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氢能行业一年的经历,比我在光伏行业十年的经历还要精彩
2024年12月11日,在香橙会研究院举办的2024年氢能年会上,来自全球氢能产业链的头部企业演讲嘉宾,发表了许多前沿信息和精彩观点。香橙会研究院将“领袖论坛:氢能行业分析与预测”及“分论坛:ALK/PEM/AEM/SOFC”嘉宾演讲信息做了编辑整理,分享如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凌文
1. 我们的氢能产业发展虽然规模还不能做大,发展还是遇到一些问题,但是我们氢能企业在各个领域比如制氢、储氢很多方面会有一些很好的进展。原来毛主席讲的,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2. 11月份的能源法,能源法一共6次提到氢,这次能源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名义把氢说清楚了。第一个,所称的能源把氢能已经包括进去了,氢能是能源。第二个,国家的政策是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导向说出来了。第三个,国家鼓励和支持的能源行业里面,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等,包括氢能的开发利用,然后在术语里面专门把氢定义为氢能是氢作为能量载体进行化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能源,所以它的二次能源属性界定的非常清楚。
3. 燃料电池电车,2018年以后我们一直在主张的,商用车优先,现在做得很不错。我上个月在临沂看到一个很可喜的现象,氢气的加氢枪口价做到了19块钱。因为山东还有一个政策,今年3月1号开始高速公路费免了的。司机告诉我说,他跑一个来回可以比正常开油车省2000块钱,这是一个很好的商业逻辑。你是绿氢吗?不是绿氢,它是副产氢,但是即便如此,我的主张是先把循环转起来,然后逐步的再说,你不可能第一天就要求我那么完美,所以这个给我很大的信心。
阳光电源副总裁/阳光氢能董事长 彭超才
4. 制氢目前面临着几个挑战,可能很多人都有同感。第一个,政策的壁垒和准入的限制,欧洲最近颁布一项政策,中国的电解槽包括部件不能超过25%,我们国际化可能会受一定的影响。第二个,目前产能扩张加速,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其实我们的产能已经10倍于需求。第三个,现在大家都想找订单,尤其是一些新进入的,他们拿的订单比较少,想通过超低价的方式来获取订单,所以现在拉低了整个市场的价格。第四个,技术难度也在不断的增加,早期业主都是通过国标,按照电解槽的效率来100%计算它的电耗,现在越来越关注实际的电耗,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复杂化。
5. 2021年的时候,碱性电解槽还在1200万元,一套标准的5兆瓦,现在有人报到了436万元,但实际的成本远大于这个数据,但是这个价格已经下来了。还有一个PEM也是一样,PEM经过这三年,价格也下降了一半。但ALK电解槽现在的成本下探空间已经很小了,尤其是一些基本的核心材质成本,即使是按斤称也很难下降了,这是它发展的瓶颈。
6. 制氢有很多技术路线,现在最主流的仍然是碱性电解槽,其次是PEM,AEM和SOEC也在快速的发展,它们的特点不完全一样。碱性电解水的供应链已经非常成熟了,而且全部国产化,成本也比较低,现在一些大的电解槽很多厂家都已经发布了,最高的到了5000标方,也有3000标方的,但现在主流的还是1000标方产品。PEM电解槽它的特点是效率比较高,电氢耦合的性能好一些。固体氧化物的电解水也有一些特点,属于初期阶段。还有一个是AEM,今年是AEM元年,这个热度异常高,它确实具有很多的优点,适用波动性的电源,具备碱性电解槽和PEM电解槽共同的优点,现在它的挑战是应用实践还缺一些,另外对于关键的材料,这个膜的技术还需要继续打磨,主要是寿命,现在很难去证明哪一家膜的寿命能够坚持很长。
石化机械技术专家 李红
7.国内加氢站建设投资大概以每年10%-15%的比例不断下降,对于日加注能力500kg/12h、加注压力35MPa的固定式加氢站,设备投资从2020年的1500万元降到2023年的700万元以内,当前仅需要530万元左右;对于日加注能力1000kg/12h、加注压力35MPa的固定式加氢站,设备价格已经在750万元以内。
8.加氢站运营成本高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用氢车辆数量、加氢站氢气售价、氢气气源到站价格三者相互影响,虽然政府通过补贴的方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真正建立氢能交通的生态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艾默生中国区副总裁 王志慧
