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PK锂电池:一场新兴车企与老牌车厂的拉力赛
新能源是个热词,近五年更是一路飙升,成为产业新贵。
在这个领域,电动车(锂电池)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加上马斯克等人的站台,风头十足,但事故频发也常常让人捏一把冷汗。与此同时,越来越冒头的氢燃料则前途未定。
从1834年托马斯·达文波特发明直流电机驱动式电动车开始,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燃油发动机逐渐上位成为主流,而能源危机再次出现后各国开始注重电动车(锂电池)。
最终,是锂电池还是氢燃料能扛下这面大旗,助攻新能源成为大风口,一切还有待验证。
新能源汽车再现辉煌:纯电动一路狂飙,氢能源暗自磨刀
一.
2003年,特斯拉成立,拉开了这一次的新能源热潮序幕。
就像彼时的保时捷,特斯拉成为这一波热潮非常关键的驱动力,而如费迪南德·波尔舍对所处时代的意义,此时,马斯克无疑担当了这一场革命的主力。
像是刻意呼应历史,马斯克为特斯拉制定的产品推广路线就是从高端到普通通勤车。2012年,特斯拉的首款锂电纯电动轿车Model S进入市场,一上来就直接对标宝马五系。这一次,精致的外观、流畅的体验、合理的价格和单次充电高达500公里的里程数,让其一开始就获得了大众的好评。
历史再次上演,一承此前的发展脉络,电动车一登场依然是以“高品质”开始,收获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包括各国政府的重视。这一次,开场的相似之下却暗含显著的不同:此时的电动车成本极大程度的降低,里程数问题因智能化系统的融入得以优化,百里提速性能也直逼燃油汽车。加上锂电池技术的商用已经十分成熟,这让电动车的后顾之忧少了许多。
确实,因技术的成熟和政策的利好,电动汽车很快渗入市场,切实引爆了新能源产业。事实上,特斯拉Model S在投入量产后,很快就获得了可观的销量。特斯拉最近公布的财报也显示,单个季度,Model S的销量维持在一万五。
在特斯拉的带动下,比亚迪、蔚来、拜腾、小鹏、吉利等新兴车厂纷纷站队锂电池电动汽车,正面对标老牌燃油汽车产业。资本大量流入,特斯拉、蔚来陆续上市等一系列利好消息不断传出,纯电动汽车产业复苏后的姿态可谓是一路狂飙。
二.
虽然有各国政府保驾护航,但这场仗也并不好打。
投入量产后,产能不足问题首先被暴露出。在汽车的发展史上,出厂时星光熠熠但最终因无法量产被众人遗忘的车型数不胜数,因而它亦不会对历史的发展轨迹造成任何影响。
现在,包括特斯拉在内,新兴电动车厂商都面临着这样一股强大的阻力。
祸不单行,随着越来越多的车辆投入使用,特斯拉汽车开始陆续出现一系列撞车后自燃事故,锂电池固有的安全隐患被曝出,这也让众多潜在购买者开始犹豫,甚至敬而远之。
其实这并非个例,在其他品牌和车型纷纷投入量产的这一年,电动车起火话题已经成为新闻报道中的“座上客”。数据显示,就在刚刚过去的半个月,电动车起火出现12起,皆归因于锂电池。
多事之秋,我国政府也陆续发布文件,明确表示将降低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同时继续维持对氢燃料电池的额度。
随着政策变化和电动车的不利消息频频曝出,不被人熟悉的氢燃料电池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发生了,日前继德国推出氢燃料电动列车后,上海宣布正式投入使用了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
其实,导向性政策的颁布则更早。2017年,上海出台全国首个地方性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随后武汉、北京、张家口、如皋、西安、郑州等城市陆续加入到了氢能燃料电池行业。为此,广州甚至一次性投入8亿,计划打造“中国氢谷”,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和商用。
现在,随着政府主导的落地商用项目出现,这一新能源汽车品类也愈发受资本的关注。
但其实很早,在日本政府的推动下,以丰田为首的一系列日系老牌汽车公司就在氢燃料电动汽车上暗暗发力了。
氢燃料PK锂电池,一场新兴车企与老牌车厂的拉力赛
发展至今,市场上仅存的两种电动车品类形势十分明显,除了部分德、美系车企处于观望状态,以丰田为首的众多德日系老牌车厂投入氢燃料电池,而以特斯拉为首的新兴车企则大面积站队锂电池。
从技术层面上看,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势均力敌,各有优劣。
公开资料显示,锂电池造价成本低,商用化则更加成熟,这让它自然成为电动车厂的首选。然而它的能量密度低、易燃、反应产物有毒、充电慢等特征也是潜在的“隐患”,尤其在量产之后,各类问题也被自然放大。
而氢燃料电池可以直接加氢,补给时间短,续航能力也能够轻松达到500km以上,且排出物仅是水,完全无污染。这一优势轻松力压锂电池,也更符合环保的理念,但氢燃料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反应催化剂——铂稀有贵金属成本极高,且氢燃料充电站造价为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的五、六倍,其高昂的成本成为氢燃料成为商用之路的拦路虎,事实上,也没有人愿意为环保买下这笔天价单。
相较于锂电池,氢燃料电池技术确实过于新颖,马斯克也一度强怼氢燃料电池。但丰田坚持认为新能源最终的赢家一定是燃料电池,因为新能源产业的正确发展历程应当是:混动-插电式混动-电动-燃料电池。
混动技术是氢燃料电池得以发展的基础,在混动技术上,丰田等日系车企确实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据显示,丰田混动车销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即便在普及度不高的中国市场,丰田的双擎车型销量也占其在华总销量的10%;而在欧美市场,卖得好的雷克萨斯大多也都是混动车。
有成熟的混动技术作为基石,丰田等日系车厂的氢燃料研究看来也并非空穴来风。根据日本国内的战略目标,氢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将延长至目前的1.5倍,达到1000公里,到2040年氢燃料的保有量将有目前的2000辆增加到300万至600万辆,同时车载电池的单位输出功率将增至当下的3倍。
现在,在日本资源紧缺的国情推动下,日系厂商转而直接去研究氢燃料电池也是合情合理。从汽车设计的理念来看,未来动力更强,车身更为轻便的氢燃料电动汽车确实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其实纵观电动车的发展史,人类在电动车各类发展方向上的探索上算得上是无所不用其极,但纷纷以失败告终,即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能源危机之下,汽油价格堪比“天价”之际,也极少有用户愿意为不成熟的“环保技术”买单。
最后
新能源汽车发展起起伏伏,最终敌不过成熟的技术、高效的能耗比和商用量产等一系列自然而然的选择。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在新能源领域,电动车是短期内的理想车型,而最终一定会走向氢燃料电池汽车。然一如燃油发动机技术对当时汽车行业的颠覆,技术本身的最终完善才将决定未来市场的走向。
如此看来,若真如丰田所料,特斯拉更注重当下,丰田则更看重未来。而透过历史发展反观当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市场将会百花齐放,各类动力源并存,直到恰好成熟而适用的技术出现。
最新活动更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电力运营直播】主动预测维护如何提高电力运营稳定性?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报名参会】2024碳中和创新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黑科技揭秘:光伏质量检测“照妖镜”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红外测温及炉温跟踪系统在太阳能行业的应用白皮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