格战,加之中国汽车消费者的购车理念普遍由前些年的感性,进入了理性购车阶段,他们开始认真考虑一款车辆的性价比,反复斟酌自己的购车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值得。
而对于保时捷这样的超豪华品牌来说,产品价值与产品价格本就不在一个维度上,购买保时捷这样的产品所花费的高昂成本,实际上有一大部分是为所谓的“超豪华”品牌形象而买单,往简单了说,其实就是买个“面子”。
因此在大环境下行的当下,保时捷这样超豪华的品牌形象所带来的附加值,已经不再是大家的刚需,这种时候保时捷旗下产品的弊端也会暴露无遗。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保时捷曾经的销量引擎,号称“将保时捷从破产边缘拉回来的”中大型豪华SUV卡宴,以其尺寸以及定位来说,它的直接竞争对手应该是宝马X5以及奔驰GLE这类的豪华品牌中大型SUV。
但是由于超豪华的品牌定位,导致卡宴在价格(选配后)层面已经超越了级别更高的宝马X7以及奔驰GLS等车型,而这样的溢价在过去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对于“土豪”们来说或许无关痛痒,但如今,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去选择更具性价比的BBA车型,毕竟同样的产品体验能用更低的价格得到,同样的价格又能获得更高的产品体验,何乐而不为呢?
而除去卡宴之外,上述这样的情况在保时捷Macan、帕拉梅拉、Taycan甚至是718上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唯一价格能够匹配产品价值的保时捷911又恰恰不是走量车型。所以说,如今这样的市场环境正是导致保时捷2023年在华销量下跌的“导火索”。
产品迭代瓶颈期,又遇新能源转型失利
当然,大环境的下行以及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的改变,仅仅是造成现象的“导火索”,而现如今保时捷在华销量的下跌实际上透露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保时捷品牌本身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毕竟地基不稳,楼房才会晃动。
在新能源汽车飞速崛起的当下,保时捷与绝大多数传统车企一样,在新能源转型的路上慢了半拍,品牌至今真正意义上量产交付的纯电车型仅有Taycan一款,而受限于超高的定价,Taycan这款车型在华长期的月销量仅能保持在450辆上下,并且在进入今年以后,这个数字更是下降到了250辆左右。
虽网传有消息称,纯电Macan和纯电卡宴已经进入了测试阶段,但是距离预计上市的2025年还有一年半载的时间,这意味着保时捷即使在2025年发力新能源,这期间仍有长达2年的空窗期。
与此同时,近几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浪潮的风靡,不仅仅是改变了汽车消费市场的格局,同时也打破了以往汽车制造行业产品迭代的规律。
例如传统燃油车,一代产品普遍会在市场上服役5-6年才会经历换代,这点在传统豪华品牌上更能应验,而如今新能源汽车1-2年一换代的频率正在不断拉大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之间的产品力差距,也让以往汽车制造巨头们心照不宣的“5-6年一换代”潜规则被打破。
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当下保时捷旗下一大部分产品已经开始步入换代升级的轨道,帕拉梅拉新一代上市在即,保时捷911(992.1)也将迭代进入992.2时代,保时捷Macan纯电版车型未来也有可能取代如今的Macan。
产品迭代、升级在即,无疑会增加消费者观望的心理,尤其是对于保时捷这种超豪华品牌来说,“买新不买旧”的心理会更明显地作用在消费者身上;更何况,当下这个时间点,正是传统与新能源碰撞的阶段,保时捷若是在这个时间点的产品大换代之上,拿不出什么出彩的作品,在产品的智能化、新能源化方面无法做出大的提升,对于未来产品的销量也很难再起到积极的作用。
简而言之,新能源转型缓慢、产品智能化表现低下,以及近乎全系产品卡在一个时间点共同换代改款的操作,都是诱发保时捷当下在华销量倒退的重大影响因素。
区别对待坏口碑,品牌形象大不如前
除去市场环境以及品牌产品本身存在的问题,近些年保时捷在对待中国消费者的态度上,也早已为其销量下滑埋好了坑。
去年的保时捷“转向柱减配”一事,相信屏幕前的各位也是记忆犹新,这里再给简单回顾下保时捷中国的“骚操作”:
购车时,保时捷官方承诺,由于芯片供应不足,暂时会将用户车辆的转向柱简装为手动转向柱,后续提车之后再免费升级为电动转向柱。然而在用户提车之后,保时捷并没有兑现承诺,而是给用户提供了2300元的代金券,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保时捷门店加装电子转向柱的费用实际高达3万元。
并且非常耐人寻味的是,保时捷官方在面对北美地区的消费者时,就做到了提前告知“因缺少芯片暂时提供手动转向柱”的事宜,并且也在品牌官网上进行了相关提示,可面对中国消费者,保时捷官方并未告知,许多车主甚至是在提车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现自己购买的产品并没有配备电子转向柱。
区别对待中外消费者,本就是一件毫无底线的事情,况且事件发生的2022年,已经是中国成为保时捷品牌最大单一市场的第八个年头,而保时捷你就这么对待自己的“金主爸爸”?
实际上保时捷对于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区别对待,并不仅限于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电动转向柱事件”,购车时强制加价、强制选配、强制捆绑购车礼包之类的操作,保时捷同样玩得“炉火纯青”,就连隔壁雷克萨斯看了都得直呼一声“大哥”。
都说“顾客就是上帝”,保时捷这样毫无底线践踏顾客权益,为自己牟利的行为,无疑伤害了许多消费者,而这与保时捷今年销量的倒退同样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写在最后
当下的保时捷,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品牌,身为超豪华品牌的它,如今已经不得不放下高傲的身段,停止加价行为,甚至提供优惠,并且也已经开始下场与宝马、奔驰争夺市场份额,然即便是这样,它在中国的销量也进入了倒退模式,由此可见,无论是怎样的品牌,区别对待消费者,为了利益毫无底线,终将会被消费者抛弃。
那么对于保时捷在华销量下滑这一事件,屏幕前的各位,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原文标题 : 唯独在中国下滑,国人对保时捷,没有爱了?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