9. 实现绿色燃料项目落地的三大自动化能力:
(1)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仿真能力,如何从工程设计阶段就去考虑经济性,除了基础设计阶段工程配置的仿真;还有一个需求是工艺仿真,我们已经看到国内已经有几种技术相互互补共存示范项目,比如ALK和PEM两种技术联合制氢,再加上上游绿电的制备,在工艺仿真上面我们一定会有明确的直接的需求。
(2)半离网/离网的响应能力,现在氢能和绿色燃料的生产,在半离网、离网上的需求在逐渐升高。
(3)基于状态的控制能力-让生产装置与新能源“同频”,当上游无法避免波动,下游希望波动的情况下,我如何在中间控制的环节去应对这种挑战或者应对这种需求?它一定会面临着大量复杂的负荷调整,在负荷调整过程中,一定会面临着操作人员、控制逻辑、整个系统设计上面,都要考虑能够去应对这种挑战,所以就会出现基于状态的控制,基于现在的控制需求我如何去控制我的装置。
天合元氢总裁 段顺伟
10. 回顾2024年整个氢能发展的现状,四个字,不达预期。总体立项超过650万吨,开工率不足1/4,2024年具体动工的也就1GW多一点,就是实质性动工的这样一个状况。但是看到2025年,考虑到2025年国家规划10-20万吨、各地合计120万吨绿氢产能规划,以及当前存量68万吨已开工未招标的项目,已立项的绿氢设备需求超12GW,已开工未招标的电解槽量级达5.8GW,预计2025年绿氢项目将迎招标潮。
11. 当前绿氢氢能行业发展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在电能供应端,风光发电波动性和电解槽运行功率范围的挑战;二是物料供应端,电解制氢波动性和化工合成连续平稳供应之间的挑战。
12. 提一个倡议,对我个人来讲,我在光伏储能行业干了十几年,在氢能还是个新兵。但过去一年,我在氢能行业经历的感觉比我过去十年还要精彩,为什么这么讲?光伏行业经过几个周期,至少过过好日子,氢能装备好日子还没有过就已经卷了。
几个方面,第一个是价格,有些厂商看到有些项目中标,算来算去是低于成本价,他中标以后跟同行交流说这个价格我怎么办呢,当然后面有资本的推手。资本很残酷,但是有一个特点,它讲效率,短期快来的方式拿下订单的,来的快,去的也快。
第二个,行业质量的部分,碱槽技术将近两百年,为什么没有大规模运用?一个是电力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产品稳定性到底怎么样,你怎么能让客户觉得你的产品稳定。
我们有些对外宣布的新品也好,4000标方也好、5000标方也好,你在实验室做是可以的,但是拿到市场上也没有经过验证,我们这些人为行业生态发展有责任和义务的。我建议一个是质量这块,第二个是创新驱动,第三个是协同发展。
蓝星化工机械副总经理 司继松
13. 柔性制氢面临的一个是波动电源大规模制氢设备,尤其是耦合未来如果要真正做到绿醇或者绿氨,化工系统要稳定,这块能不能做到柔性,而且能不能做到降低投资。
第二个,针对不同电流密度你的转化效率能不能提高。
第三个,动态响应速度,电解槽每天启停,温度怎么控制,冷热启动,电解槽怎么响应,这块需要装置相应能力和工程适应能力。电功耗能力也是,你想0到100%或者160%来实现,这块涉及到安全性,涉及到整个系统的调节能力,包括阀门的调节能力能不能达到,都是很大的一个挑战。经济性,你能不能考虑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成本,比如说电解槽电极性能,包括衰减能不能保证。
还有一个,在低负载下的快速响应下你这个装置是不是安全性的,电解槽是不是泄露,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挑战。
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新能源中心主任喻斌
14. 未来我们依托于两横两纵的成品油管道,去实现醇类,跟汽油、柴油比较相近,可以进行相关的重复利用或者顺序输送等等这么一些工作。
未来可以这么说,现有管网其实能满足氢能输运需求,我们管道其实已经准备好了,包括我们说的接近7万公里的天然气掺氢,一次性掺到5%,就可以消纳所有的制氢规模。并不是我们没有准备好,是因为这个市场有待于氢成本的再次降低,能够跟天然气去对抗它的燃烧成本,作为一个燃料的成本。
15. 国家管网未来的业务范围到底是油气,还是醇、氨、氢等等怎么样的形态?我们认为是多元融合的各种能源存在的状态,不能说未来油气就被取代了,这是不现实的,不利于国家安全的,我们国家的特点,风电资源比较丰富,电网又不具备储能的,储能也是未来能够解决电网风光电的一个核心的东西。
根据这个,结合我们现在技术发展的情况,规划了我们未来管网的形态,我们找到其中的路径,推动它向着我们希望的零碳综合能源网发展。我们做了整个全产业链的分析,我们也会发现,在储的问题上,有些专家说现在的问题就是你们大规模储运管道没有做好,在输送成本当中,我们管网成本的边际效益并不太明显,什么意思?
