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暂停燃料电池车开发计划,集中力量发展电动汽车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产宣布暂停与戴姆勒及福特合作开发燃料电池车的计划,将力量集中于发展电动汽车。
客观地说,停止燃料电池开发,是日产汽车的企业竞争战略,不能直接作为否定氢能源的技术路线的论据。要说氢能汽车到底行不行,还得回归两种技术路线的根本差异上来。
和电动技术相比,氢燃料电池是属于未来的技术,全使用周期的碳排放更低,加注方式也和燃油类似,加氢只需3-5min,续航能力却跟燃油车差不多,使用习惯上跟燃油车基本一致,这方面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但是,氢燃料电池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和电动汽车差距很大。
首先,汽油、柴油在自然条件下就是液体,而氢气要压缩成液体,还要保证安全,就需要一个挺大的储氢系统了。而且,氢气的生产、供应没有形成成熟的、规模巨大的产业,而燃油供应和电网已经是完全成熟的产业。
其次,诚然没有排放的氢燃料汽车确实对于大型城市的市区环境很有好处,但是加氢站却无法像加油站、电网一样深入城市市区,深入每一个角落,这是一个严重的劣势。目前,我国拥有加氢站约120座左右,其中51座建成,而正常运营的只有41座。
从基础设施上来看,电动车所需要的充电站和充电桩的建设相对而言更加容易。电动车虽然充电慢,但除了超级快充站,在家里、单位里也能慢慢充,勉强可以用。
时至今日,锂电池的性能进步、成本下降都比预期快得多。但是氢燃料电池储存、开采、利用综合成本目前远高于固态电池,并且严重的限制了应用范围。
目前,新能源补贴政策对于燃料电池的补贴额度是最高的,比如大通售价130万的燃料电池汽车,补贴能拿到100万,最后售价只有30万。抛开补贴,谁会轻易去买呢?
综合来看,氢燃料电池以现在的技术制备和储存难度非常大,储存密度低,需要的充电站比电站大很多,而且安全设施等级高非常多,综合成本下来完全是劣势。
此前,大众就已经放弃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坚定的站到了纯电动的技术路线上,现在戴姆勒也放弃了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开发。这也意味着欧洲基本上也站到了纯电车型开发的线路上了,纯电汽车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争论结果已经非常明显了。
如今,中美德均朝着电动化方向去发展,可见全球电气化的核心思路和方向已经逐渐明确了,大众、丰田等也纷纷入局。相反,氢燃料电池目前适用面不够广,对于许多国家产业链来说整体战略价值偏低。
世界的主要政治力量没有选择氢燃料汽车,而是选择了电动汽车。在这个大环境下,日系车企能说服中美德法听他们的?天方夜谭吧!
虽然中美德都选择了电动化,也并不意味着氢燃料电池就完全被淘汰了。换一个角度来看,并不是氢能源不行,是氢能源用在乘用车上不行,但是用在商用车上,氢能源还是有前景的。
商用车非常适合氢燃料电池,因为储氢罐的体积一般比较大,商用车更方便布局,且氢燃料电池的质量更轻加氢的速度也比较快,能够填补新能源汽车在长续航、高载重领域的空白。此外,商用车的路线比较固定,对加氢站的要求相对比较小。
放长眼光来看,电池技术与燃料电池技术都会持续进步,各自的劣势也会逐步克服。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两者相比,氢能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可能,将局限在特定领域应用。但是,纯电和氢能可以在各自的应用场景里互补,发挥不同的优势。
所以,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的选择上,不会单独选电,也不会一味用氢,而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毕竟世界从来不是平的,也不是所有问题都是单选题。你觉得呢?
最新活动更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电力运营直播】主动预测维护如何提高电力运营稳定性?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报名参会】2024碳中和创新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黑科技揭秘:光伏质量检测“照妖镜”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红外测温及炉温跟踪系统在太阳能行业的应用白皮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