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资9.5亿元,国产智驾芯片“二哥”港股IPO
/// 成功登陆港股后,黑芝麻智能如何打好下一战。
作者:鹿白
编辑:肖莹
8月8日,自动驾驶计算芯片企业黑芝麻智能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其发行价为28港元,位于发行区间28-30.3港元的最低端位置,发售3700万股,募资总额为10.3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5亿元)。
对于此次所募集到的资金,黑芝麻智能称,将主要用于智能汽车车规级SoC、智能汽车支持软件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研发;提高商业化能力;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尤其是采购存货用于SoC量产。
上市首日,黑芝麻智能开盘价为18.8港元,较28港元的发行价下跌32.9%。上市后首个交易日,黑芝麻智能收盘价报20.45港元/股,市值为116.4亿港元。
截至8月9日下午4点,黑芝麻智能股价虽然出现反弹,但整体仍是在发行价以下波动,每股21.5港元,总市值达122.37亿港元。
可以看到,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智能驾驶芯片企业,资本市场对于黑芝麻智能的热情并不高涨。
此次IPO上市,给黑芝麻智能回了一波“血”,但在资本市场表现冷淡的情况下,如何持续稳定地经营下去,下一步的布局才是关键。
01
小米腾讯是股东,累计融资近7亿美元
小米官宣造车后,在汽车行业中的第一笔投资,就投给了黑芝麻智能。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9月,黑芝麻智能完成C轮融资,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为领投方,闻泰科技、武岳峰资本、天际资本、元禾璞华、联想创投、临芯资本、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跟投。黑芝麻智能的投后估值接近20亿美元。
而在此之前,先后获得了北极光创业、上汽集团及招商局集团、海松资本投资,腾讯、博世集团及东风汽车集团等企业的投资。
在此之后,2022年1月,黑芝麻智能获得了蔚来资本和吉利控股的投资。
2022年8月,黑芝麻智能宣布完成由武岳峰科创领投,兴业银行集团、广发信德、汉能基金、北拓一诺资本、新鼎资本、之路资本、扬子江基金等机构跟投的C+轮融资。
从融资金额来看,黑芝麻智能A-1轮及A-2轮融资1440万美元,B-1轮融资4000万美元,B-2轮融资480万美元,B-3轮融资2680万美元,B-4轮融资2954万美元。
黑芝麻智能2021年B+轮融资规模为1.18亿美元,2022年7月完成C轮融资2.36亿美元,2023年6月完成C+轮2.18亿美元融资。
至此,黑芝麻智能完成B+轮、C轮和C+轮全部融资,总规模达5.72亿美元,成立以来,黑芝麻智能整体募资则接近7亿美元。
从上汽,到腾讯,再到小米和蔚来,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都选择投资黑芝麻智能?
黑芝麻智能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SoC及基于SoC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自有的车规级产品及技术可为智能汽车配备关键任务能力,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先进成像及互联等。
事实上,在智能芯片赛道,尤其是聚焦在中大算力芯片的玩家,此前并不多,而真正能够实现量产上车的更是凤毛麟角。
黑芝麻智能的SoC组合包括了专注于自动驾驶的华山系列、专注于跨域计算的武当系列。其于2022年开始批量生产华山A1000/A1000LSoC。截至2023年12月31日,黑芝麻智能的旗舰A1000系列SoC的总出货量已超过15.2万片。
同时,自动驾驶产品解决方案方面,其已开发一套硬件平台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充分利用车规级SoC的潜力,该解决方案支持智能驾驶系统、安全系统和V2X解决方案的各种自动驾驶功能,专为快速部署而设计。
简而言之,黑芝麻智能是国内少数实现大算力芯片上车的智能驾驶芯片企业,而这也是其备受车企关注的关键,也是支撑其能够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
02
三年净亏损近百亿元,财务状况并不乐观
然而,从财务经营情况来看,黑芝麻智能的发展并不那么乐观。
据招股书显示,黑芝麻智能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6050万、1.65亿、3.12亿元;相比较来说,同样是智能驾驶芯片企业,地平线同期营收分别为4.67亿元、9.06亿元、15.52亿元。
另一方面,黑芝麻智能也同样面临着巨额亏损问题。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净亏损分别为23.56亿元、27.54亿元、48.55亿元,三年累计净亏损近百亿元。
现金流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黑芝麻智能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亿元,上年同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82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黑芝麻智能的账上现金仅为10.53亿元。
整体来看,黑芝麻智能在亏损方面尚未收窄,现金流储备上也不乐观。
在市场份额占比上,黑芝麻智能在国内高算力(50+TOPS)自动驾驶SoC的出货量中排名国内第三,市场份额为7.2%。
与地平线对比来看,相关数据显示,其在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领域,是中国本土OEM的第二大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1.3%。
在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地平线按2023年解决方案总装机量计算,市场份额为9.3%。在前视一体机计算方案供应商市场,地平线以33.73%的份额领跑,超过Mobileye跃居榜首。
在高等级自动驾驶(NOA)计算方案市场,地平线2023年的市场占有率为35.5%,仅次于英伟达。
由此也可看到,在当前国内智能驾驶芯片市场中,如果剔除英伟达,地平线仍是碾压式的存在,其占据着庞大的市场份额。那么,在此竞争格局之下,黑芝麻智能是否还有突围之路?
