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谁买Mobileye的账?

2024-09-24 16:49
汽车公社
关注

导语

Introduction

不出意外的话,国内智能驾驶市场的竞争,即将产生初步结果。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Mobileye也背弃激光雷达阵营了?有消息称,Mobileye将精简业务,终止用于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系统的(FMCW)激光雷达的内部开发。其原因有三:

1、Mobileye基于新一代产品的视觉感知能力更强。

2、Mobileye内部开发的成像雷达的清晰度进一步提高。

3、第三方ToF(Time-of Flight)激光雷达的降本效果,好于预期。

此外,Mobileye还表示,关闭激光雷达部门不会对公司2024年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但有意思的一点在于,上个月的时候,Mobileye下调了年度收入和利润预测,原因是中国市场对其智驾芯片的需求,产生波动。

不能说Mobileye彻底背弃了激光雷达,但不难猜测的是,在中国市场上,当极氪也放弃了Mobileye,其日子确实“水深火热”起来。

Mobileye 成立于1999年,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软件和硬件,曾经是特斯拉智能驾驶的忠实合作伙伴。

但另一方面,Mobileye所提供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具备“黑匣子”属性,不要说软硬件协同高效开发,恐怕自定义自动驾驶算法都尤为困难。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特斯拉与其分道扬镳。

最新财报显示,Mobileye今年第二季度,营收4.39亿美元,同比下降3%;净亏损86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一倍;调整后净利润7600万美元,同比也下降44%。

或许正是因为预料到了持续亏损的结果,Mobileye才选择自研激光雷达,想要找出一条捷径。但内忧外患之下,Mobileye实在没有实力卷赢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中国厂商,最后落得个关停下场。

回过头看现在国内市场,激光雷达早已不再神秘,作为智能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激光雷达正在被消费者们广泛接受。而当越来越多头上长着犄角的新车出现,人们似乎也已经习惯,智能电动汽车的样子,就应该配备激光雷达。

但是很显然,就算是到了今天,智驾系统中激光雷达的配置与否,依旧没有定论。有人称安全,必须配备激光雷达;有人言技术领先,纯视觉足矣。

而这,也是大家对Mobileye关停激光雷达消息关注的原因之一。现在的智能驾驶市场,迫切地需要一个阶段性结果。

如果说,前几年不可一世的特斯拉,是激光雷达的坚定空头,那么经过几年发展后的现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同样多出这么几家车企,开始站队纯视觉,如:小鹏、极越、华为……

为什么会有如此转变?

降本增效大环境下,特斯拉FSD“入华”,端到端大模型,以及车企对于纯视觉智驾方案的“好奇”,诸多因素影响下,推动着中国智能驾驶迈向新的台阶。

未来的智能驾驶系统,激光雷达是否必须,没有办法下结论。至少现在来看,激光雷达肯定存在价值,尤其是技术不足以百分百令人信任,激光雷达这样的安全冗余十分必要。

几年前,汽车行业便有这样的结论:新能源汽车时代,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而几年后的今天,这句话真正变得具象化起来。

华为、小米的跨界入局,造车新势力们的持续宣传,消费者的追捧,以及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底盘等各种智能化功能技术,切实落地到在售产品身上,一个全新时代缓缓拉开了帷幕。

显而易见,如今的市场并没有完全定型,所有的车企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与角色,尤其是智能化方面,必然需要经过充分竞争之后,才能区分出“大小王”。

其实没有必要纠结是否配置激光雷达,只要智驾体验足够优秀,品牌力、产品力过关,就会有消费者买单。

以结果为导向区分,现在高阶智驾市场上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三足鼎立”:华为技术加持下的“华为系”,小鹏、特斯拉为首的“自研系”,还有上汽+Momenta,长城+元戎启行这样的“合作系”。

很显然,这里面并没有Mobileye的位置。而且在低阶智驾市场里,博世、大陆等老牌零部件供应商,大疆、轻舟智航、地平线等“新势力”,也都打得不可开交,分土必争。

“我认为到今年Q4,能够在中国做到全国都能开智驾的品牌非常少,因为有这个技术实力和能力的公司在中国屈指可数。一旦智驾落地,这件事的宣传一定是铺天盖地的,而且接下来的消费者心智会很快被打穿。”

极越07发布会上,夏一平直言“2025是非高阶智驾车淘汰元年”,并在之后的采访中表示:

“我认为今年Q4迎来智驾在全国落地后,消费者对智驾的接受程度会越来越高,这会拉开很多品牌之间的差距,逐渐淘汰一些品牌。”

没有人能够完全预料未来的事,但智能化的进阶,必然会在不久后到来。而到了那时,或许不仅会有车企品牌被淘汰,像Mobileye这样优势不明显的智驾公司,也会逐渐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留给大家的选择并不多。

价格战、营销战、流量战硝烟四起的汽车市场,很多车企已经没有心思大搞智能化变革了。而现在的空窗期,恰恰是诸多智驾公司的机会,或更进一步赢得甲方主机厂的青睐,或寻求投资,再续一段命。

而车企们也该清醒清醒,打破所谓价格战的牢笼,找到自己的长期主义,找一找自己的“灵魂”所在了。

       原文标题 : 谁还买Mobileye的账?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