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口450万!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迎来高速发展契机
大学作为学术单位,一直走的是稳重路线,专业、教材甚至多年保持不变,但自从2015年5月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以来,我国就业市场新职业就在加速裂变。
而“保守”的大学也跟着躁动起来,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专业,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工程、精算学、电子商务等先后涌现,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正是其中之一。
产业升级引爆万亿级市场
智能制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将智能装备通过通信技术有机连接起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并通过各类感知技术收集生产过程中各种数据,通过工业以太网等通信手段,上传至工业服务器,在工业软件系统的管理下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与企业资源管理软件相结合,提供最优化的生产方案或者定制化生产,最终实现智能化生产。
改革开放后,我国主打“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过40多年的点滴积累,量变终于带来质变,将我国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灯塔工厂”、“黑屋工厂”的标杆效应正从高端制造业向中低端产业延伸开来;让我国万亿级规模智能制造市场蓄势待发。
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2020、2025和203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的目标,分别是15万台、26万台和40万台,增长前景诱人。预计未来1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达6000亿元人民币。
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将从2020年进入爆发增长期,预计到202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产值将达1.9万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上的份额将达到29%,中国为24%,西欧为20%。
除此之外,智能物流、虚拟现实、智能家居、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与落地也将为智能制造产业创造巨额价值。
未来5年,人才短缺450万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数量庞大的专业人才支撑,但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非常快速,几乎不给配套产业喘息过渡的机会,导致行业出现了庞大的人才缺口。
智能制造主要包括智能制造装备升级、绿色制造智能升级、优质制造智能升级、工业软件使用与维护、工业互联网与云平台这5个发展方向,涉及20多个相关具体工作岗位。
人社部分析认为,今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总体需求为750万人,人才缺口约为300万人;到2025年,人才需求预测为900万人,《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进一步指出,到2025年,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有关领域人才缺口将达450万人。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火速发展
面对我国广泛的产业升级发展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庞大人才缺口,我国多所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于2018年开始设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2017年首批有4所高校申请“智能制造工程”专业,2018 年第二批申报的高校数量提升至50 所高校。
截至2020年8月,全国 已有138 所高校成功申办“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其中不乏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大学。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不乏双一流大学(来源:掌上高考)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的一门学科,旨在培养能够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械工程基础、控制工程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业物联网导论、RFID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数控机床与编程、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等等。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典型的交叉学科,覆盖专业领域众多,为此,不同的高校会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情况来安排具体的培养计划,有的会侧重于工业机器人方向,有的会侧重于数控机床方向,有的会侧重智能化生产线方向等。
如天津大学以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科技研发、产品与装备设计类人才为目标,核心课程包括:产品设计基础、先进制造技术、人工智能基础、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制造系统规划与设计等;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工程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与工业物联网、RFID技术与应用等。
另外,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虽然是新设立的专业,但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智能装备是比较流行的研究方向之一,学科体系相对完善,保障学子们持续深造与科研工作。
国家推助智能制造职业化发展
智能制造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在三个领域,一是科技企业,这是目前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的主要流向;其二是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院所;第三是传统制造企业。
智能技术关乎我国未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毕业生可以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等工作;随着现代智能化的发展,该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
实际情况是,目前我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缺口巨大,以目前138所高校的培养速度,远远无法满足我国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每年仍需通过社会培训、企业内部培训、引进国际高端人才等方式来满足发展所需。
不仅如此,政府还将针对智能制造岗位与职能匹配现状、人才供需矛盾,通过法律法规等多种方式推进智能制造人才职业化发展。
2019年4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13个新职业信息。
这是自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首批新职业。
2020年2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再次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供应链管理师、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铁路综合维修工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等16个新职业。
这是自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二批新职业。
从发布的29个新职业中我们发现,有超过一半是智能制造行业相关岗位;与之相反的是,国家另一方面却在不断取消部分传统职业,仅2015年就取消了收购员、平炉炼钢工、凸版和凹版制版工等894个职业。通过一增一减,更加明确了未来智能制造相关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