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2024
-
2024年安森美财报:全年营收70.8亿美元
芝能智芯出品 安森美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 ● 2024年全年营收70.8亿美元(-15%),Q4营收17.2亿美元,AI数据中心业务同比增长超40%,成为增长亮点。 ●
-
2024年新能源客车终端销量大增58%,宇通、中车电动、海格位列前三
电车汇依据最新终端销量统计显示,2024年全年新能源客车累计销量49576辆,同比增长58%,尤其是12月单月销量就达到了19794辆,同比增长223%,是自2019年来销量最高的月份。 202
-
-
CES 2025:汽车科技的智能化新年“狂飙”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消费电子盛会之一,CES一直是科技领域前沿创新的风向标。2025年的CES展会更是聚焦了无数目光,汽车领域尤其成为全场焦点。这不仅因为汽车是现代科技的集大成者,承载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诸多尖端技术,更因为其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出行方式的变革将直接重塑生活图景
-
-
一文读懂CES2025出行创新奖:飞碟最惊艳、红外传感器来了
北京时间1月9日,CES 2025已经落下帷幕,AI+、机器人等光芒耀眼,汽车出行科技领域也有不少惊喜。 CES主办方每年都会从参展产品中,评选出部分具有创新精神的产品颁发创新奖,创新奖分为33个不同的细分领域,如智慧城市、机器人、智能家居、健康、汽车出行科技等等
-
-
2024年欧洲汽车裁员超15000人 2025年才是真正的苦日子
2024年或是欧洲汽车行业最近几年少有的困境时期。 四股力量叠加在一起,欧洲汽车雪上加霜。 一是受欧盟推动纯电动汽车振兴政策的影响,欧洲各大车企大规模投资更新和改造工厂,短期内都是大手笔投资,但却不能快速见效
-
CES与汽车,越走越近还是越远?
导语 Introduction 随着研发到量产的周期缩短,所有人等不及一个固定的时间。 作者丨杨 晶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王 越 一个世纪前,收音机作为新兴事物,风靡一时
-
2024广州车展:智驾普及用户,谁是背后英雄不重要
作者 | 褚万博 编辑 | 章涟漪 2024年广州车展媒体日夜晚,跑断腿之后终于有时间来思考一些印象。 特别是对比笔者第一次来广州车展,那是2022年年末,疫情留了点尾巴,广州车展仓促召开,今年略微热闹了一些
-
2024车企年关时刻:裁员、转型和迷茫
作者 | 归去来 编辑 | 计然 知道年底难,但没想到车企们这么难: 11月7日,哪吒汽车被爆启动大规模裁员,有部门裁员比例高达70%;与此同时,其供应商埃夫特也向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汽车发起诉讼,追讨超过4800万元的合同款
-
2024Robotaxi赛道全球最活跃车企:广汽集团连投三家中国头部
北京时间10月22日,滴滴自动驾驶宣布,完成广汽集团领投、滴滴参与的C轮2.98亿美元融资,据介绍,资金将会用于首款Robotaxi的量产落地。 这里的首款Robotaxi,指的是,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在2024年4月成立的合资公司安滴科技,计划在2025年推出的首款量产L4车型
-
地平线2024上半年,大众撑起了好局面
作者 | 褚万博 编辑 | 章涟漪 地平线今年以来过得如何? 国庆假期第一天,地平线给出了答案。 当日,地平线更新招股书,披露其2024年上半年的财务、业务以及其他信息。 整体来看,财务向好,营收入账9.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63亿元增长152%
-
2024年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AQR):行业整体水平提升,智能座舱在快速普及中面临质量挑战
日前,车质网、凯睿赛驰咨询联合发布《2024年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AQR)》的最新结果。研究发现,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有所提升,智能座舱和驾驶系统表现依然欠佳。用户对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问题的抱怨度高于去年
-
最全PPT看懂中汽协产销数据:2024年上半年汽车累计销量1404.7万辆,增长6.1%
导 读 AUTO--REVIEW 2024年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0.7万辆和255.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7%和5.6%,同比分别下降2.1%和2.7%
中汽协产销数 2024-07-11 -
2024年6月国内汽车质量投诉指数分析报告
日前,汽车门网发布了2024年6月的国内汽车质量投诉指数分析报告。6月份,汽车门网整体投诉指数达到了9210.45,环比5月下降了8.18%。本月,共有123个品牌、127家车企上榜,比5月份增加了9个品牌、2家车企
汽车质量投诉 2024-07-08 -
2024年5月国内汽车质量投诉指数分析报告
日前,汽车门网发布了2024年5月的国内汽车质量投诉指数分析报告。5月份,汽车门网整体投诉指数达到了10031.05,环比4月下降了26.14%。本月,共有114个品牌、125家车企上榜,比4月份减少了11个品牌、3家车企
5月国内汽车质量投诉 2024-06-11 -
自动驾驶的2024:苹果和三星放弃了,国内的L3却稳了?