你投入再大,它的成本降低是有限的,它跟其他的输送方式相比,它有先天的优势,当然它也有它的问题,需要大规模,如果你的氢数量低于100公里10万吨以下,就很难产生竞争力,当你达到20万吨,你的管道输送成本就会具有极大的优势。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倪建军
16. 今年10月份出台的国家发改委各部门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指导意见,以及今年8月份、9月份都有出台跟绿色液体燃料相关的政策,在快速助推绿电消纳,从能源向燃料、原料这几个方向去推动实施。因为能源到能源,我们多一个过程就要打一个折,九折到九折就变成八折,现在更多的是绿氢、绿醇和航煤。
为什么会有甲醇的出现,必然有一个市场逻辑,基于双碳背景、全球减碳背景,绿色航运需求,根据相应的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们有上千艘双燃料船。我自己给大家乐观的情况下泼冷水,之所以叫双燃料船,除了甲醇之外还要烧油,绿色甲醇燃料成立的逻辑在于甲醇下游是不是能够烧得起,和生产供应端成本稳定供应问题。
17. 可持续航煤(SAF)是航空领域重要的脱碳途径,预计到2030年,中国航空燃料消费总量将达到6,050万吨,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将为 8%;如果中国航空业与IATA的SAF使用目标(5.2%)保持一致,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SAF需求量将达到300万吨/年。
预计到2050年,中国航空燃料消费总量将达到1.325亿吨, 2031年至205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为4%,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中国全面脱碳目标的推进,预计到 2050年,中国的SAF需求量将达到8600万吨/年。
青骐骥 创始人/董事长/首席科学家 闫巍
18. 谈碱性电解槽发展我更多想从核心材料角度看碱性电解槽现状和发展趋势。碱性电解槽工艺相对成熟,设备成本低,单台产氢量大,但是电解槽是否真正成熟,能否完全满足客户要求还是有待证明的。
碱性电解槽目前三大核心材料:催化剂、双极板和隔膜,三者加起来的成本百分之六七十,直接决定着电解槽的核心性能。催化剂目前最主要的材料是雷尼镍,现在延伸到贵金属上;双极板无论是乳突板还是平板支撑网,要提高耐腐蚀性,做轻量化、减量化的工艺,不要越做越大、越长、越重;隔膜方面,主流用的是PPS隔膜,我想复合隔膜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核心材料供应链目前还是比较脆弱的,质量标准不统一、产品规格不统一、供应商对于核心材料理解水平不一样,不同厂商做出来的电解槽品质也是有差异的,对于品控还是比较大的挑战。
19. 我们在核心材料上的技术突破是以核心材料为基础,以关键部件为支撑实现大型电解槽的创新。我个人定的三个标准:高稳定性、低成本和高性能。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在离网上跑一年最低的要求就是催化剂不要脱落了,不要让能耗一年上升10%,甚至15%,对于项目经济性挑战是非常大的,我们从三个维度把催化剂做精:材料组合、工艺组合和应用组合。双极板主要的是复合镀工艺,我们注意到电镀的双极板镀层非常不均匀,不能覆盖双极板表面,没有镀的表面一定是最快发生腐蚀的,这样就离报废不远了,复合镀工艺无论是在孔隙率还是抗腐蚀性上都是更优的。
20.“本质安全,离网制氢。”不管是PEM、碱槽还是AEM,这是所有厂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以前做的离网制氢测试项目,友商电解槽负荷低于80%就报警了,最后通过各方面改造,可以把负荷下探到40%,但这不代表可以用很长时间。这条路我们确实要心生敬畏,扎实地解决一些问题。核心材料需要增强催化剂、双极板及隔膜耐电流冲击和耐腐蚀性,制氢系统做到大小阀的精准控制,提高调节速率及范围,同时保证系统安全。我们在这个行业要行稳致远、携手共进,共同保护好氢能行业发展。
文景能源总经理 蔡俊