03
押注中端舱驾融合大算力芯片
从行业空间来看,黑芝麻智能所处的行业增长空间不可谓不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2023年全球车规级SoC市场规模为579亿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2053亿元,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28.8%。根据同一资料来源,2026年基于SoC智能道路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约152亿元,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长至398亿元。
无疑,智能驾驶芯片是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那么,属于黑芝麻智能的机会在哪?
黑芝麻的核心产品分为了华山系列及武当系列,这是一种多线布局的思路。
其中,华山系列的A1000单颗算力达58TOPS(INT8),适配L2+/L3级别自动驾驶。A1000L的算力达16TOPS(INT8),支持L2/L2+级别自动驾驶。
目前,华山A1000芯片已处于量产状态,获得国内多家车企采用,包括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吉利集团、江汽集团等,量产车型包括领克08、合创V09、东风eπ007及东风eπ008等。
2023年上半年,黑芝麻推出基于A1000芯片的城市NOA级别域控制器产品,可以做到3000元以内的成本。
这也符合目前行业关于智驾成本的认知,单独的芯片硬件所能优化的成本并不多,从软件和系统层面进行优化,是更合理的方案。
今年,搭载华山A1000 SoC的吉利领克08量产上市;同时,黑芝麻智能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江淮汽车等30余家汽车OEM及一级供应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已获得11家OEM和一级供应商的意向订单,为16款车型批量生产SoC。
据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对外透露,华山系列全新A2000将于今年正式问世,该芯片主要瞄准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场景使用,算力能够达到250+TOPS,且已获得多家汽车OEM的正面反馈。
武当C1200家族是面向智能汽车的跨域计算芯片,于2023年4月推出,C1200家族已经完成流片后的完整测试,功能性能验证成功,可以向客户提供样片。
作为一款“All in one”的芯片,C1200家族主打多域融合和跨域计算,能够灵活支持不同场景,其中包括单芯片支持NOA的芯片平台C1236,以及支持多域融合的芯片平台C1296。
随着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舱驾融合发展成为趋势。
目前,多家车企和Tier 1都在开发舱驾融合的方案,包括理想、极氪、哪吒和比亚迪等车企,并有部分企业已确认将在未来新车上使用英伟达Drive Thor芯片,预计2025年上市。
但英伟达Thor的最高算力达到2000TOPS,整体成本相对高昂,面向市场也相对更加高端。黑芝麻智能的C1200系列则面向的是,对于降本有更高需求,且能够起量的中端市场。
今年北京车展上,C1200家族量产型号C1236和C1296实体芯片及方案在现场首次展出。
同时,一汽红旗宣布将采用黑芝麻智能的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武当C1200家族,作为其新一代的智能车控系统平台化解决方案,计划于2025年内搭载上车。
此外,黑芝麻智能还与均联智及(NESINEXT)共同发布了基于黑芝麻智能武当系列C1296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开发的CoreFusion舱驾一体软件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操作系统级软件底座、开发工具链及生态。
IPO前,黑芝麻智能已经是赛道里的独角兽企业,但其也同样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以及自身经营状况的困境。
在自动驾驶大算力芯片赛道,黑芝麻智能并未找到与国产智驾芯片“一哥”地平线差异化竞争的突破点。
面向未来,黑芝麻押注舱驾融合大算力芯片,这能否成为其突围英伟达、地平线的竞争的杀手锏,值得关注。
原文标题 : 募资9.5亿元,国产智驾芯片“二哥”港股IPO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