自从100多年前汽车发明以来,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这个交通工具,一直都在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从最早的摇杆启动,到电启动,从手动挡,到现在的自动挡,从手动控制车内功能,到
-
2024北京车展 - 中国汽车的智能化怎么样了?
2024年的北京车展,估计很多人都看周鸿祎的首日秀,很多人都追着雷军跑,回头一想,北京车展到底看了什么?有那么一种感觉,汽车行业有点像抖音直播9块9的小零食带货,得流量者得汽车,导致不少人忽略了本次北京车展背后的产品和技术的力量
-
2024北京车展有感:在高阶智驾爆发前泼点冷水
作者 | 褚万博 编辑 | 章涟漪 2024北京国际车展,为期两天的媒体日结束,于笔者而言,这届北京车展也进入到了收尾阶段。两天时间,前所未有的热闹,比如雷军所到之处,流量被拥簇的人群具象化,
-
2024年3月中型车投诉指数排行:整体投诉暴涨
日前,汽车门网公布了2024年3月份中型车投诉指数排行。3月份,汽车门网中型车的投诉指数为2675.55,环比上升140.20%,TOP10榜单中多款车投诉指数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升。尤其是海豹、锐程CC、天籁三款车的投诉指数均上升了五倍之多
-
2024Q1北美车市:丰田、本田日系车企增幅领先,通用、Stellantis、特斯拉等增长失速|国内首发
四月的第一周标志着一年第一季度的结束和第二季度的开始。这意味着本周几乎所有主要汽车制造商都会报告过去三个月的生产和销售信息。北美车市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其变化一定是各汽车企业发展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
2024年3月车企投诉指数排行:TOP10投诉齐上涨
日前,汽车门网发布了2024年3月份的汽车投诉指数。3月份,汽车门网整体投诉指数29241.2,环比2月份翻了1.5倍。3月份的投诉指数榜单中,共126家车企入围,比1月份增加了5家。车企投诉指数TOP10榜单中,合资车企和自主车企各有5家,投诉指数均大幅上升
-
2024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及2月重点投融资项目推荐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 本期热点观察 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024 年汽车产业将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
智能汽车下半场,车路城融合发展-2024汽车百人会论坛车路城总结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顶尖会议,他的组织以及参与者囊括权威政策的制定者,知名的学者,以及市场的参与者,所以了解汽车百人会观点可以大概预测智能电动汽车相关政策以及市场趋势,有助于企业以及个人决策
-
2024年2月中型车投诉指数排行:整体投诉指数下降
日前,汽车门网公布了2024年2月份中型车投诉指数排行。2月份,汽车门网中型车的投诉指数为1113.9,环比下降44%,TOP10榜单中多款车型投诉指数均出现不同幅度下降。尤其是迈锐宝XL、天籁、海豹
-
2024中国车市:不是要决出高下,而是要分出生死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比亚迪官降之后,紧接着,五菱、长安、吉利等一众自主品牌以及别克、北京现代等合资品牌迅速响应,将自家旗下主销的紧凑型新能源轿车进行调价。 至此,蔓延2023年一整年的车市降价潮终于完成了升级,中国车市的竞争已经不是要决出高下,而是要分出生死
大众 2024-03-01 -
-
2024新能源战火升级,智能驾驶成核心卖点
撰文/阿宝 过去一年,汽车工业带给我们很大的惊喜,强劲的增长势头让人看到了中国产业升级的希望。从总体数据上看,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了3000万辆,在出口上更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值得一提
-
近十年315回顾,2024年315谁最有可能“梅开二度”?
自199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届“3·15晚会”播出至今,这场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主旨的公益行动,已持续开展了33年。三十多年来,数百家在不同领域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的企业或品牌被陆续曝光,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
-
-
2024年1月车型投诉指数排行:新车生锈将它推上榜首
近日,汽车门网发布2024年1月车型投诉指数榜单。1月车型投诉中,丰田爆发的颗粒捕捉器堵塞问题有所回落,因此卡罗拉和卡罗拉锐放排名略有下滑,但该问题依旧是两车投诉的焦点。虽然丰田两款车型投诉下滑,但丰
-
-
-
最新活动更多 >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2月26日观看直播>>> 维度光电·引领光束质量分析应用全新浪潮【免费下载白皮书】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3月6日预约直播>> 技术赋能,创新引领 - NX 助力电池储能企业高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