21. 高性能的催化剂是是很多PEM槽企业追求的一个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通过微孔结构增加,强化催化层传质;第二,做到可变径流道,使局部流速提高100%;第三,进入歧管的设计优化,提升每一节一致性,从而提升槽体的性能。使用改进催化层结构,能够用115微米的膜做到2.4V5A,在2.07V条件做到7A。
22. 电解槽在系统层面可以从阴极、阳极各个角度进行设计,第一在阳极用多重温度压力和流量监控确保槽体安全,第二设一级和二级气液分离,确保氢氧按预期流量排除,防止氢气聚集带来的安全隐患,第三在三腔也会做到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氮气吹扫,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最后是环境监测也会设置多重监测。
23.根据电解槽电化学阻抗能够开发出很多基于电解槽状态的预测模型,把这个模型嵌入到电解槽运行的软件中,基于电化学阻抗和极化曲线预测,从而对整个膜情况判断,比如是否有裂痕、粗糙老化的现象,最后通过预测模型对槽做高精度的控制,从系统软件层面进提高电解槽可靠性和稳定性。
合肥动量守恒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总经理 毛学伟
24. 供给端:绿氢将会成为新增风电、光伏发电投资的重要消纳途径;需求端:绿氢将会是重工业(化工钢铁水泥等)、重型交通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的较优路径。
25. PEM电解槽装机量占比反比于PEM与碱性电解槽单位成本倍数。现在整个行业平均水平PEM是碱性成本的5倍,PEM电解槽装机量占比处于5-10%;未来随着PEM电解槽降本跟碱性持平,PEM电解槽装机量占比提高10%甚至30%以上。
26. 公司独创的高有序化直通孔结构阳极多孔传输层(SP-PTL),每平米拥有规则直通孔数量超过1.7亿个,厚度公差低至3μm以内,极利于电堆的高一致性组装,满足降本需求。与钛毡对比,它用钛丝烧解而成的,具有梯型排列的孔,所有气泡从T型中间排出,因为高度受限,尺寸不超过40微米,水从两边下去,对流效果最好。同时梯型结构导致它跟催化层接触是面接触,阻抗比较低;并且有利于散热;采用物理性的镀铂工艺,防腐性强。
27. 公司核心产品“六合一”复合一体化双极板,由直通孔结构的多孔传输层、钛网、钛板构成,具有工艺简化、降低内阻、原料易得、减少镀铂、低成本等特点,仅阳面一层镀铂,可降低60%铂金用量。
赛克赛斯副总经理 丁孝涛
28. 我认为现在局面来说,PEM制氢和碱液制氢更多要合作而不是单纯竞争,也包括其他制氢方式,双碳目标提出后,氢能作为未来能源体系的核心,国家战略地位越来越明显,11月份氢能纳入到了能源管理体系中,这个领域蛋糕足够大,只要把大家把产品做好,肯定大有可为。电解水制氢现在还是以ALK为主,也是受成本制约的因素,未来将是多种制氢方式并存,我们作为制氢企业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要降低成本,推动它和绿电大规模耦合。
29. ALK的成本压缩空间已经很少了,但对于PEM制氢,我们认为所有环节都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从催化剂、膜电极一直到电解槽设计、系统集成,现在和绿电耦合应用场景以及整个全生命周期运营维护的方面进行研究,但要保证寿命和稳定性。
PEM成本的大头还是贵金属催化剂,最直观的降本方式就是降低贵金属催化剂的用量,比如制备小尺寸、高分散的催化剂;膜电极从喷涂制备到热压优化工艺;电解槽设计端做阴阳极一体化,制备端提高精度、提升装配工艺;在BOP集成方面,通过集约模块化降本;另外也从基建、运维方面降低成本,比如和碱液、AEM共用模块等;最后PEM运行环境相对洁净,也可以通过高效回收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30. 这两年氢能很热,今年上半年比较冷,下半年好了一些,国内外项目放缓了但可能明年就起势了,另外行业会更加内卷,1MW制氢系统标价比去年普遍降低了30%,兆瓦级的电解槽最低报到150万。最能衡量不同制氢路线性价比的指标是LCOH,电价对成本的影响是最大的,是购置设备影响的3倍,而且寿命对LCOH影响也非常大。所以,通过产品迭代降低制氢装备的成本,是我们能够自己控制的一个规划方向,但是我们要警惕牺牲寿命、稳定性的片面降本。
世界铂金投资协会
