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汽车产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谁在异军突起?
2025年国家统计局调整汽车产量统计方式,从“企业法人所在地”改为“生产地统计”。以比亚迪为例,此前比亚迪在西安、长沙、合肥、常州等地的产量被计入广东,而2025年起这些产量则分别被计入陕西、湖南、安徽、江苏。在统计口径调整之后,可以预见今年汽车产量排位将会“大洗牌”。
01
产量排位
日前,一季度各省的汽车产量公布,汽车产量十强省份出炉:分别为安徽省、广东省、山东省、重庆市、江苏省、陕西省、北京市、浙江省、上海市、湖南省。安徽以76.17万辆位居全国第一,领先广东近10万辆。
图:一季度汽车产量Top20省份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新能源汽车产量方面,今年第一季度各省份排名中,安徽省、陕西省、江苏省、湖南省、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山东省、重庆市、河南省为前十强。安徽仍然位居全国第一,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37.92万辆。
图: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Top20省份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事实上,在统计口径调整之后,比亚迪目前几大超级工厂所在省份的汽车产量都大幅提升。广东保持近10年的全国汽车产量第一的位置可能在今年有变。
02从跟跑到领跑的安徽密码
安徽从跟跑到领跑,虽然有统计数据的“助攻”,但本质上还是源自产业布局的红利。
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冯雷博士认为,安徽汽车产业发展有几大优势:
首先是产业链集群优势。近年来,安徽加快汽车产业链条布局完整,总体形成合肥、芜湖双核驱动,滁州、淮南、马鞍山、安庆、蚌埠、六安多点支撑的格局,产业链覆盖整车、三电、智能驾驶全链条。产业集群效应已形成。
表:安徽省汽车整车厂分布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其次是头部整车企业集聚。比亚迪、蔚来、奇瑞、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厂,形成“产业狼群”效应。这些整车企业不仅带动了安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吸引了大量配套企业的入驻。根据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安徽已经集聚2800余家零部件企业,涵盖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以整车企业为引领、配套企业协同发展,共同推动着安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再次是政策前瞻性。安徽将汽车产业作为全省“首位产业”。例如,全国首部省级新能源汽车法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条例》落地,进一步推动产业生态形成。《关于强化创新引领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安徽省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的顶层设计,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施工图。
表:安徽省部分汽车产业重点政策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据要素X”与“人工智能+”时代,安徽建设“汽车产业大脑”,以数智赋能,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该#产业大脑由火石创造承建,实现产业主管部门对汽车产业供应链状态和创新平台资源动态监控、推动产业供需要素高效协同、助力汽车产业精准招引和产业培育、动态监测评价专项任务执行成果促进履责,为推动《指导意见》落地落实、全力打造一流的“七大生态”赋能。
03
新旧动能转换,产能格局重构
今年以来,全国汽车产量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头部省份中,从以往广东省断崖式领先到如今安徽、广东双雄争霸局面;山东进入全国前三强;湖南成增速最快省份,一举冲进全国十强;北京时隔多年超越上海;陕西、江苏等省份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表:一季度汽车产量Top10省份增速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这些异军突起的省份均不是传统汽车产业重镇。这其中的关键变量是地方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布局。冯雷表示,安徽的超越也得益于其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安徽2025年1~3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7.92万辆(占全国12%),位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313%,远超广东的21.71万辆。比亚迪合肥基地(2025年规划产能132万辆/年)、蔚来等企业贡献显著。
此外,陕西、江苏、山东、湖南和河南的汽车产业增长势头不错。其中,在比亚迪西安基地带动下,陕西作为黑马,增速领跑。依托常州新能源产业集群(理想、比亚迪)的江苏,以及依托潍柴动力、中国重汽推动商用车转型的山东稳中有进。在年产60万辆的长沙比亚迪基地和年产70万辆的比亚迪郑州基地带动下,湖南和河南形成了中部崛起。
而北京超越上海,和小米的强劲表现密不可分。2016年,北京汽车产量达到237.95万辆,此后北京汽车产量下滑,2023年仅100.27万辆。但在2024年,北京汽车产量回升至114.54万辆,今年一季度以38.73万辆又回到十强。冯雷表示,小米SU7上市9个月交付13.5万辆,2025年目标30万辆,小米汽车的市场反馈直接拉动了北京汽车产量。
不过,他认为,北京汽车产业目前处在新旧转换的“过渡期”。一方面,传统车企转型压力较大,部分品牌盈利能力薄弱;另一方面,小米、理想、华为智选等新势力崛起,从“代工依赖”到“全栈自研”,纯电(小米 SU7)、增程(理想 L9)、氢能(北汽福田重卡)多元并存。
冯雷认为,目前我国汽车产业重点区域分化逻辑是新兴省份(安徽、陕西、湖南等)通过土地、政策红利吸引头部企业,快速形成产能扩充,但受市场波动和主机厂车型及产能布局影响较大;传统省份(广东、吉林等)原有品牌形象固化,面临转型阵痛,步入新旧动能接续调整阶段,需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补足智能化短板。
—END—
作者|火石创造 冯雷 翁建萍
审核 | 火石创造 殷 莉
原文标题 : 一季度汽车产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谁在异军突起?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