中国市场研究负责人 张文斌
31. 从氢燃料电池和电解槽角度来看,与氢能相关的铂族金属需求是逐年上涨的,我们看到整个电解槽装机容量呈指数型增长,到了2024年25%质子交换膜将投资使用,相比2023年总产能同比增长25%,既是全球氢能市场的格局,铂族金属一年大概两百多吨。
32. 预计到2030年氢对于铂的需求将达到28吨,铂金每年供应量大约是220到240吨左右,占到10%到11%的量,60%与氢相关的需求来自于氢燃料电池行业。投资方面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来自中国市场对于铂金的投资,其实在全球市场份额当中越来越大,虽然购买了铂金,但国内本身是没有铂金的套保工具,因为国内没有铂金期货,企业方买铂金储备的时候可能处于裸奔的状态,铂金价格波动是一个区间,比如在900到1100左右,如果未来铂金出现价格更大的波动或大幅上涨的话,这可能会对大家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会成为我们未来控制风险成本很大的有利状况。
中电丰业总经理助理 王子豪
33.大规模绿氢工厂运营管理痛点包括多个子系统存在数据孤岛,互相之间不连通,无法一站式管理;如何快速了解各个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各项参数,以确保设备安全性等。随着制氢项目的规模与日俱增,制氢设备及绿氢工厂智能化也迫在眉睫。
针对氢爆炸、氢脆、氢泄漏痛点,中电丰业采取了有限元分析及压力容器设计标准、充分实现“镍”保护层、严格的检验标准等重点安全措施。
氢鸾科技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庄小东
34. AEM由于不需要用到贵金属催化剂,也不需要用到含氟膜,所以它的成本非常低,我们现在对于它的成本控制已经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后面会在市场化的过程当中慢慢显现出来,降本空间巨大。
35. 我们现在阴离子交换膜主要策略是在不同芳香聚合物进行调控筛选,在阴离子交换膜的芳香结构里引入强偶极具分析,萘即樟脑丸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我们可以看两个同分异构体颜色的变化,因此,一个膜做出来之后,不光能够有非常强的偶极增强离子传导,同时也有一定电子电导,但不是导体,依然是绝缘体,经过对比,偶极增强的阴离子交换膜各方面性能都较优。
36. 二氧化碳还原这块市场还是蛮大的,将来不一定比电解水市场会小,减碳最终还是要把二氧化碳进行有效转换,我们也是接下来用阴离子交换膜重点发力的方向。
氢邦科技 副董事长 杨钧
37. 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场景,SOFC发电效率高,处于55%-65%,同时有约30%左右热供应,在传统工业替代煤电、大型数据中心等具备优势。在商用移动机械和船舶补能场景,直接使用液态燃料(甲醇、氨、LNG、柴油等等),发电效率高(>50%)。
38. SOFC经济性上,当出货量达到5GW,系统目标成本是5000/kW,使用寿命是十年,八万小时,度电投资成本可以降到1毛,剩下是发电成本是跟燃料相关的,天然气价格是2元/方,发电度电成本可控制在5毛以下。
SOFC经济性有几个条件:
第一,大规模量产。
第二,燃料成本最好是不要钱的燃料。
第三,使用寿命达到4万小时以上,之后是8万小时目标,再之后是15万小时,三个阶段目标。
当出货量达到5GW,SOEC放量之后每标方氢气生产里面大概2毛左右的设备成本。
以上仅根据会议记录整理,未经演讲者审核。
香橙会研究院以推动氢能商业化为使命,是中国最早从事氢燃料电池行业研究的专业机构。经过多年积累,发展出了香橙会氢能数据库。以数据库为依托,提供氢能数据、媒体、智库、投行、论坛、展会服务。
原文标题 : 我在氢能行业一年的经历,比我在光伏行业十年的经历还要精彩(附2024年氢能年会38条金句)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立即下载>> PV Inverter太阳能逆变器主要部件应用指南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
即日-3.31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